記者蔡宗霖報道 在不久前的職業聯賽俱樂部負責人會議上,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談到裁判問題時表示,這項工作將成爲今年聯賽的重中之重,而我們的近鄰--日本聯賽近日也因一個明顯的誤判,引起了軒然大波。

日本足球實力的發展,我們已看在眼裏,但他們的裁判也同樣承受着,與中國裁判近乎相同的輿論壓力。

日本裁判人數剛夠用

事情要從引發日本球迷口誅筆伐的誤判說起,8天前的J2聯賽第5輪,實力處於下游的羣馬草根溫泉坐鎮主場,迎戰中游的北九州向日葵,第34分鐘時,客隊北九州利用角球發起攻勢,羣馬中場中山雄登在門線擋住了對手的攻門,當值主裁柿沼亨認爲防守球員用手阻擋了直接進球機會,給了中山雄登"紅點套餐",但轉播鏡頭回放顯示,中山雄登當時的觸球部位是前胸,並不是手球,柿沼亨的決定,明顯是個誤判。

但由於J2聯賽要到下賽季纔會引入VAR,而柿沼亨也沒有在羣馬全隊激烈控訴後改變判罰,最終,大半場少打一人的羣馬主場0比2負於北九州,這樣的賽果,讓羣馬球迷相當不滿,而賽後J聯賽紀律委員會在明顯誤判的情況下,依然以"嚴重違反規則"爲由,對中山雄登停賽一場,這個舉動,引爆了日本球迷,他們在社媒和論壇,盡情發泄對裁判和J聯賽官方的不滿。

4月2日,羣馬俱樂部官方發佈通告,表示完全接受判罰,但本着提高日本足球裁判水平的願望,希望儘快在各級聯賽引入VAR輔助執法,並建議建立俱樂部和裁判的溝通渠道,在未來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至本報截稿時止,J聯賽官方和日本足協的裁判委員會,都未作出回應。

一場J2聯賽的誤判,其實也反應出,日本足球在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裁判問題同樣是難點。

其實,早在1999年,日本足協就開始實行裁判4級登記機制,併成立裁判培訓中心,足球裁判必須從第4級,也就是地區和青少年比賽開始,通過不斷執法和學習慢慢升級,直到升到頂點的1級,才能在日本足協和J聯賽中登場。

經過多年的發展,根據日本足協去年4月公佈的數據,目前在登記在冊的各級足球裁判共有281125人,其中1級裁判只有224人,每個賽季開始前,J聯賽官方都會公佈執法J1、J2和J3的裁判名單,本賽季執法的主裁有59人,邊裁99人,而新增設的VAR裁判,則有7人。

值得一提的是,執法J聯賽的主裁中,共有7名國際級裁判,其中荒木友輔、山本雄大、佐藤隆治、木村博知及飯田淳平都是精英裁判,都曾應邀請執法過中超、足協盃以及超級盃等關鍵戰績。此外,女足國際級裁判山下良美本賽季也首次列入J聯賽裁判名單,成爲史上首位女裁判。

執法各級J聯賽的裁判人數看起來不少,但也就剛剛夠用而已,以今年的J聯賽爲例,由於上賽季取消升降級,導致今年J1聯賽球隊多了兩支,每輪聯賽需要主裁(主裁與第四官員)數量也從40人增加到了44人,再加上J1聯賽本賽季正式實行VAR,增加了每場比賽的裁判用量,名單內的所有裁判,幾乎都沒有輪休的時間。

裁判人員不足,成爲日本足球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去年他們就因人員緊缺外加疫情無法集中培訓等種種原因,將VAR在J1聯賽使用推遲到本賽季,如今已是49歲"高齡"的日本名哨西村雄一和松尾一,仍需在一線執法賽事,球員連續征戰一個賽季,都會出現狀態起伏的時候,年齡和身體素質不如球員的裁判,連續執法的體能壓力,更是相當大,判斷過程中出現錯漏,也在所難免。

"世紀級災難"的特例

引入VAR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技術手段,減少誤判對比賽結果的影響,而不少球迷也會好奇,在整體足球發展水平比中國更好的日本,J聯賽會不會出現類似中超裏面的重大誤判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誤判,而且還不少。

近些年最著名的例子,是2019賽季J1聯賽的第12輪,浦和紅鑽主場對陣湘南比馬的比賽,第31分鐘時,早早兩球落後的客隊湘南,潛力小將杉岡大暉禁區外一腳遠射擊中立柱彈入球門,就連浦和門將西川周作都以爲被扳回一球,把皮球扔回中圈時,主裁判山本雄大認定球沒有完全越過門線,判定進球無效,而通過回放顯示皮球整體,早已過了門線,毋庸質疑是一粒好球,湘南教練組和球員也向主裁激情控訴,但山本雄大並沒有改變決定。

不過,好在化悲痛爲力量的湘南隨後又攻入兩球,並在終場補時階段憑藉山根視來的絕殺,客場3比2逆轉擊敗名門浦和,爆出一個不小的冷門,比賽中的主角杉岡大暉和山根視來之後的發展可謂一帆風順,一位有望入選日本國奧出戰東京奧運,另一位則已入選了日本國家隊。

而另一位事件主角--主裁山本雄大,則沒有那麼幸運,日本球迷和媒體都對這次誤判極爲不滿,特別是在中超已引入VAR的情況下,不少日媒更直接稱這次判罰是"世紀級災難",爲了應對洶湧的輿論攻勢,日本足協和J聯賽官方一改常態,公開宣佈對執法本場比賽的4名裁判停哨兩週。

日本足協裁委會負責人小川佳實說:"這是明顯的人爲錯誤,我們認識到了錯誤,並向各位表示道歉"。而在媒體問以後會不會繼續如此處理誤判時,小川佳實回答說:"通常我們不會公開處罰結果,據我所知,其他國家也不會公開裁判處罰結果"。

今年才38歲的山本雄大,2011年就已晉升爲國際級裁判,是日本足協重點培養的精英裁判之一,而他自己也以執法2022和2026世界盃爲自己的職業目標,不過在"世紀級災難"後,山本雄大除了要接受停哨處罰外,還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事後我想的都是對家人的影響,一時間我寢食難安,後悔了很久。"山本雄大一年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對於如何消除誤判陰影,山本雄大表示當時得益於老前輩扇谷健司的開導,他是日本足協和J聯賽裁委會的經理,"前輩多次到我家裏開解我,我們倆甚至一起哭過。"結束兩週停賽的山本雄大,在2019賽季J聯賽第15輪重新吹起了哨子,不少球員都對他表示了支持,而山本雄大自己也認爲不該逃避,"我一直都很努力,因爲我不想犯錯,也許正因爲潛意識裏不想犯錯,纔會導致事情變得更糟"。

對山本雄大公開處罰,肯定屬於特例,日本足協和J聯賽官方爲了維持比賽流程和順利進行,裁判組的權威必須維護,雖然每場比賽賽後,不少球員和教練都會談論每場比賽的誤判問題,J聯賽官方也讓俱樂部擁有一定的發言空間,但言辭過激的批評,還是會收到禁賽的罰單,像浦和紅鑽球員槙野智章和現仙台七夕主帥手倉森誠,都曾因"侮辱裁判"被停賽。

本賽季纔是修羅場

2021年,絕對是日本裁判的壓力最大的一個賽季。

上賽季因疫情原因,致使J1和J2聯賽取消降級保留升級,而J聯賽官方並沒有擴軍的計劃,因此在2021賽季,J1和J2聯賽在取消升降級附加賽的同時,直接降級球隊將增加到4支,兩級聯賽中下游球隊生存危機驟然加大,每一場每一分都事關生死,這也詮釋了爲何保級隊羣馬遭到誤判時,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裁判們自然明白處境艱辛,國際級裁判佐藤隆治接受採訪時表示:"4隊降級,當然會讓球隊、球員和球迷都非常緊張,我們裁判在作出判決時,也要面對比去年更大的壓力。"

而在談到VAR的引入會不會減輕裁判壓力時,佐藤隆治說:"VAR並不是靈丹妙藥,它不能解決球場上的所有問題,就像打了疫苗也不能夠完全控制新冠疫情一樣,不僅僅是裁判,球迷、球員、俱樂部和媒體,每一個參與足球的人,都要正確看待VAR的作用"。

目前,J聯賽開賽短短一個多月,邊裁八木就已在社媒上發文炮轟由於球場上的判罰問題,已有部分日本裁判的家人和孩子,在工作學習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影響。早在2018年,就有日本媒體做過統計,只有不到12%的日本球迷,滿意J聯賽裁判們的表現,多達45.3%的球迷,希望加強對誤判的處罰,有25.7%的球迷希望引入外國裁判。

可以看出,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日本,足球裁判都是一項艱辛的工作,而裁判無疑也是一國足球的組成部分,或許現在正是機會,提出經典的"why-how-what"問題,裁判是什麼?誤判爲什麼發生?怎麼解決誤判?

更多內容請登錄足球報的官方網站:www.zuqiubao.inf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