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國船企拿走全球過半訂單,反超中國卻是因爲……

記者 | 徐寧

全球造船業正在復甦,韓國船企強勢接單。

4月5日,據韓國商業網(Business Korea)消息,今年一季度韓國造船商的新造船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十倍。

據英國造船和航運市場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研究所(Clarkson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韓國船企新造船訂單達126艘,共計532萬補償總噸(CGT),約佔全球新造船訂單總量1024萬CGT的一半以上。

去年一季度,韓國新造船訂單量爲55萬CGT,僅佔全球訂單總量的14%。

補償總噸即修正總噸,由船舶貨物總量乘以船舶類型係數得出。

韓國前三大船廠韓國造船和海洋工程(KSOE)、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DSME),今年一季度共獲得了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18.25億元)的造船訂單,約是去年同期的八倍。

其中,KSOE共獲得了68艘新造船訂單,共價值55億美元,完成了其149億美元年度訂單目標的約四成。

三星重工獲得了78億美元的新造船訂單,約實現其今年目標的65%。DSME共獲得了19艘約17.9億美元的新訂單,約佔其今年目標的23.25%。

近年來,中韓兩國造船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去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業整體疲軟,中國企業接單量逆勢增長,超過韓國船企。但去年下半年來,韓國船企在新造船市場中佔據壓倒性優勢,並逐步縮小了與中國船企的差距。

據克拉克森研究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韓國船企的新造船訂單量再度領先於中國。其中,中國船企累計新接單量爲191萬CGT,約佔全球總量的39.6%。韓國船企累計接單量爲250萬CGT,約佔全球總量的51.8%。

今年3月,韓國前三大船企又新接了71.3億美元的新船訂單,訂單量遠遠超過前兩個月總和。這也是自去年10月以來,韓國船企連續第六個月超過中國,接單量蟬聯世界第一。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一篇作者爲曹博的報告稱,韓國船企能在今年一季度瘋狂接單,主要是受低成本、環保船和政策支持的影響。

曹博表示,受長期協議等因素影響,韓國國內船用鋼材價格基本保持不變。近三年,韓國船企的船用鋼材採購價格一直在4000-4500元/噸之間浮動,即使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預計也將維持在4800元/噸。

但中國船用鋼板價格則自去年以來大幅飆升。今年3月下旬,中國6mm船板價格已經接近6000元/噸,20mm船板也接近5500元/噸,較去年初分別增長25%和29%,創下十年來的最高紀錄。

此外,雙燃料動力等環保船舶技術應用以及韓國政府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也提升了韓國造船企業的競爭優勢。

今年3月初,摩根大通(JP Morgan)造船業分析師金聖明(Sang Myeong Kim)在報告中表示,由於集裝箱船訂單和油輪訂單表現好於預期,今年的新造船市場開局良好。

同時,新冠疫苗逐步投入使用,以及市場對大宗商品的興趣高漲,讓今年的貿易量和航運板塊收益迅速上漲,這一趨勢也正鼓勵船東,尤其是大船東,擴充船隊規模或更換老舊船,新造船市場也將因此逐漸回暖。

據克拉克森研究所預計,今年全球新造船訂單將達到3150萬CGT,將同比增長5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