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拿到手軟,好物天天推薦,新浪衆測等你加入。在這裏,你也能成爲數碼大V;在這裏,產品好壞你說了算。玩轉新奇好物,來新浪衆測

本文來自家電網

“收破爛的”正在由充滿市井氣息的職業走向正規軍。2017年禁止進口洋垃圾,到2019年開始施行垃圾分類,再到近兩年家電回收相關政策的逐漸完善,“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產業化和規範化。然而,與資本、政策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消費者對家電回收的冷靜——分散的經營網點、游擊隊式的經營模式讓消費者手上的廢舊家電不知應去往何處。有數據顯示,超六成消費者將廢舊家電賣給廢品回收商,而非進入正規的家電回收渠道。

另一方面,不到位的監管,以及陷入困局的廢舊家電處理行業,讓廢舊家電難以在進入產業鏈中成爲再利用的資源,往往是經過一番修理,流入二手市場,再度服役。業內人士透露,大約只有20%的廢舊家電能進入正規、符合環保要求的拆解、回收渠道,剩下的多數進入二手渠道。 消費者如何與家電回收企業建立聯繫,廢舊家電如何進入正規的回收渠道等種種難題,讓家電回收行業唱響冰與火之歌。

1

火熱的市場

家電下鄉與消費習慣迭代,形成了家電回收的旺盛需求。

一方面,2008年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大量家電產品進入消費市場,至今已經13年,這意味着大量家電服役到期,進入報廢階段。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家電保有量已經超過21億臺。根據家用電器協會制定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標準推斷,2020年那我有大約有1.8億臺家電產品達到安全使用年限。

資料顯示,自2010年開始,我國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腦等主要家電量產5億臺,每年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家電報廢的高峯期,報廢量年均增長超20%。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廢舊家電產品存在存量大、增長趨勢明顯等特點,2015年我國家電產品的年理論報廢量爲1.24億臺,2019年快速增長至1.7億臺,四年內增長37%,2020年我國家電的報廢量增長已經超過40%,目前依然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

另一方面,消費習慣變遷,再加之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的家電保有量將會持續走高。其中小家電在互聯網效應下,需求快速增長,同時行業普遍奉行“重營銷輕質量”的風氣,將會導致大量廢舊家電的誕生。家電回收的火爆並非短期的,而是伴隨着家電保有量的不斷攀升而持續增長,進而形成一個持續火爆的市場,進而引發政策與資本市場的關注。

在政策層面,今年1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提振大衆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激活家電傢俱市場,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淘汰舊家電傢俱併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環保傢俱給予補貼。

今年兩會,家電產業代表委員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以及蘇寧集團董事長等均就“家電回收”相關內容提供建議。從產業層面來看,近年來家電行業進入下行通道,再加之原材料上漲等問題阻礙家電產業的正常發展。

從消費端來看,推進家電以舊換新有助於刺激家電消費需求,進一步推動家電產業新一輪升級;從產業鏈端來看,家電產業對家電回收與再利用存在着迫切的需求。

2

家電回收的困局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家電產品相比起前世爲商品的各類垃圾,擁有更加接近上游產業的貶值鏈。由於大量使用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玻璃等可供回收的再生資源,家電產品在服役到期報廢后,可直接進入回收渠道,轉化爲資源進行再利用。

然而回收流程困難重重,一方面消費者與正規回收渠道並非形成聯繫,由於家電體積大、難以搬運等特點,消費者往往處於被動等待廢品上門回收的狀態。專家認爲這樣的分散式的分佈以及游擊隊式的回收模式,難以讓廢舊家電進入回收渠道,存在隨意丟棄的隱憂。

另一方面,家電回收“小遊擊隊”缺乏處理家電的技術與資質,在回收家電後,可能會進入二手市場,再次流通,另一方面由於監管空白的情況下,在拆解過程中存在大量廢液、廢氣、廢渣的排放而污染環境的風險。

而在分散式的游擊隊,對廢舊家電進行了回收後,由於正規回收企業未與消費者建立聯繫,正規家電回收拆解企業,往往在原料方面捉襟見肘,陷入“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困境。

從行業角度來看,當前家電回收行業存在依靠補貼維持生產,以補貼資金爲主要收入來源;家電回收拆解企業盲目投資、擴大生產規模產生經營風險;家電理論報廢量與實際處理量差距 大等問題。

爲此,多位專家建議,應繼續完善與升級廢舊家電回收體系,讓廢舊家電得到妥善的處理。一方面需要建立消費者與正規家電回收企業的溝通渠道,讓消費者知道廢舊家電應去往何處,另一方面擴展家電回收資金來源,把可修復再利用的產品,添加相關標識後再進入市場。更重要的是,家電回收產業與家電企業緊密合作,或由家電製造企業開展家電回收業務,用更加規範化、技術化手段,讓廢舊家電快速進入再利用環節。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其中廢舊家電更是如此。從國家當前的發展需要而言,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家電回收這一重要環節。在家電報廢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下,家電回收體系完善,需儘早提上日程。在協助家電回收企業擺脫困境的同時,中國家電製造業走上綠色發展的道路。

(家電網® HEA.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