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柳葉刀-精神病學》最新發表一項研究凸顯了新冠病毒對大腦健康的影響。對超過23.6萬名新冠患者的研究表明,近1/3的患者在感染半年內被診斷出患有神經或精神疾病。其中,焦慮症(17%)和情緒障礙(14%)最爲常見;在重症患者中,神經系統疾病也不罕見,近7%出現中風,近2%被診斷出癡呆症。

這是從大量患者中收集的真實世界數據,證實了感染新冠後精神疾病診斷率高,還會引發影響神經系統的嚴重疾病例如中風和癡呆症)。” 研究通訊作者,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 Paul Harrison教授表示,“儘管大多數疾病的個體風險很小,但是考慮疫情規模之大,以及很多疾病的慢性、長期影響,因此這些風險在全人羣層面的影響是巨大的。醫療體系需要有足夠的資源來滿足相應的醫療需求。” 

自新冠大流行以來,醫學界一直在關注康復者的神經系統疾病風險,但尚缺乏大規模和長期數據的佐證。

這項回顧性研究分析了美國236379名新冠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分析了14種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的診斷情況。這些患者均在10歲以上,在2020年1月20日或之後感染新冠,並且在2020年12月13日仍然存活。

總體而言,新冠感染後被診斷出神經或精神疾病的發生率估計爲33.62%,其中12.84%的人是首次得到神經或精神疾病診斷。

最常見的診斷是焦慮症(17%)、情緒障礙(14%)、藥物濫用障礙(7%)和失眠(5%)。神經系統疾病發生率較低,包括顱內出血(0.6%)、缺血性中風(2.1%)和癡呆症(0.7%)

患有新冠重症的患者中,神經或精神疾病更常見,住院患者和重症監護患者的整體診斷率分別爲38%和46%,出現譫妄(delirium)的患者中,診斷率高達62%。

對於具體疾病而言:重症監護患者和譫妄患者中分別有2.7%和3.6%發生顱內出血(非住院感染者中這一比例爲0.3%);缺血性中風的發生率分別爲6.9%和9.4%(未住院感染者1.3%);分別有1.7%和4.7%診斷出癡呆症(未住院感染者0.4%);分別有2.8%和7%被診斷出精神障礙(未住院感染者0.9%)。

此外,研究團隊還對比了同時期105579名被診斷爲流感的患者和236038名被診斷爲任何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的患者數據。考慮到年齡、性別、族裔和基礎疾病等基本健康特徵後,新冠感染者診斷出神經和精神疾病的風險,比流感患者高44%,比呼吸道感染患者高16%。這意味着,與其他流感和呼吸道疾病相比,新冠感染確實會帶來更高的神經系統疾病和精神疾病風險。

研究第一作者,牛津大學Max Taquet博士指出:“我們現在需要觀察新冠感染者更長期(六個月後)的健康狀況。這項研究也提示,需要更多研究來識別新冠感染引發神經精神疾病的機制,從而更好預防或治療。” 

研究團隊也承認研究有所侷限,比如,電子病歷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尚不清楚;其次,很多輕症患者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沒有前往醫院就診,因此缺乏相關數據,而研究所納入的感染者可能整體病情比一般人羣要嚴重;另外,神經和精神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病程也缺乏深入信息。

在同期發表的評論文章中,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的Jonathan Rogers博士指出,“由於這些疾病往往是慢性的或複發性的,我們可以預期新冠影響可能會持續數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