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

爲慶祝中國共產黨建立100週年、中國自動化學會成立60週年,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表彰自動化、信息與智能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自動化學會頒獎盛典,將於2021年4月9日-10日在蘇州吳江舉辦。本次頒獎盛典也是學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關於開展“科創中國”品牌工作號召的具體舉措之一。

爲展示獲獎者風采,中國自動化學會特設立“CAA頒獎盛典·獲獎者”專欄,今天爲大家介紹獲得“2020CAA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的獲獎項目。

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現和激勵科技創新人才,促進中國自動化、信息與智能科技領域事業的發展,中國自動化學會設立CAA科學技術獎。

CAA科學技術獎分爲“CAA科技進步獎”“CAA技術發明獎”“CAA自然科學獎”“CAA科普獎”四項,每年評審一次。

CAA科技進步獎面向在我國自動化領域的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單位,根據候選人、候選單位所完成項目的創新程度、難易複雜程度、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先進程度、總體技術水平、已獲經濟或者社會效益、潛在應用前景、轉化推廣程度、對行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作用等,綜合評定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2020CAA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申報項目經過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特等獎一項、一等獎四項、二等獎十項,今天爲大家介紹特等獎&一等獎獲獎項目。

2020CAA科學技術獎

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項目名稱:知識森林個性化智能導學技術及其重大應用

完 成 人:鄭慶華;楊宗凱;劉均;劉三女牙;魏筆凡;董博;趙敏;張未展;李國斌;田鋒;劉智;張浩;周東波;羅敏楠;周曉敏;朱海萍;陳妍;周新運;鎖志海;徐墨;劉俊

完成單位:西安交通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北京奧鵬遠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

成果創新點:

本項目針對千人一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教學資源供給困境,突破知識森林構建與導學關鍵技術,形成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研製的導學系統應用於MOOC中國、學堂在線、“一帶一路”在線培訓等主流平臺,社會經濟效益巨大。

2020CAA科學技術獎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按項目名稱首字母排序)

項目名稱:大型農林生物質熱電站高效、清潔燃燒控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完 成 人:何德峯;李廉明;朱威;徐建明;鄭雅羽;俞立;章平衡;仇翔;孟志浩;俞李斌;俞保雲;董益華;林俊光

完成單位:浙江工業大學;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浙江浙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果創新點:

本項目發明了規模化農林生物質燃料熱值在線預估技術,提出了大型農林生物質熱電站高效穩定燃燒多目標經濟預測控制方法和尾部煙氣SNCR-SCR聯合脫硝控制技術,實現了規模化農林生物質燃料的超低排放燃燒控制。

項目名稱:新能源互聯網協同控制技術、裝備及系統

完 成 人:孫秋野;馬大中;張化光;劉鑫蕊;胡旌偉;王睿;王義賀;楚天豐;郭喜峯;於洋;黃博南;王同;潘霄;高嘉文

完成單位:東北大學;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深圳市恆力電源設備有限公司;瀋陽建築大學

成果創新點:

本項目建立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互聯網協同控制技術、裝備及系統,實現了能源網內/網間/全局的能量平衡,解決了當前面臨的多能終端“協同難”、多能網間“互濟難”、能源全網“穩定難”等三大難題。

項目名稱:移動醫療服務機器人複雜定位與導航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完 成 人:孫長銀;潘晶;李新德;董璐;牛丹;王騰;薛磊

完成單位:東南大學;上海鈦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同濟大學

成果創新點:

本項目面向國家發展需求,特別是重大抗疫需求,圍繞移動服務機器人複雜環境感知、自主規劃定位、智能導航控制三個關鍵技術問題,以產學研結合方式,開展了移動服務機器人關鍵技術攻關。

項目名稱:主動配電網源-網-荷優化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完 成 人:胡博;倫淑嫺;羅豔紅;李廣地;王振宇;周桂平;王曉輝;楊東昇;周博文;鄧偉;何飛;金碩巍;李燁;高筱婷;龐永恆

完成單位:渤海大學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

東北大學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能效測評有限公司

北京中電飛華通信有限公司

吉林特納普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瀋陽蘭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思極網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成果創新點:

本項目針對主動配電網新能源利用率低及供電質量差的問題,在智能感知預測、電熱裝備研製、源網荷全局協同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42項,已應用於19個省市配用電系統,近三年創經濟效益超29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