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星堆相關商標猛增數十個,文化地標如何防止惡意“搶注”?

記者 | 實習記者 趙蘭溪

2021年3月20,位於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的三星堆遺址新一輪考古發現被宣佈後引發廣泛關注,與此同時,數十個與“三星堆”相關的商標被申請註冊,讓許多關心三星堆考古的人士感到“防不勝防”。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知識產權律師遊雲庭告訴界面新聞,目前註冊三星堆商標的其他企業確實涉嫌惡意“搶注”商標,“在明知的情況下將屬於公共資源的名稱申請爲商標,這個‘惡意’體現在有違誠信和公序良俗。”

根據商標法44條規定,如果是違法欺騙或不正當競爭手段取得註冊的,商標局應當宣告其商標無效,其他單位和個人也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註冊商標無效。

天眼查APP顯示,3月20日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被宣佈後,被“搶注”的“三星堆”商標達到27個,其中申請次數最多的是一家酒類經營企業。目前,已經有15個商標進入等待實質審查階段。

公開信息顯示,三星堆博物館最早於2012年4月16日開始申請“三星堆”相關的商標,目前已申請商標144件,其中已註冊100件,涵蓋了完整的45個商標國際分類。三星堆博物館此前回應澎湃新聞稱,因商標註冊涉及到文字、圖形等多種形式,對惡意註冊和使用“三星堆”相關商標很難防範。

天眼查APP顯示,目前帶有“三星堆”名稱的商標,已申請398件,其中95件已註冊通過,在這裏面有46件爲三星堆博物館申請註冊,其餘的是其他單位註冊。

遊雲庭告訴界面新聞,對於正在申請的三星堆商標,三星堆博物館可以在商標進入公告期後,對商標提起商標異議。對已經獲得註冊的商標,其可以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起無效宣告。如果第三方盜用三星堆博物館名義運營三星堆品牌的三星堆博物館,可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以該行爲構成混淆爲由進行起訴。

目前,三星堆博物館已向有關部門反映這一問題,希望能找到可行的措施,管理好著名文化品牌商標。與此同時,三星堆博物館也已聘請商標事務所處理相關事宜。

遊雲庭建議,知名文化地標獲得品牌保護的最有效率的方法,應由當地負責經營該品牌的公司申請註冊商標,這樣在事後維權時會比較主動。

我國商標共分45個類別,如果要全面保護某些文化品牌,最好對45個類別全部都進行申請。商標申請的時間在一年左右。近些年商標申請的費用已經大幅下降,由原來的1000元降到了300元。

這方面的積極案例是河南嵩山少林寺。公開信息顯示,嵩山少林寺從1997年至今,已註冊通過438個商標。少林寺方面的回應是,由於其名稱曾被別人隨意使用,對少林寺的聲譽造成了嚴重影響,註冊商標主要的目的是爲了保護少林寺的形象品牌,防止他人惡意使用和破壞。

遊雲庭指出,中國每年有幾百萬件商標申請,商標局在審查的時候不可能對每一件申請的來龍去脈都瞭解的非常清楚,因此有部分非官方申請獲得註冊是正常的。

“因爲知識產權法在中國實踐時間比較短,有部分標準也是這兩年才明確下來的,同時部分商標申請確實具有很多個含義,所以有時獲得通過也是正常的。”他說。

他進一步解釋,之前的法律對於文物古蹟的商標申請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只是近兩年惡意搶注比較多,國家纔出了法律和行政法規規範這類行爲。基於“法不溯及既往”原則,之前有一些被註冊成功的文化古蹟商標,如果權利人確實長期使用的,其可以繼續使用的。

界面新聞檢索案例發現,文化標誌被“搶注”爲不相關商標的情況,是許多知名估計的共同遭遇,比如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南昌海昏侯墓被註冊爲茶葉商標、湖南嶽麓書院被註冊爲菸草商標、西安兵馬俑被註冊爲衛生潔具等。

文物界學者在接受中國藝術報採訪時表示,衆多名勝古蹟應是國人共同擁有的歷史遺產,不應在遭“搶注”後成爲個別廠家牟利的工具,這類怪現象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