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養育人,人親近水;

水聚成景,人融於水景中……

自古以來,人類逐水而居,城市沿水而建。北京地區曾河網密集,湖泊星羅棋佈,正因其優良的水源和水利條件,吸引了諸多王朝在此先後建都。金的同樂園、元的太液池、明的六海和筒子河直至清的西郊園林水域……被湖光山色點綴着的北京城,威嚴之中更具靈氣和美感。

跨越千年,流淌於北京城中的河湖水道它們還好嗎?新總規數提“山水城市”,北京能重圓水映京城的“水鄉”夢嗎?4月6日晚,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和市委宣傳部、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的《我是規劃師》第十一集《在水一方》一經播出,引發熱烈討論。

在歷史上,北京市的水資源非常豐富,內城與城外的聯繫常常是靠密佈的河網。像通惠河、溫榆河、潮白河上都能通船,證明水的流量很大;原來從通州乘船可以一直開到密雲城下,順着溫榆河逆流而上,一直能開到昌平的沙河。環繞京城的水韻,不僅滋養了這座城市千餘年,也見證了城市格局的發展與變遷。非常高興在《我是規劃師》欄目中看到水脈得到充分的重視,期待古今水脈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永續利用。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尹鈞科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合理利用、有效改善水環境的寶貴經驗:如歷代都把水脈納入城市佈局,使城市增添山水園林特色,興建一些大型皇家苑囿,如遼代的“延芳澱”、元代的“下馬飛放泊”、“柳林海子”、明清的“南苑”等。重視這些歷史,對於我們當今協調城市發展與環境的關係,繼承與完善自然和人文風貌,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唐曉峯

看節目的過程中,我一邊驚歎於700多年前玉河的強大漕運能力,一邊激動於規劃師揭祕前三門護城河至今仍在地下。古都北京的盛景,令人神往;新的城市規劃,令人期待。

——浙江傳媒學院講師陳誠

說起蘆草園衚衕,這一帶曾是京劇演員扎堆兒居住的地方,當年也算是羣星璀璨、高手如雲。除了京劇大師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都曾在此安家,京劇界更有人戲稱,“沒住過盧草園算不上好角兒”。通過鏡頭,看到這裏的優美景緻,美景+文化,更加吸引人前去打卡!

——觀衆網CEO張拓

看過這集紀錄片,才知道原來三里河公園這麼美!隔絕開喧囂塵土,幽然雅緻,就像一方世外桃源。雖然錄製的時候是冬天,但高過人的蘆葦、通幽的石板路、河畔的咖啡廳、路盡頭的涼亭已經讓我心嚮往之……人間四月,一定別有春光。

——象眼藝人孫傳東

茶魚咖啡廳的美女設計師,是這期節目裏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嘉賓。能夠親手把自己家的百年老宅改造成一處公共風景,這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她不光留下了自己的美好回憶,也留下了鄉愁和懷念。

——松濤書院創始人林松巖

從《無心法師》時開始喜歡李蘭迪,甜甜的氧氣女孩。特別驚喜在這期節目中看到不一樣的她。喜歡從她的視角感受北京城獨特的魅力,無論是厚重的歷史感,還是衚衕中的煙火氣,都在寒冷的冬天,因爲她的笑容而灑上了一層溫暖的濾鏡。

—— 獨立策展人崔晴雲

片中李阿姨的水邊獨院,着實令人心生羨慕。不僅因爲曲橋、水榭、亭臺,居住環境宛如江南水鄉,更因爲他們既是觀景者,也是景中人。當百姓的生活納入到景觀,當生活與公園生態相交融,居住在這裏的人們定是幸福感倍增。希望城內出現更多這樣的地方,期待一個公園城市模樣的新北京。

——黑豹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

水系是一座城市的守護者,不僅串聯起周邊的民居街巷院落,更串聯起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看過這期節目,由衷感嘆北京未來的水系的豐富!這樣的規劃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希望早日實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願景。

——京西皮影傳承人王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