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的钟声仍旧浑厚悠扬,龟山上春风和煦、绿意盎然,隔江相望的黄鹤楼与晴川阁游人如织。自2020年4月8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以来,湖北武汉,这座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在逆境中奋起,重回烟火人间。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一年后,武汉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图为近日,“相约春天”抗疫摄影展在武汉楚河汉街展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展。(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01

风暴过后 重寻生活坐标

红色丝巾系在脖间,一条长长的麻花辫斜搭在胸前……在武汉横堤社区凤凰城小区党群服务驿站,65岁的陈福英甩起紫红色水袖,跳起了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举手投足间韵味十足。

恢复中断的排练,重新组建因为疫情而散掉的艺术团是陈福英在武汉解封后做的第一件事。陈福英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鼓励团员走出阴影;对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团员,手把手指点动作。在她的带领下,艺术团根据抗疫经历创作了一出黄梅戏《龙魂》。

“刚上台演出时还会回想起当时艰难的时刻,但演到后半场,沉浸在各地医疗队支援武汉,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我们的心态就好转了。”陈福英说。

4月2日,市民在武汉光谷广场地下空间锻炼 新华社发(伍志尊 摄)

陈福英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更丰富了。除了每天跳舞排练、唱黄梅戏外,身为党员的她还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团队,参与“爱心花车送温暖”等志愿活动,每周给小区里的孤寡老人送去生活慰问品,陪他们聊天。

“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也是靠着社区志愿者的支持,才挺过来的。”陈福英说。

最近,陈福英正忙着带领艺术团排练新的曲目,名字叫《五星红旗》,将在今年7月1日上演。

风暴过后,热气腾腾的生活重新开启,更多像陈福英这样的普通人正怀揣坚定和勇敢重寻生活坐标。

人们在武汉市著名的小吃街户部巷休闲消费(3月28日摄)。自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至今一年过去了,夜幕下的武汉,各个角落都焕发着活力,人们逛街吃饭休闲,感受城市夜生活的魅力。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02

守望家国 抗疫精神刻进武汉记忆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这是过去一年提及武汉时,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字眼。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有两位武汉人入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人员的快递员汪勇。

回顾那场惊心动魄的抗疫之战,张定宇认为,只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才能孕育出像武汉这样“英雄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家牢牢团结在一起抵御一切艰难险阻,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这样的胜利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无法复制的。”

3月13日,武汉大学抗疫医护人员赏樱专场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抗疫英雄在樱花树下重逢,尽享樱花之约。图为“雷神兄弟”辽宁援鄂医疗队领队尚东(前右)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雷神山医院副院长袁玉峰在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拥抱。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张定宇拖着“渐冻”的身躯与死神竞速,当时他最迫切的愿望是“从病毒手中抢回病人”。如今,在湖北全省范围内推行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成为他最重要的事。

“我们想用5年时间,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把它打造成湖北样板。”张定宇说。

以张定宇等人为原型的电影《中国医生》即将上映。3月20日,正值春分,张定宇邀请电影《中国医生》剧组和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大学赏樱,他也亲手种下了一棵樱花树。

“种下樱花,也是种下希望。”张定宇说。

希望,也是“快递小哥”汪勇在采访中不断提及的词。汪勇坦言,疫情带给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激发了他做公益的热忱,在志愿服务中给更多人带来生活的希望。

此前,汪勇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写下的回忆录汇成了一本《金银潭日记》,记录这场疫情中80后、90后以及00后的坚韧和顽强。从去年9月开始,他参加了“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全国巡回宣讲活动,为学生们讲述疫情期间武汉发生的故事,分享关于抗疫的所思所想所为。

《金银潭日记》

“我希望能在年轻人的心里种下一粒种子,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回想起2020年发生在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故事。珍惜当下,不负韶华。”汪勇说。

03

抢抓机遇 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崛起

居民日常生活重回正轨的同时,武汉的各类企业也逐渐恢复往日生机。作为我国光通信骨干企业,武汉解封以来,中国信科集团率先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其下属烽火通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上下凝心聚力,在三个季度内完成了2019年全年的任务量,同时抢抓新基建机遇,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以百倍的决心和勇气,加快技术产品研发升级,不断提高产能和产品交付能力,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科集团所处的东湖高新区是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内聚集了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有着“中国光谷”之称。为推动经济复苏力量加速凝聚,东湖高新区制定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44条”政策,从减轻负担、加强金融支持、强化创新支持、加大稳岗支持以及优化服务等5方面入手为企业“开绿灯”。

回忆起封城的76天,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郭岭峰直言“困难难以想象”。“为了如期完成生产任务和攻关任务,我们一天都没有停工,以20%的人力撑起了70%的产能。有位技术带头人本来要回北京和家人团聚,但因为研发需要,他把回程的票退了,留下来带领团队继续进行技术攻坚。”郭岭峰动情地告诉记者。

重重困难中,最让郭岭峰忧心的是国外科研人员和物料、设备的通行问题,“物流和交通几近瘫痪,多亏高新区政府帮助我们先后协调20批次复工包机,全力疏通物资运输通道,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关关难过关关过。武汉全面解封之际,长江存储发布了128层QLC 3D NAND闪存芯片X2-6070,这款芯片拥有业内已知型号产品中的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128层QLC 3D NAND闪存芯片X2-6070(工人日报)

复工复产以来,武汉动能转换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崛起,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越走越宽。2020年,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8.3%,发明专利突破1.9万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30家,数量首次突破3000大关。

04

监督护航重大项目落地

助力打造发展新引擎

2020年3月24日,江汉七桥项目正式复工,成为武汉市首个复工的桥梁工程。1个多月后,中铁大桥局组织的“大干一百天”劳动竞赛拉开序幕。“激励效果非常明显,施工速度较疫情前提高了50%。”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江汉七桥项目经理刘生奇说。

把时间抢回来!项目现场,每个参与者都铆足了大干一场的劲头。刘生奇向记者出示了手机上的步数记录,“忙的时候,每天2万步不在话下。有些年轻的安全员需要爬上爬下检查安全隐患,3万步都是家常便饭。”

建设者们争分夺秒抢抓工期的同时,另一群人也在为了这座城市的复苏四处奔忙,武汉市纪委监委驻市城建局纪检监察组干部李沛就是其中一员。“复工复产以来,我们对武汉在建的重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走访调研,实地了解项目进展,聚焦职能部门干部履职情况开展监督,看是否存在失职失责、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

近三个月的监督中,派驻纪检监察组走访了各区建管部门及市政、房建项目施工现场等84个点位,发现问题109项,现场督办责任部门整改105项,对存在的失职失责情形启动调查程序,共问责5人。

一年多时间里,让李沛感触最深的是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前期的疫情防控,到项目复工复产,再到如今的护航开好局起好步,监督的重点在不断变化”。

“十四五”开局之年,武汉经济开启新一轮加速跑。今年一季度,全市2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3300亿元。其中,超100亿元的项目就有7个,创造了武汉历史上单次投资规模之最。

“无论工作重心如何转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这一点是始终不变的。”李沛说。

05

回望武汉复苏之路

06

世卫组织:

武汉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在中国武汉封城防控措施解禁一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民健康覆盖及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事务的助理总干事任明辉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解封”是新冠大流行防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历史性事件,给世界最终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

新华社资料图

经过76天艰苦卓绝的战“疫”,武汉市于2020年4月8日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任明辉指出:“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模型分析表明,武汉的封城防控措施结合中国全国范围内的一些人员、交通限制措施,包括自我隔离,减少了新冠病毒在中国的持续传播,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疫情遏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明辉指出,随着疫情蔓延,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印度等很多国家也陆续采取了类似的封城措施。“甚至在当前,一些疫情出现反复的国家和地区不得不采取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封城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持续蔓延。”

任明辉说,武汉封城措施不仅仅是限制人员进出,还包括建立方舱临时医院、加强社区检测、对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居家隔离、保持间距、戴口罩、洗手等一揽子防护措施。

他强调:“武汉的解禁不仅是中国新冠防控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也为全球的新冠防控带来了希望,说明面对这一罕见的、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新发传染病暴发,采取封城等一揽子严格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这已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和实施中得到验证”。

来源:综合 新华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北京新闻、北京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