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關的鐘聲仍舊渾厚悠揚,龜山上春風和煦、綠意盎然,隔江相望的黃鶴樓與晴川閣遊人如織。自2020年4月8日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以來,湖北武漢,這座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在逆境中奮起,重回煙火人間。

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一年後,武漢處處煥發着生機與活力。圖爲近日,“相約春天”抗疫攝影展在武漢楚河漢街展出,吸引衆多遊客前來觀展。(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01

風暴過後 重尋生活座標

紅色絲巾系在脖間,一條長長的麻花辮斜搭在胸前……在武漢橫堤社區鳳凰城小區黨羣服務驛站,65歲的陳福英甩起紫紅色水袖,跳起了黃梅戲選段《夫妻雙雙把家還》,舉手投足間韻味十足。

恢復中斷的排練,重新組建因爲疫情而散掉的藝術團是陳福英在武漢解封后做的第一件事。陳福英主動上門做思想工作,鼓勵團員走出陰影;對一些基礎不太好的團員,手把手指點動作。在她的帶領下,藝術團根據抗疫經歷創作了一出黃梅戲《龍魂》。

“剛上臺演出時還會回想起當時艱難的時刻,但演到後半場,沉浸在各地醫療隊支援武漢,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我們的心態就好轉了。”陳福英說。

4月2日,市民在武漢光谷廣場地下空間鍛鍊 新華社發(伍志尊 攝)

陳福英現在的生活比以前更豐富了。除了每天跳舞排練、唱黃梅戲外,身爲黨員的她還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團隊,參與“愛心花車送溫暖”等志願活動,每週給小區裏的孤寡老人送去生活慰問品,陪他們聊天。

“疫情嚴重的時候,我也是靠着社區志願者的支持,才挺過來的。”陳福英說。

最近,陳福英正忙着帶領藝術團排練新的曲目,名字叫《五星紅旗》,將在今年7月1日上演。

風暴過後,熱氣騰騰的生活重新開啓,更多像陳福英這樣的普通人正懷揣堅定和勇敢重尋生活座標。

人們在武漢市著名的小喫街戶部巷休閒消費(3月28日攝)。自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至今一年過去了,夜幕下的武漢,各個角落都煥發着活力,人們逛街喫飯休閒,感受城市夜生活的魅力。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02

守望家國 抗疫精神刻進武漢記憶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這是過去一年提及武漢時,人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字眼。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中,有兩位武漢人入選: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疫情中志願服務、守護醫護人員的快遞員汪勇。

回顧那場驚心動魄的抗疫之戰,張定宇認爲,只有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才能孕育出像武漢這樣“英雄的城市”:“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大家牢牢團結在一起抵禦一切艱難險阻,再次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這樣的勝利在世界其他國家是無法複製的。”

3月13日,武漢大學抗疫醫護人員賞櫻專場啓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抗疫英雄在櫻花樹下重逢,盡享櫻花之約。圖爲“雷神兄弟”遼寧援鄂醫療隊領隊尚東(前右)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雷神山醫院副院長袁玉峯在武漢大學櫻花大道上擁抱。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張定宇拖着“漸凍”的身軀與死神競速,當時他最迫切的願望是“從病毒手中搶回病人”。如今,在湖北全省範圍內推行影響羣衆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成爲他最重要的事。

“我們想用5年時間,解決影響羣衆健康的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3類重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2種基礎疾病,出生缺陷、兒童青少年近視、精神衛生3類突出公共衛生問題,把它打造成湖北樣板。”張定宇說。

以張定宇等人爲原型的電影《中國醫生》即將上映。3月20日,正值春分,張定宇邀請電影《中國醫生》劇組和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大學賞櫻,他也親手種下了一棵櫻花樹。

“種下櫻花,也是種下希望。”張定宇說。

希望,也是“快遞小哥”汪勇在採訪中不斷提及的詞。汪勇坦言,疫情帶給自己最大的改變,就是激發了他做公益的熱忱,在志願服務中給更多人帶來生活的希望。

此前,汪勇將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寫下的回憶錄匯成了一本《金銀潭日記》,記錄這場疫情中80後、90後以及00後的堅韌和頑強。從去年9月開始,他參加了“青春在戰疫中綻放”全國巡迴宣講活動,爲學生們講述疫情期間武漢發生的故事,分享關於抗疫的所思所想所爲。

《金銀潭日記》

“我希望能在年輕人的心裏種下一粒種子,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回想起2020年發生在這座城市、這個國家的故事。珍惜當下,不負韶華。”汪勇說。

03

搶抓機遇 高新技術產業加速崛起

居民日常生活重回正軌的同時,武漢的各類企業也逐漸恢復往日生機。作爲我國光通信骨幹企業,武漢解封以來,中國信科集團率先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其下屬烽火通信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公司上下凝心聚力,在三個季度內完成了2019年全年的任務量,同時搶抓新基建機遇,努力擴大市場份額,“以百倍的決心和勇氣,加快技術產品研發升級,不斷提高產能和產品交付能力,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

中國信科集團所處的東湖高新區是繼北京中關村之後國務院批准的第二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區內聚集了數千家高新技術企業,有着“中國光谷”之稱。爲推動經濟復甦力量加速凝聚,東湖高新區制定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44條”政策,從減輕負擔、加強金融支持、強化創新支持、加大穩崗支持以及優化服務等5方面入手爲企業“開綠燈”。

回憶起封城的76天,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紀委書記郭嶺峯直言“困難難以想象”。“爲了如期完成生產任務和攻關任務,我們一天都沒有停工,以20%的人力撐起了70%的產能。有位技術帶頭人本來要回北京和家人團聚,但因爲研發需要,他把回程的票退了,留下來帶領團隊繼續進行技術攻堅。”郭嶺峯動情地告訴記者。

重重困難中,最讓郭嶺峯憂心的是國外科研人員和物料、設備的通行問題,“物流和交通幾近癱瘓,多虧高新區政府幫助我們先後協調20批次復工包機,全力疏通物資運輸通道,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關關難過關關過。武漢全面解封之際,長江存儲發佈了128層QLC 3D NAND閃存芯片X2-6070,這款芯片擁有業內已知型號產品中的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技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128層QLC 3D NAND閃存芯片X2-6070(工人日報)

復工復產以來,武漢動能轉換成效顯著,高新技術產業加速崛起,創新驅動發展之路越走越寬。2020年,東湖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000億元,研發投入佔比達8.3%,發明專利突破1.9萬件,淨增高新技術企業830家,數量首次突破3000大關。

04

監督護航重大項目落地

助力打造發展新引擎

2020年3月24日,江漢七橋項目正式復工,成爲武漢市首個復工的橋樑工程。1個多月後,中鐵大橋局組織的“大幹一百天”勞動競賽拉開序幕。“激勵效果非常明顯,施工速度較疫情前提高了50%。”中鐵大橋局集團武漢江漢七橋項目經理劉生奇說。

把時間搶回來!項目現場,每個參與者都鉚足了大幹一場的勁頭。劉生奇向記者出示了手機上的步數記錄,“忙的時候,每天2萬步不在話下。有些年輕的安全員需要爬上爬下檢查安全隱患,3萬步都是家常便飯。”

建設者們爭分奪秒搶抓工期的同時,另一羣人也在爲了這座城市的復甦四處奔忙,武漢市紀委監委駐市城建局紀檢監察組幹部李沛就是其中一員。“復工復產以來,我們對武漢在建的重點項目進行了全面的走訪調研,實地瞭解項目進展,聚焦職能部門幹部履職情況開展監督,看是否存在失職失責、不擔當不作爲等問題。”

近三個月的監督中,派駐紀檢監察組走訪了各區建管部門及市政、房建項目施工現場等84個點位,發現問題109項,現場督辦責任部門整改105項,對存在的失職失責情形啓動調查程序,共問責5人。

一年多時間裏,讓李沛感觸最深的是工作重心的轉移,“從前期的疫情防控,到項目復工復產,再到如今的護航開好局起好步,監督的重點在不斷變化”。

“十四五”開局之年,武漢經濟開啓新一輪加速跑。今年一季度,全市21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超過3300億元。其中,超100億元的項目就有7個,創造了武漢歷史上單次投資規模之最。

“無論工作重心如何轉移,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這一點是始終不變的。”李沛說。

05

回望武漢復甦之路

06

世衛組織:

武漢給世界帶來了希望

在中國武漢封城防控措施解禁一週年之際,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全民健康覆蓋及傳染病和非傳染性疾病事務的助理總幹事任明輝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武漢“解封”是新冠大流行防控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歷史性事件,給世界最終戰勝疫情帶來了希望。

新華社資料圖

經過76天艱苦卓絕的戰“疫”,武漢市於2020年4月8日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復對外交通。任明輝指出:“一些研究機構的數據模型分析表明,武漢的封城防控措施結合中國全國範圍內的一些人員、交通限制措施,包括自我隔離,減少了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持續傳播,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疫情遏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任明輝指出,隨着疫情蔓延,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印度等很多國家也陸續採取了類似的封城措施。“甚至在當前,一些疫情出現反覆的國家和地區不得不採取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封城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持續蔓延。”

任明輝說,武漢封城措施不僅僅是限制人員進出,還包括建立方艙臨時醫院、加強社區檢測、對確診和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開展追蹤、居家隔離、保持間距、戴口罩、洗手等一攬子防護措施。

他強調:“武漢的解禁不僅是中國新冠防控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也爲全球的新冠防控帶來了希望,說明面對這一罕見的、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一次新發傳染病暴發,採取封城等一攬子嚴格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這已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借鑑和實施中得到驗證”。

來源:綜合 新華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北京新聞、北京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