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裏有哪些“道”呢?試以三例爲釋。

圖片



稀   缺

經濟的英文Economy,起源於希臘語。“oikos”意爲家庭,“nomos”意爲秩序,指向的就是對稀缺資源的管理。稀缺是家庭、人類的經濟行爲乃至國家治理、國際關係的最基本約束條件,簡直就是“經濟學帝國主義”的基石。如果不是因爲稀缺,就不需要成本收益覈算;如果不是因爲稀缺,就不會有生活壓力帶來的失眠;如果不是因爲稀缺,更不可能發生戰爭這種搶奪資源、重新分配的極端形式。

稀缺還是道德的先決條件。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但不幸的是,用來滿足慾望的資源卻是稀缺的。所以道德的一個基本功能在於約束慾望、適應稀缺。在西方,經濟學最早就是屬於道德哲學的一個分支;在東方,儒學倡導的“仁”的經濟學解釋就是:只要二人在一起,就得遵守相應的道德規範,不遵守的人無疑會被羣體拋棄。在稀缺的前提控制下,人們不得不從天然的“利己之心”產生道德的“利人之行”,形成合理分工、合作共贏的團隊精神,從中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

圖片
俞方平攝(中經視覺)

稀缺看似人類生存的“負條件”,但是人類的智慧將它一步步化爲了“正能量”。經濟發展史顯示,資源的天然有限性與資源的無限需求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帶來災難,相反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恰恰由於稀缺,纔會促使企業採用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流程、新的管理方法;纔會促使政府思考如何改進制度,實現資源配置方式的科學化、高效化,加速推動創新發展,讓世界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也讓我們看到人類的無比偉大。
 
進一步看,能夠打破稀缺的經濟行爲,就是一片商機的藍海。最典型的是新的科技發明。比如,互聯網企業飛速發展,這歸功於虛擬世界的無限數字資源,不再有實體世界物質供給的那種稀缺性。當然,這也相對形成了需求的稀缺。於是各種吸粉、吸流量、吸眼球、吸點擊率的迫切訴求,正在進一步加快供給的變革,讓信息社會在新技術、新模式、新創意的推動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給青年人的創業選擇提供了無限可能。

平   衡

著名的“拉弗曲線”並不是嚴肅的經濟學家精心研究的結果。1974年,在華盛頓一家餐館裏,美國南加州商學院教授阿瑟·拉弗爲了說服總統助理切尼,使其明白只有通過減稅才能讓美國擺脫“滯脹”的困境,即興在餐巾紙上畫了一條簡單的拋物線,又被戲稱爲“餐桌曲線”。它表明,稅率從零起步,慢慢上升,開始稅收自然是增長的;當到達某一點時,經濟活動開始受阻,稅收開始下降;當稅率爲百分之百時(即全部收入上繳政府),全部社會生產將因無利可圖而停止,政府收益反而降爲零。

圖片

拉弗曲線非常簡單,卻非常有力。尋找平衡的那個“點”,是這個分析工具的功能。而其本質,卻在無意中撥響了“大道中庸”的琴絃。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偏不倚、折中調和就是“中庸”。在經濟領域,依靠價格實現供給需求平衡、依靠利率實現風險收益平衡、依靠匯率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平衡,是經濟治理決策的普遍追求,但又必須有兩個“極”的存在,纔會形成張力、實現平衡。
 
拉弗曲線問世僅僅50餘年,其中蘊含的思想,卻和中華傳統文明同聲相和。它是古老中庸之道與現代經濟理論的最精妙轉換。經濟治理中,“治”在於把握重大平衡,“理”在於規範發展秩序。比如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要遵循市場規律,政府“放手”而不“甩手”,才能彌補市場失靈,管好市場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比如處理好供給與需求的關係,二者都要抓,主次要分明,當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結構性問題,就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比如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係,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發展是爲了把“蛋糕”做大,爲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奠定物質基礎。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哪一個也不能少。
 
擴展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思考判斷某個問題,必須糅合兩極的主張,找到各自的合理性部分,才能得到比較中肯的結論。現在互聯網像一個大“集市”,每個社會成員都有其認知的權利和能力,而每個人的個性、視野、角度又是不同的,要說出現某種“極”的性格、主張、選擇,也是自然的。而事情的發展既會產生必要的張力,也會在合力中讓評價者或決策者的結論基本保持在中庸的軌道上,實現相關各方利益的平衡。

 

成   本

生產經營活動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貨幣、時間,這就是成本。這只是個籠統的概念。對我們的人生有啓迪價值的,是由此引申出的三個成本概念。
 
一是機會成本。維基百科對其定義是:去肯德基點餐時,要在可樂與果汁中作出選擇,最終你點了一杯果汁,付出的機會成本就是可樂。由於資源、金錢、時間的稀缺性,爲了得到一個喜歡的東西,必須放棄其他喜歡的東西。這個原理告訴我們,人永遠不能貪婪地佔有全部;在作出每一個行爲抉擇之前,都要認真判斷它是在浪費資源、時間,還是將創造出新的價值;根據拋出的硬幣正面作出了選擇,就永遠不會知道硬幣背面所指引的未來的樣子。那些明取捨、知進退、戒貪心、立常心的寓言,都是以機會成本爲原料熬出的“心靈雞湯”。

圖片
於浩攝(中經視覺)

二是沉沒成本。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資源、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爲“沉沒成本”。在商業覈算中,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生活中也是一樣,處處都有沉沒成本的陷阱。比如花50元看場電影,看了一半發現是爛片,想走卻又捨不得票錢,於是再付出1個小時的時間成本;工作了幾年,發現這一工作並不適合自己,想走卻放不下熬出來的職位和積攢下來的人脈;和伴侶相處日久、累覺不愛,想走卻又難以割捨多年的付出,於是湊合着過完往後餘生……一個印第安故事講道,年輕人準備離開部落出去闖蕩,酋長說:“送你兩句話,但現在只說第一句,不要怕。”多年後,年輕人已是滿面風霜,回到部落後酋長說:“現在可以告訴你第二句話了,不要悔。”人生既然不可能幸運到沒有沉沒成本,那就不要讓過去綁架未來,時刻告訴自己一聲:不要怕、不要悔、邁開腿、向前追。
 
三是邊際成本。每增加一單位產品的生產而帶來的總成本增量,就是邊際成本。如果產品的邊際成本越來越低、甚至趨向於零,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增加了。比如一個熱門軟件,總的設計開發成本是固定的,使用的人越多,成本就攤得越薄,企業獲利就越大。在企業家和投資家那裏,決策依據往往偏重於對邊際成本的判斷;在普通人這裏,它教導我們如何以今天的奮鬥攤薄今後的成本,累在當下,才能更好地活在未來。每一個人都要常常問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有沒有對未來產生持續久遠的影響?如果沒有,我們可能正在浪費寶貴的時間,哪怕每天都看上去忙碌無比。如果是有,那麼我們就應該無怨無悔、勇往直前。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齊東向),原標題《帶上經濟學漫談“人生道”》


監製/喬申穎

主編/王玥

編輯/劉辛未

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