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子、分公司長期停產致ST亞邦去年業績預虧 連雲港分公司4月9日正式復產 

ST亞邦(603188)4月11日晚間公告,截止目前,公司連雲港分公司根據連雲港市政府部門的復產批覆要求,完成了復產前的安全、環保、消防等相關方面的準備工作,於4月9日正式恢復生產;公司子公司連雲港亞邦供熱有限公司已正式恢復供汽生產。

據瞭解,本次恢復開車生產的ST亞邦連雲港分公司、連雲港亞邦供熱有限公司合計2019年營業收入佔ST亞邦2019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31.78%。截止目前,ST亞邦下屬正常生產的企業包括連雲港分公司、連雲港亞邦供熱有限公司、連雲港市賽科廢料處置有限公司、寧夏亞東化工有限公司2019年合計營業收入佔公司2019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3.75%。

公開資料顯示,ST亞邦主要從事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的銷售與服務,是國內蒽醌結構染料生產專家工廠。公司圍繞精細化工行業通過產業併購先後進入溶劑染料、農藥等行業,滿足多層次的客戶需求,實現公司多元化發展。

ST亞邦主要產能自2018年4月28日按政府要求停產進行環保整治。2019年,鹽城響水“3.21”重大事故的爆發後,化工行業深入開展安全環保提升整治工作,ST亞邦於2018年10月復產的三家主要子、分公司再次停產進行安全環保整治。

ST亞邦2019年5月8日公告顯示,爲進一步積極響應政府環保及安全生產號召,同時結合自身安全隱患大排查需要,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綠色健康發展。經公司研究決定,公司連雲港分公司、子公司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即日起全面停產,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及整改工作。上述三家公司2018年進行了安全環保提標改造,並於2018年10月12日完成提標整改,取得政府復產批覆,恢復生產。

ST亞邦在2020年半年報當中介紹說,2020年1月17日,連雲港分公司、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已完成整改,通過灌南縣六部門的現場覈查,申請市級相關部門複覈,公司將嚴格按照復產流程要求,取得市政府批覆後恢復生產。公司其他停產企業已完成自身整改,將盡快向有關部門提出復產申請,爭取早日復產。

今年1月6日晚間,ST亞邦曾公告,1月6日,公司收到灌南縣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下發的《關於同意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復產的通知》,原則同意華爾化工復產。本次復產的子公司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佔公司2018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35.60%;2019年營業收入佔公司2019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27.05%。

ST亞邦在4月11日晚間披露的最新公告當中表示,公司其他停產企業也將根據政府要求,積極履行復產審批手續,爭取早日復產。具體復產時間尚未明確,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實際上,子、分公司停產,對於ST亞邦的經營業績已經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今年1月25日,ST亞邦發佈2020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司淨利潤預計虧損5.65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增加3.66億元,虧損同比增加184%。扣非淨利潤預計虧損5.7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增加3.58億元,虧損同比增加168%。

據介紹,影響ST亞邦2020年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下屬8家子、分公司自2018年4月以來按政府部門要求停產進行安全環保提升整治,截止報告期末,主要產能仍處於停產狀態。以上因素造成公司本期開工率嚴重不足,銷售收入下降,停產費用、設備減值等大幅增加,導致公司2020年業績大幅下滑。二是根據公司期末對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進行減值測試的結果,本期預計計提商譽資產減值損失1.28億元左右,具體數據經審計機構及評估機構評審後方可確認。

爲了化解子、分公司長期停產對公司造成的重大不利影響,ST亞邦也在積極想辦法。ST亞邦在此前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當中即表示,公司主要產能集中於連雲港化工園區,長期停產對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爲緩解單一生產基地帶來的風險,公司派專業團隊積極調研國內外各地營商環境,尋求發展第二生產基地的機會。同時,公司也關注外部優勢資源,計劃通過產業併購等方式以實現產能轉移,分散風險,補充業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