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炫酷腦

作者 |Sean Kernan

努力工作,做最好的自己就能夠獲得幸福,千萬不要讓這種幸福感來自於你的外在感受。

我六歲時,第一次以西方人的身份參加了一個菲律賓孩子的生日派對。對於一個菲律賓男孩來說,這樣大排場的生日派對只是一種尋常的文化習俗,而對我來說,這已經是一種奢侈了。其實,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受到的文化衝擊,也不是最後一次。

我曾經還參加了一個叫作“基地外”的旅行,在旅行中我才深深發現了人與人之間鮮明的對比。當時我們所住的小木屋經常沒有熱水,到那時我才明白:對於很多艱苦環境中的孩子來說,在極熱的火爐環境中工作,是沒得選擇的

後來我回到美國,看到學校教室的牆上貼着無數陳詞濫調的海報——“向着星空前進”、“做一個電影明星”、“做一個醫生”等等。難道這就是通往安逸的道路嗎?難道海報上的這些人就會比住在小木屋裏的人更幸福嗎?

現在的社會已經嚴重混淆了人們對幸福的認識,我也不例外。

01 在某種程度上,金錢可以買來幸福

在美國,國民非常重視財富和名氣,認爲變得富有和出名十分重要,人們已經忘記了普通生活的美好之處

普渡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能感到幸福的理想工資是 60000 至 75000 美元。這個數值範圍是一種基本生活必需得到滿足,不用擔心生活困難的收入。同一研究還指出, 95000 美元是可以感到人生成就感的平均收入。

在此類宏觀統計數據中,也有部分數據出現搖擺空間。例如,一個年收入 5.8 萬美元的藝術家通常已經感到十分滿足,而一個年收入 9.5 萬美元的醫生卻仍然在抱怨自己的生活。這些例外主要來自於那些從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可以獲得特殊的、非行業價值的人。

02 高水平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嗎?

你可能會認爲那些最聰明、最有能力的人會爲了生活滿意度而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但事實卻恰恰相反。他們追求成就的目標蓋過了其他所有的目標,以至於使他們陷入一種絕對的境地:在他們奮鬥的過程中,只想着如何成爲“世界上最好的xx”。但其實這並不容易,即使是對於前 0.1% 的特定人才來說,他們也需要極端的努力和好到爆棚的運氣和環境

因此,高成就和聰明的人往往不如那些普通人那麼快樂。如果你就是那些不快樂的高成就者之一,你就應該開始考慮是不是需要改變了。我叔叔是世界上最好的神經外科醫生之一,但他也飽受抑鬱之苦,爲了緩解痛苦,他開始吸菸和暴飲暴食。最後死於心臟病,享年 50 歲。

03 事實上,你可能並不像想象中那樣迫切地想要一份高薪工作

其實,高薪工作往往是一份十分痛苦且消耗人的工作。我曾擔任公司財務分析師7年,也爲董事會議做一些記錄,一直都是董事會中的小人物。你會發現,大多數員工只不過是公司的棋子。曾經我就在董事會議室聽到他們開玩笑地說:“我們星期二要開除喬伊。”然後我走出會議室時發現喬伊就站在門口,但他還是微笑着,還要給我展示他家新生兒的照片。

此外,雖然董事會議室裏的每個人都賺了 20 萬美元以上,但他們都爲這筆可貴的薪金付出了劇烈且卑微的代價。

有一次在公司的一個水上樂園活動中,我和副總裁以及他的妻子坐在一起。我們邊喝酒邊聊天,在副總裁去洗手間時,他的妻子隨口就說了一句:“我只是希望我的丈夫可以沒有那麼多的工作,工作是沒有止境的,但是他永遠不會聽我的。可是他這樣就錯過了我們女兒所有的活動。”這樣的呼聲,卻很少出現在那些被沉重的工作壓力所壓着的人的心裏。

有人一邊曬着日光浴,一邊喝着飲料就能拿到25萬美元的年薪嗎?當然有,但是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請大家記住,我們都只是公司電子表格上的一個數字。當這個數字變成紅色的時候,你就不在了。這就是這麼多人熬夜工作的原因。當你的薪水越高,你背後的目標就越大。

04 專注於自己,而不是專注於他人

研究表明,你的滿足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如何與他人比較。如果你看到你周圍的人比你擁有的更多,做得更好,你就會感到不滿足。專注於自己,放下副總裁的身份去旅行、去迴歸家庭的溫暖,你就會有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你就有更多的機會去從事你的愛好,藝術、手工等等,做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只有這樣,對於你的伴侶和孩子來說,你纔不會是一個陌生人。一個人即使沒有獲得高級職位,其實也可以擁有一些別人難以置信的價值和才能。

更進一步說,如果你一直以一種排名方式來看待生活,你就會徒增很多不滿。從統計學上來說,我們所有人都不可能進入前 1% 。

05 平庸也可以是很棒的生活

我曾經也追求過那種奢華昂貴的生活,但是我成功的被ddl(工作任務截止日期)所困住了。這樣如幽靈般存在的無止境的ddl讓我的生活持續受到威脅,組織上的傾斜以及公司財務上的巨大創傷,總是讓我出於緊張之中。

如果你找到的是一份年薪 25 萬美元、每週只需要 35 小時的工作,那麼這份工作對你的要求會更高更繁重。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現代技術已經使大多數奢侈品的價格變得相對便宜,此外在預算之內的旅行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急於去追求一份高薪金但也高付出的工作。

我們都會受到享樂主義適應的影響,這種現象指你對自己所處的任何環境都可以變得習以爲常:如果今天,你腰部以下癱瘓了,或者你今天中了彩票了,不管是哪個你,最終都會回到大致相同的幸福水平。這也進一步證明了幸福是來自於內心的。

住在一個普通的房子裏,在自己的家鄉生活都沒有什麼錯。努力工作,做最好的自己就能夠獲得幸福,千萬不要讓這種幸福感來自於你的外在感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