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家電網

伴隨家電智能化的發展,智能洗衣機產品正在走進中國消費者的家庭中。有數據預測,中國智能洗衣機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24年零售額達到625億元左右,滲透率超過60%。

雖然智能洗衣機的滲透率正在不斷上升,但是智能洗衣機此前卻一直處於無標準可依的狀態。甚至有不少洗衣機產品僅憑一個手機遠程操控就敢掛上“智能”的標籤進行售賣。現行標準無法完全涵蓋,導致產品質量和性能上都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不利於智能洗衣機整體智能水平的提升。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由於不同企業對智能化的宣傳多種多樣,消費者也很難認定什麼纔是智能洗衣機真正的“智能”功能。這也導致交易中雙方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在購買智能洗衣機時難免處於弱勢。

爲改變這一狀況,海爾松下、倍科、惠而浦、TCL、小天鵝等知名一線洗衣機品牌開展了《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洗衣機的特殊要求》(以下簡稱《要求》)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這一標準已在近期發佈,並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1

洗衣機智能分5級

據《要求》的內容,智能洗衣機的智能指數採用智能化程度評分制,爲智能化效果評價得分與智能化能力評價得分的加權值,滿分爲100分。並根據評分來劃分智能指數等級,根據智能化程度不同,評分結果分爲5個等級,5級爲最優。

而洗衣機的智能化評分則分爲兩大塊:智能化效果評分(佔分數80%)和智能化能力評分(佔分數20%)。在智能化效果評分中,《要求》對智能洗衣機作出要可以識別三種以上洗滌劑、區分6種以上衣物材質、對水電效能管理偏差值要≤5%等多項嚴格要求;而在智能化能力評分中, 則有語音功能、互聯互通場景應用、水質和天氣數據應用等多項智能化能力的評分。

從《要求》的內容中來看,智能洗衣機不僅能通過洗滌的衣物材質來智能選擇合適的洗滌劑,而且可以通過語音與用戶或其他家用智能電器進行交互,根據天氣和當地的水質差異進行多樣化的洗滌服務轉變,甚至可以根據用戶的洗衣習慣進行智能化自學。在這些要求下,智能洗衣機可以說離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又更進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要求》對智能洗衣機在安全方面的標準制定更加細緻化,不僅要測試智能洗衣機要對遠程控制端的權限進行檢測,而且還有對具有檢測洗衣機桶(筒)內是否有兒童這一功能的智能洗衣機的測試。要知道,兒童爬進洗衣機內致死的案例不在少數,4月5日太原市就有一位男童被困在洗衣機內,最後出動消防隊才得以救出。

《要求》在測試時,採用的是將1.5kg左右的兔子放入洗衣機,關閉洗衣機門後,檢測遠程端是否能夠啓動智能洗衣機。這或許是考慮到有可能有嬰兒會爬進或放進洗衣機這一極端情況發生,所以採取用小重量的兔子來進行測試。

據悉,在確定智能化及遠程操控的安全性評價方法時,使用何種模式和方法進行評估,在定量或定性的不同評估標準下,如何判定安全程度等,由於各品牌之間處理方法的不同,引發了業內的關注與討論。惠而浦有關負責人表示,最後工作組決定由專家會議討論制定出方法,並在會後進行大量的測試驗證,然後再討論改進方法,經過反覆多次的論證,結合驅動技術進步的訴求,最終達成一致,並通過了此版標準。

2

用標準來實現公平

近年來,智能化成爲家電行業的大熱詞彙,智能家居、智能生態等概念不斷演化。在此情況下,如何對智能化產品及智能化技術的評價方法和評分標準進行確定和統一就顯得尤爲重要。

長期以來,業界所困擾的就是“智能”被噱頭化。由於缺乏標準,一些低智的洗衣機產品也戴上“智能洗衣機”的標籤,導致消費者對智能洗衣機的觀感和使用體驗惡化,從而使得一些高智能高技術含量的洗衣機產品被掩蓋。如今,有了相應的標準,不僅消費者在購買智能洗衣機時有標準可依,也爲智能洗衣機行業增加了一道門檻,剔除不合格的低智洗衣機。

此外,從企業反饋的信息得知,該標準達標難度較大。某主流洗衣機負責人直言,按照當前的指數等級,公司僅有部分產品可以達到5級,未來會不斷完善產品,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產品達到5級。

有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洗衣機的特殊要求》實施意義重大,爲洗衣機企業智能產品的研發、生產提供了重要依據,也明確了洗衣機行業智能化技術升級的方向。爲此,對於該標準的實施,多數企業持支持態度。

(家電網® HEA.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