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港媒又發現,香港小學教材刪除“中華民國政府”字句

(觀察者網訊)自通識科改革以來,香港教育界的撥亂反正正在推進。繼發現香港教師用書刪掉“洗白”鴉片戰爭內容之後,港媒於4月12日通過對比勘誤表又發現,有部分小學常識科已在去年提出修訂,刪除了有關“中華民國政府”的字句。

據《明報》4月12日報道, 目前香港市面有4套已經送審的小學常識科教科書,出版社不時會於網頁公佈教科書更新內容,並以“勘誤表”形式列出,日後重印修訂。該報取得部分出版社小學常識科教科書的勘誤表後,發現有教科書去年提出修訂內容。

在2019年版的《今日常識新領域(第三版)六年級3 中國的變遷》中談及“國共內戰”時,原先寫到“由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出版社網站在去年10月的勘誤表中列明,上述段落將改爲“由蔣介石領導的中國國民黨遷至臺灣”。報道稱,同一課其他頁數仍有類似修訂。

除此之外,港媒還發現《現代常識6D》2019年初版內容亦有修訂。據勘誤表顯示,該書原先版本在談及落實“一國兩制”的例子時,聲稱“香港不會實行內地的政策”。但在新版中則改以體育爲例,稱“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運動員可以用‘中國香港’代表的名義,參與國際性體育活動”。

針對這些修改,香港教育局回應指出,爲教科書編寫合適內容和教學活動是出版社專業責任,以確保課本內容及選材符合課程宗旨和目標,引用資料應正確、內容完整、客觀持平。教育局還表示,出版社會按上述原則持續優化課本,向教育局以“勘誤表”提出內容修訂。

熟悉歷史教科書的東亞國際關係學者林泉忠認爲,從這些修訂可見,香港已完全跟隨內地的史觀,要與內地看齊。

今年9月香港中學二年級中國歷史科將採用新課程大綱,上週《明報》通過對比新老書本後發現,一些新版書對鴉片戰爭部分做了較大修改,刪除了以往“洗白”英國的內容。

在“現代”新版教師用書中,清政府貿易限制及中英交涉等內容,被移至“西力東漸”章節,並設置“教學備忘”提醒教師,“雖然英國不滿清廷實施多種貿易限制,要求清廷改善通商條件又不果,但這些問題與鴉片戰爭的爆發沒有直接關係”。鴉片戰爭背景則直接由“英商輸入鴉片”說起。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並沒有統一的教材,出版社可按教育局既定的指引編寫教科書,並呈交教育局評審。

近年來香港學校歷史課堂屢屢出現偏頗內容。香港《大公報》2019年報道,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中國歷史科九年級閱讀材料,公然宣稱鴉片戰爭源於中英出現政治、貿易體制和司法制度衝突,隻字不提英國大量輸入鴉片令中國大量白銀外流、鴉片毒禍令中國人沉淪,反指中國“傲慢”。

2020年4月,香港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一名教師在講授鴉片戰爭歷史時,竟宣稱英國是“爲了消滅中國的鴉片而發動鴉片戰爭”,引發香港各界嚴厲批評。

在多個香港教材被爆出存在歪曲歷史且明目張膽灌輸“港獨”觀念的問題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教育不可以成爲‘無掩雞籠’,一定會跟大家講清楚我們要如何處理”。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也表態說,“教育局會致力培育學生成爲有識見、對社會有承擔,並且具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一代,相信香港未來會有更多有能力的愛國治港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