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前殖民宗主國如此推崇!專家解讀:菲律賓親美勢力爲何根深蒂固

原標題:菲律賓親美勢力爲何根深蒂固

代 帆

儘管菲律賓不是亞洲唯一被西方殖民過的國家,但在本地區找不到任何一個其他國家像菲律賓這樣,其民衆對前殖民宗主國美國如此推崇,而美國在當地的影響又是如此深遠。

自1994年以來,菲律賓民調機構“社會氣象站”定期發佈的信任度指數表明,菲律賓人對美國的信任度,遠超同期對中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的信任。除了爆發美國大兵強姦菲律賓女性醜聞的2005-2006年之外——即便在這兩年,菲律賓人對美國的信任度也超過了50%——菲律賓人對美國的信任度多數時候都維持在70%以上,而不信任度在10%以下。

在中國人的歷史觀中,殖民代表着被征服乃至屈辱的歷史,所以必須通過自立自主,洗刷被殖民的歷史印跡。但在大多數菲律賓人看來,美國的殖民代表着菲美共同歷史和淵源,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特殊關係。更不用說,二戰後期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戰場,將菲律賓從日本法西斯的佔領下解救出來,有力塑造了美國作爲菲律賓“解放者”而非“殖民者”的形象。例如2019年是美軍登陸萊特島75週年,菲律賓的老牌酒店馬尼拉大酒店專門在酒店入口塑立了一組麥克阿瑟和美軍踏海而來的雕像,以紀念美軍的“解放”行動。除此之外,以流行文化、教育和民主理念爲核心的美國軟實力,也是吸引菲律賓人的重要方面。

當然,對美國有好感不代表一定“親美”,正如批評中國不代表一定“反華”。其實菲律賓與任何國家一樣,都願意追求一種獨立的外交政策。但是,菲律賓政治精英的親美情結,可能受到反華情緒的反向強化。而這種反華情緒,在很多情況下,源自現實世界中與中國交往的挫折和焦慮。也就是說,菲律賓並非不願意與中國發展友好的關係,但是現實中與中國在安全和領土方面的爭端,客觀上讓多數菲律賓政治精英“迷戀”美國人的懷抱。這種普遍性的對美好感,無疑構成了美國調動和利用菲律賓情感的土壤。所以,經常有菲律賓朋友告訴筆者,某某官員是“美國男孩”(American Boy),即親美或者服務美國利益的人。

美國軍方則可能是另外一個故事,因爲菲律賓軍方几乎構成了美國在菲律賓影響最堅固的堡壘。1951年的菲美《共同防禦條約》,以及1991年美軍撤離其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之後,於1998年簽訂的《菲美訪問部隊協定》,構建了菲美兩國機制性的軍事聯繫。兩國在軍事人員交流、武器交易、軍事演習、情報共享等方面存在廣泛的聯繫,這些歷史中形成的聯繫又構成了後期菲律賓難以擺脫的制度框架。對菲律賓來說,無論是打擊南部恐怖主義、應對叛亂,還是與中國的南海爭端,或者實現軍事現代化,美國長期以來都是唯一合適的夥伴。

而對美國來說,菲律賓是其在亞洲地區的重要盟友,這一盟友關係本身就是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和聯盟體系的認可。無論是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還是出於中美競爭的需求,美國都不會容忍“失去”菲律賓。比如,菲律賓是目前爲止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提供軍事援助的最大接受國。自2015年以來,美國已經向菲律賓交付了價值超過330億比索(6.5億美元)的各類武器裝備。2020年12月8日,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托弗·米勒訪問菲律賓時,以支持菲律賓武裝部隊的軍事現代化爲藉口,一次性就爲菲律賓提供了2900萬美元的武器援助。此外,兩國通過年度軍事演習、人員培訓等交流,爲兩軍關係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一種未經證實的說法是,每年可能有高達40萬的各類美國軍事人員來到菲律賓,而美國也是菲律賓軍事人員留學和接受培訓的主要對象國。

可以想象,這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制度性的軍事人員往來,在菲律賓軍方內部培養了大量顯性或隱性的美國實力的仰慕者、美國理念的追隨者乃至美國利益的維護者。以至於親美成爲一種常態。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菲律賓軍方內部奉行中立或者友華立場的人,也未必敢公開發聲。2019年,筆者在馬尼拉參加中菲二軌對話時,一位退役將軍就告訴筆者,他本人喜歡中國,但是在公開場合則只能批評中國。

菲律賓總統是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作爲強勢總統,杜特爾特主導着菲律賓的內政和外交。但是在現實情況下,因爲中菲雙邊關係中諸如南海爭端、網絡博彩等問題的存在,杜特爾特本人的對華政策難說得到國內的廣泛認可,當然也不受美國喜歡。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諸國。拜登新政府上臺後,爲了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拜登政府是否會效仿同爲民主黨的奧巴馬政府,推行“亞太戰略再平衡”的翻版?其答案大概率是肯定的。

在杜特爾特總統任期接近尾聲之際,隨着其對國內政治掌控能力的弱化,也許菲律賓軍方在安全和外交議題上將追求更大的自主性,這將給美國更多的機會。自2021年3月以來,包括國防部長洛倫扎納在內的多名菲律賓高官渲染中國漁船在牛軛礁“非法停泊”,聲稱這是“對菲律賓的挑釁”,並向我方提出外交抗議。考慮到菲律賓此舉發生的時間節點,很難讓人相信這背後沒有美國的身影。

另外,菲律賓國內以副總統羅布雷多、前外交部長羅薩里奧、前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加彪爲代表的政治反對派,長期抨擊杜特爾特總統的對華政策,在後杜特爾特時代,隨着菲律賓下一屆總統大選的臨近,他們恐將在美國的“反華”大旗下,謀求修正菲律賓的對華政策,這也將爲美國重新鞏固其在菲律賓的影響力提供契機。▲(作者是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菲律賓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