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早春的關中清晨,空氣中透着絲絲寒意,運送飛行人員的大巴打破了某機場的寧靜。按照年度訓練計劃,中部戰區航空兵某團新年度第一場海上飛行訓練即將拉開帷幕。

此刻,本該人頭攢動、人聲鼎沸的機場爲何相對安靜?原來,爲了周密做好飛行前機務準備工作,機務人員比以往還要提前半個小時進場準備,作好充填加掛並反覆檢查無誤後,靜候飛行人員到來。

筆者在現場看到,飛行人員剛一到達停機坪,立刻集結在一起,飛行指揮員李偉傑對大家前一天研究過的相關戰術戰法和特情處置方法進行再強調。年輕的見習指揮員李小滸在旁邊認真聆聽並記錄要點——對飛行指揮員的帶教,從飛行前講話就開始了。

循着飛行人員隊伍一眼望過去,只見每一個空勤機組的左右駕駛員,都是由一名“老飛”帶着一名新飛行骨幹組成。因受駐地條件限制,該團部分年輕飛行骨幹雖然熟稔一般任務和特情的處置,但海上飛行經驗不足。

較之內陸,海上飛行可供目測判斷參照物少、易產生錯覺,氣象變化劇烈,通信和定位條件欠佳,訓練課目難度高、安全風險大。這些難點,對於新骨幹來講依然是訓練的“攔路虎”。

“險難任務新骨幹不能作壁上觀,響鼓也得重錘敲。”在黨委議訓會上討論參訓人員構成時,這成爲一班人的共識。剛剛駐訓歸來的團長徐徵顧不上休整,就帶領飛行、機務骨幹進入緊張的研究推演之中。

任務前幾日,新骨幹和作訓參謀們一道,緊跟組訓要素變化,預先進行任務籌劃和安全預想,細緻進行任務準備,制定出一系列提戰力、保安全的措施。

爲了順利完成此次任務,新骨幹們在前期每一次飛行訓練結束後,都帶着飛參數據請教飛行教員,研究操縱動作,固化一些規定動作的流程。爲了保持長時間良好飛行狀態,他們在加強上肢力量鍛鍊的同時,每次地面座艙實習,都堅持3個小時以上的訓練量。

K時整,師長楊德山駕機當先騰空而起。此時的塔臺顯得非常安靜,偶爾見習指揮員發出一些簡短的指令。一臺臺指揮信息系統顯示屏上,實時顯示着航路狀態、氣象數據、飛行動態,各崗位人員堅守戰位,對各類數據進行檢查。

經過數小時等待,代表機羣的光點即將到達海上目標區域時,塔臺變得熱鬧起來,各戰位人員擊鍵如飛,傳遞各類信息。據參謀人員介紹,參訓飛機按照訓練計劃,對海上目標進行了精確打擊。

“可以着陸!”隨着指令,飛機姿態微調,機輪觸地,擦出一股淡淡的青煙。午時,隨着最後一架參訓飛機平穩着陸,該團海上飛行訓練圓滿結束。

返回的大巴車裏,飛行人員們在興奮地討論着此次訓練的得失。年輕骨幹楊釗激動地說:“飛臨海域後,我的左駕周舟教員示意他要加大放手量,讓我體會海上飛行。今次比去年海訓在保持飛行姿態和目視搜索等技戰術能力有了更深的體會,我一定要總結經驗以利再戰,早日成長起來,成爲捍衛這美麗海天的‘空中騎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