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以五彩裝飾,碗心繪牧童騎牛,並將斗笠高高拋起,充滿童趣;外壁繪農夫驅使水牛耖田的場景,該圖像來源於康熙《御製耕織全圖》,一側又以金彩書寫南宋樓璹(1090-1162)的《耖》詩一首。“耖(chào)”是土地經過耕、耙之後的下一道工序,作用是進一步破碎土塊,使水田平整、土肥相融。畫面中農夫所持的帶有列齒的農具也叫做耖。

牛在我國古代的農耕文明中不僅是生產資料,還是重要的文化符號,如立春節氣的重要習俗“打春牛”就有規勸農事、策勵春耕的含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