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鄰國嚴肅批評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廢水決定是不透明、不負責之舉時,日本核電產業長期以來的積弊與隱瞞也逐漸迴歸人們的視線。

“不透明”“隱瞞”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

如果不是一系列有關日本核電企業、政府機關、灰色組織的醜聞被揭開,外界難以瞭解到日本核電產業的黑暗角落。

而此次核廢水事件的主角之一——東京電力公司,一直以來就“醜聞、欺騙和故事不斷”。

不透明操作由來已久

東京電力公司成立於1951年,旗下擁有多家火力、水力、再生能源、核能發電廠,承擔了東日本較大份額的電力供應。2005年,該公司還被《財富》雜誌評爲日本收入最高的電力公司。

然而,據德國之聲報道,日本公衆直到2002年8月才知道東京電力成功史背後的一面。

2002年,因篡改和僞造核電廠安全記錄的風波,包括董事長、總裁在內東京電力公司高層宣佈辭職。調查記錄顯示,東京電力公司在1995年之前的近20年裏篡改或僞造安全檢查記錄29份,約100名員工參與其中。

也因爲此,2003年4月,日本政府勒令東京電力關閉17座核電站和所有反應堆以進行安全檢查,這包括後來發生特大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不僅如此,民衆的憤怒還使得日本核燃料循環的國家政策受到阻礙。

2007年1月,東京電力又在一份調查報告書中承認,從1977年起,該公司就對包括福島第一核電站在內的3座核電站總計199次的定期檢查中通過篡改數據的方式隱瞞安全隱患。

2011年,海嘯災難10天后,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就證實,過去11年間,東京電力公司在檢查和維修上存在很大問題,安全隱患在災難中失靈的冷卻泵、柴油發動機、反應堆的溫度控制閥等處均有出現。

德國之聲形容東京電力多年來的不透明操作是系統性的。隱瞞事故,把故障說成檢修,篡改安全報告,推遲早就該進行的修理工作都是該電力公司的常用手段。

而最近發生的一則醜聞還暴露了東京電力的不透明與其管理混亂有關。

據日本共同社4月10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透露,福島第一核電站內保管廢棄物核瓦礫等的集裝箱內,無法確認箱內所裝物品的約有4000個。

據稱,數量如此龐大的問題集裝箱中,輻射量達每小時1-30毫希的約有350個,0.1-1毫希的約有3000個等。

記者瞭解到,凡是每年輻射物質攝取量超過6毫希,應被列爲放射性物質,而工作人員若一次性接觸4000毫希的輻射劑量則會致死。

對此,東京電力負責人稱,“我們(東電)定期巡邏,泄露的可能性很低。”

然而,外界懷疑,3月份,第一核電站廠區發現的高放射性物質正是從這些箱子中泄漏出去的,同時東京電力還在集裝箱堆放區域外發現了4個具有放射性的未知集裝箱,這些箱子下部都有被腐蝕之處。

東京電力草率管理的暴露和前後矛盾的推諉言論迅速引發了日本各界的批評。

日本政府機構透支公衆信任

企業層面迷霧重重,日本相關政府機關也未能擺脫不透明之弊,多次透支公衆信任。

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後,當時主管日本原子能安全使用的政府機關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被曝出涉嫌勾結電力企業,動員當地居民,操縱與核電安全相關的聽證會。

2011年,日本中部電力公司曝出消息,早在2007年政府舉辦鈾鈈混合氧化物核燃料(MOX Nuclear Fuel)研討會之時,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就開始動員該公司下屬濱岡核電站所在地居民支持MOX核燃料,還直接插手中部電力公司的發言稿。

據瞭解,受2009年放射性物質泄漏和福島核電站事故的波及,2011年的濱岡核電站面臨民衆的強烈抗議與關閉呼聲。而就在今年1月,仍在運行的日本濱岡核電站發生漏水事故,核反應堆所在建築嚴重積水。對此,中部電力公司回應稱,不會對外部地區產生任何影響。

與此同時,日本另一家電力企業四國電力也被曝出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要求該公司動員人力在一場聽證會上發表對MOX燃料的支持意見。

接連的醜聞對日本政府信譽造成了極大衝擊,時任首相菅直人不得不出面批評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本該代表大衆利益,檢查覈安全,卻與核能支持者站在一起”。

據悉,自2001年成立至2012年,該原子能監管機構就隸屬於經濟產業省。這種隸屬關係引發了民衆廣泛的反對,反對者質疑經濟產業省本就具有推動日本核能使用的傾向,如何能夠再覈查核能的安全使用。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原子能監管機構既當球員又當裁判的行爲是不負責任的。

2012年9月19日,日本重新成立了“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及其執行機關“原子能規制廳”,隸屬於環境省,由該機構統一負責核能安全監管工作。

就是這樣一個醜聞連連的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卻在福島核泄漏後續處理和核廢水問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龐中鵬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該機構在處置緊急事故等方面擁有較大權限,向反應堆注水等專業決定也由該機構作出,原則上首相也無權更改相關決定。不過,該機構的運作也不透明。平息福島核事故爆炸反應堆所產生的大量核廢水在今後兩年過渡期內,如何安全排放入海,而承擔監管重任的該機構,如何具體部署,仍待密切留意。

當官商界的黑料被接連挖掘之時,一個圍繞不透明的核電產業而形成的盤根錯節、跨部門的灰色利益團體“原子能村”也浮出水面。

龐中鵬表示,該灰色組織其實是一個“官、學、商”利益集團,主要由三方面組成:其一是以東電爲首的電力企業和日立、東芝等核電設備商;其二是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和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官僚集團,是電力企業的行政監管部門;其三是核工業、核物理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主要分佈在原子能安全委員會以及文部科學省的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等部門,任務是提出核能相關政策,監督核電安全運營,提供核能研究成果等。

“如果這一灰色組織繼續存在,將會繼續在‘水面下’做出各種‘官商學’勾結的利益輸送勾當。如果核電站運行當中發生各類事故與問題,將會被層層掩蓋、推脫、導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當年福島核電站之所以發生了震驚全球的嚴重核事故,其中一個深層原因就是,‘原子能村’長期以來存在的積弊:刻意隱瞞、瞞上欺下、刻意淡化、刻意忽視等。”龐中鵬表示。

日本核電產業隱瞞與迴避的陋習存續了數十年,不斷貫穿大大小小的核電事故中。究其原因,除了諸如“原子能村”的利益團體漠視民衆利益,私下勾結,還關係到日本的歷史、安全戰略與外交層面。

龐中鵬表示,之所以日本核電產業不透明,一是因爲在日本發展核能本來就是高度敏感的事情。日本是唯一遭受過核武器轟炸的國家,核能長期以來都面臨着日本反核民衆與團體的輿論壓力。二是日本發展核能具有多重目的,除了降低與減少對海外能源進口依賴的壓力、保障日本能源安全之外,還有一層重要的戰略目的,即防衛與軍事用途。未來,如果美國的“覈保護傘”不再爲日本提供軍事戰略保護,日本可以以已經掌握的核能高技術爲實力基礎或者外交籌碼,獲得與美國外交談判的戰略籌碼。

消除不掉的氚

據NHK報道,日本政府於4月13日上午在首相官邸舉行了一次部長級會議,討論如何處置處理過的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日本政府宣稱,將核廢水稀釋到標準之下再排放至大氣中或者海洋中是現實的,並最終作出將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決定。

日本政府計劃兩年後開始實施這一決定,但是並未發佈任何具體細節。

從僅有的消息來看,接下來兩年內,日本的工作大致分爲三個階段:首先是東京電力控股公司制定相關計劃並準備排放設備。《日本經濟新聞》稱,日本內閣會議要求東京電力以兩年後開始排放爲目標推進籌備工作。第二步則是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審查並向東京電力發放許可。如果通過覈查,第三步纔將是真正開始向海洋排放核廢水。

值得注意的是,有日本媒體稱,核廢水排海工作將持續30年。

對於日本將要排入大海的“處理水”,批評和擔心主要聚焦於一種叫氚的化學元素。氚(Tritium)是氫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約12年,常被用來製造核武器、醫用生物顯影劑和安全警示標誌等。

日本宣稱安全的核廢水,爲什麼還會殘存氚這樣的放射性物質呢?

相關信息顯示,用於冷卻反應爐的冷卻水和流進反應爐的地下水及雨水,都含有超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形成放射性污染水。而收集來的污染水就被儲存在覈電廠廠區。東京電力將污染水首先送到銫吸附裝置中出去銫和鍶,然後送入“ALPS多核除去設備”中,處理餘下的放射性物質。儘管63种放射性物質中的62種都能被去除,氚還是留了下來,無法去除。最終處理好的水被放置於大罐中保存,這就是將要排放入海的核廢水。

對於含氚廢水的安全性,日本政府稱氚的濃度將被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四十分之一和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標準的七分之一。

但是,多個國際環保團體對廢水含有的放射性物質提出了懷疑。一些觀點認爲,處理水中可能依舊存在的鍶90、碘129和鈷16將對海洋生物和人類的DNA造成破壞。

除了對核廢水處理設立高標準,日本政府還承諾將和東京電力在漁場和海水浴場等地加強對放射性物質濃度的檢測。爲了減少外界的懷疑,日本政府還稱海水樣本將交由農林水產業者和當地政府的相關人員負責採集,並由海洋環境專家會議進行評估。

儘管日本政府看上去做了很多,但是日本國內外的批評和質疑從未消減。這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聲明“將採取一切措施消除風評被害”,而東京電力公司也威脅稱要造謠者賠償損失。

鄰國反對,彼岸“盛讚”

日本的決定引發各國劇烈反應。

與一衆反對聲相比,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當地時間12日稱,感謝日本政府向海中排放核廢水的透明之舉,一時間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向來標榜重視環境問題的大洋彼岸的美國,卻無視日本的亞洲鄰國的聲音,對日本的舉動進行“雙標”支持。

如果從國際層面來審視日本政府的行爲,不免生出三個質疑:誰同意?誰諒解?誰覈查?沒有做到這些的日本難稱“透明”。

在國際上,日本的行爲已經遭致包括中韓俄在內鄰國的一致意見反彈。各國除了對廢水排海安全性的擔憂,還質疑日本未能獲得鄰國諒解、未能遵守國際法以及缺少獨立的國際監督。

龐中鵬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日本作出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決定,估計是日本自身作出的決定,當然背後肯定會取得美國的默認與同意。因爲這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利,基本上屬於內政範疇。但具體背後,是否曾與第三方溝通,或者獲得第三方的許可,目前無法得知。

國際原子能機構不僅於兩年前聲稱日本排海、排空兩種方式“技術上可行”,在日本廢水處理問題上更是用了“里程碑”一詞來稱讚。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還表示,該機構還準備“提供技術支持,以對該計劃的安全、透明實施進行監測和審查”。

對於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表態,龐中鵬分析稱,該組織與西方國家關係密切,日本人天野之彌曾經擔任過該機構的掌門人(已經去世),所以,該機構與日本的關係非常深厚。

記者 袁源 實習生 井立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