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惠敏 王宇露

近期不少白馬股接連閃崩,量化行業也被推上風口浪尖,甚至有市場傳聞稱“某頭部量化私募旗下產品遭遇強贖,爆倉後進而引發部分股票崩盤”。儘管該機構迅速闢謠,但外界對量化行業的“指責”依然沸沸揚揚。多位量化人士表示,白馬股閃崩與量化機構關係不大,量化投資是分散組合投資,持倉數量較多,不會集中持倉“大白馬”。

閃崩與量化私募關係不大

近一段時間,順豐控股、中國中免、康弘藥業宋城演藝正邦科技恆瑞醫藥等白馬股持續閃崩。與此同時,白馬股閃崩引發的餘波仍在延續。4月13日晚間,某頭部量化私募旗下產品遭遇強贖並爆倉的消息在市場上瘋傳。當天夜間,該量化私募在其官方微信公衆號上發了一則聲明,稱網傳“強贖”和“爆倉”等信息均屬謠言。

對於接二連三的白馬股閃崩,有量化私募合夥人解釋,量化投資的特點是交易量大,但存量小,與此次閃崩關係不大。“只有持有白馬股,纔會受到影響。而國內股票量化私募90%以上做的都是對標中證500指數的增強策略,這其中白馬股整體持倉市值相對比較小。”

在該合夥人看來,在前期市場火熱,單日市場成交額破萬億元時,包括公募量化基金在內的相關量化領域成交額或在1500億元左右。若加上專做套利例如人工‘T+0’和ETF套利等在內的500億至1000億元的交易量,廣義單日市場量化成交額合計約2000億元。“這一交易量談不上能較大程度影響市場。”他說。

一量化私募人士李明(化名)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大白馬閃崩跟量化投資並沒有太大關係。因爲量化的持倉都是很分散的,少的可能有五六百隻股票,一些做高頻交易的持倉可能在1000只或者1500只股票左右。對於量化投資機構來說,並不會去集中持倉白馬股。所以白馬股閃崩其實和量化投資關係不大。”該人士進一步表示:“白馬股閃崩,背後更多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爲公募或者一些主觀私募多頭去年對這些抱團股的預期太強,導致一些白馬股的估值處於較高位置。” 

另一量化人士表示:“這種情況肯定不是量化投資造成的,量化投資是分散組合投資。白馬股閃崩可能還是和流動性有關,不要動不動就甩鍋給量化投資。”

量化產品回撤贖回均正常

不過,受到白馬股閃崩等問題影響,近期量化私募產品也遭遇了一定贖回,但量化私募人士稱,產品回撤及贖回均在正常範圍內。

李明透露:“近期白馬股接連閃崩,其實對於量化私募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影響。近期一些傳統主觀股票多頭私募或一些公募股票產品,回撤幅度可能有10%。一些重倉白酒板塊的產品,回撤幅度或超20%。所以,在市場整體調整的背景下,量化投資有回撤也是正常的,但相比主觀多頭回撤仍然較小,在四五個百分點左右,總體還是正常的。至於贖回,沒有太大的壓力,只是最近市場調整導致客戶進場的情緒受到一些影響而已。”

“像頭部量化私募,若出現大額贖回,則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同類量化策略產品的階段性表現。近期我們產品的表現能感受到這種影響。”上述量化私募人士進一步表示,一般量化私募的持倉普遍超過800只個股,假設有產品在1至2個月內被贖回超過500億元,對於持倉中流動性較差的個股,將導致淨賣出額持續增加,會造成這類個股產生相對大盤比較大的負阿爾法效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