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本是件好事

  但家住在浦江鎮建新村5組13號的

  村民蔡先生卻高興不起來

  

  最近,蔡先生向小坊反映

  自家門口的河道滿是垃圾,又髒又臭

  好不容易等來了河道整治

  施工隊卻從他家門口繞開了……

  

  不僅如此,還築起了一個土壩

  這個新的土壩和東面原有的一個土壩

  將蔡先生家門口的河道

  圈成了一個死水潭

  讓本就污染嚴重的河水,變得更加髒臭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坊記來到現場後,看了一下週邊環境。發現蔡先生家的房屋較爲老舊,屋前是曬穀場和破損的圍牆,而支撐場地和圍牆的梁就在河道里。也就是說,河道一旦施工,圍牆極易坍塌,存在安全隱患。

  

  

  求助人 蔡先生:

  爲什麼繞開我們?就是這個房子容易坍塌,他們給我的回應就是沒辦法解決。我們只要一個承諾,保證安全就可以了,你怎麼做我都支持,但他不給我們承諾。

  爲此,坊記找到了建新村村委會,村委會書記表示蔡先生此前要求“村裏面出個承諾書,保證房子不受影響”,但他們沒法百分百打包票。

  建新村村委會書記 王育良:

  我們村裏面也沒有這個權利,因爲建設方不是村裏。肯定要經過鎮水務站,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都要過來看。村裏面只能起到一個橋樑的作用,把幾個部門召集起來,給他們寫這個協議。

  村委會表示,他們之前與蔡先生多次協商未果。因此只能先在蔡先生家西側10米河段設置堤壩,防止該戶房屋水土流失。然後在不影響該戶房屋的情況下,對西側河道先行施工,等協商一致後,再對其餘河段進行施工。

  

  採訪中坊記還了解到,這條河道多年來一直面臨着堵塞侵佔的問題,蔡先生房屋南側紅線外現有5米爲私設場地,其中2米是集體通道,3米是侵佔河道的場地和圍牆。

  搞了半天,蔡先生擔心的

  岌岌可危的圍牆和場地

  都屬於違法建築……

  而根據村裏的說法

  河道整治之所以繞開他們家

  主要是考慮到施工可能會影響

  他們一家人的安全

  

  建新村村委會書記 王育良

  該戶人家的房子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造的房子,結構、用材都比較差。然後原房屋的紅線外就是一條泥濘的小路,推開門就是河道,他也是爲了房屋地基的安全,還有家裏老人小孩的安全,做了地基的加固,砌了圍牆。

  也就是說,由於房屋臨河,蔡先生建立這道"防線",主要還是基於對家人的安全考慮。

  但不管什麼理由

  這終究還是違法建築

  那麼20多年過去了

  政府部門爲何遲遲不拆呢?

  對此,村委會書記解釋,2016年閔行區浦江鎮進行拆違工作時,他們就來這勘察過現場。“一是機械設備進不去;二是對圍牆場地拆除的話,會影響他的房屋地基;三是沒有針對動遷、房屋加固資金的政策支持。所以當時村委會會同幾個部門,對這戶人家採取了暫緩拆除的處理。”

  

  隨後,坊記來到了浦江鎮水務管理站。水務管理站表示他們將聯繫有關單位,制定相關的施工方案,儘可能減少對蔡先生家的影響;同時,也將對違法建築進行拆除,完成河道的整體整治。

  

  浦江鎮水務管理站副站長 潘元淼:

  在水務站、浦江鎮房調委、建新村村委的見證下,由我們的施工單位,給蔡先生提供一個協議書,儘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房屋的影響。

  在這過程中,我們會結合工程實施情況,對之前未拆除的圍牆和門頭進行拆除。然後佈置新欄杆和新的防汛通道,保證貫通。

  推薦閱讀:

  真難!上海阿婆爲過戶自己的房子,連丈夫女兒生前婚史都被扒!但是…

  上海奉賢的陸阿婆今年75歲

  老伴6年前不幸去世了

  由於兩套房子的房產證

  只有丈夫一個人的名字

  於是阿婆想把產權人變更成

  自己和兩個兒子

  

  可讓陸阿婆沒想到的是

  因爲丈夫和女兒的一段過去

  跑了整整三年都懸而未決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老人如何才能

  把自己和兒子的名字

  加到房產證上呢?

  想通過公證方式過戶

  卻發現障礙重重!

  據瞭解,陸阿婆和丈夫育有三個孩子,大女兒已患病去世,兩個兒子一個患有精神疾病,另一個患有肥胖症,身體也不好。

  考慮到自己和兩個兒子的未來,陸阿婆打算通過公證的方式,把兩套房屋的產權人變更爲自己和兩個兒子。

  

  但讓阿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辦理這個公證時,女兒去世前一段短暫的婚姻、以及老公60年前在貴州的那一段婚史,都被翻了出來……

  

  這兩件事

  使得產權人不僅沒法變更

  甚至還成了

  辦理公證手續中存在的障礙!

  

  老伴竟在貴州

  有過一段婚史!

  陸阿婆告訴記者,老伴早先在貴州有過一段婚史,這段婚姻屬家裏包辦,據稱對方是地主家的小姐,但楊先生並不願意,後來沒過多久就離了婚。

  隨後,楊先生遠赴新疆從軍,和陸阿婆認識後結爲了夫婦。

  但問題來了,儘管這段婚史非常短暫,但如果這段婚姻中有孩子,那麼這個孩子或將成爲房產的繼承人。阿婆若要把房產證變更爲她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就意味着侵佔了另外幾個可能存在的繼承人的權利。除非,她能夠證明這幾個繼承人或對方放棄繼承。

  

  爲此,上海奉賢公證處

  受理了陸阿婆的公證申請

  對上述問題展開調查

  ……

  公證員希望老人能夠提供相關資料,包括丈夫楊先生在貴州親戚的聯繫方式等以便調查,但老人表示,丈夫的親戚及女兒前夫的聯繫方式,自己都沒有。

  老人還補充道:丈夫在貴州的婚史很短暫,也向自己坦白過“在那段婚史期間並未育有孩子”。而自己的女兒在去世前,也有過一次婚姻,但也沒有孩子。

  由於上述兩件事老人都無法提供有效證據,公證的事就被擱置了下來,三年了都沒有進展。

  目前,陸阿婆上有102歲的老母親要照顧。下有兩個患有殘疾的兒子,處理公證的事宜已耗去了她不少精力。

  重啓調查後

  公證人員這麼處理

  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且家庭條件困難,奉賢區公證處的工作人員時隔三年後重新啓動了調查。今年4月初, 多位公證員和調查員開始分頭跟進覈查工作。

  經過前往公安部門、檔案館、楊先生生前單位等地進行的大量走訪調查,公證處人員最終查實,陸阿婆已故的女兒未曾有生育。

  辦理該案的公證人員認爲,根據材料可以判斷楊先生在貴州的這段短暫婚姻中確實沒有子女,但判斷歸判斷,楊先生是否有生育過孩子仍未有確鑿的證據,萬一他有子女,對方今後來上海主張自己的繼承權該怎麼辦?

  最終,上海奉賢區公證處決定,讓陸阿婆簽寫了一份承諾書:如果老伴楊先生在第一段婚姻中育有子女,且對方今後要來主張丈夫楊先生遺產的權利,那麼該他人繼承的份額,陸阿婆應予以返還。

  今年7月1日,公證員來到陸阿婆家,說明情況,請陸阿婆簽訂承諾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