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ME科技故事

或許每個人童年玩耍的回憶中都有一塊磁鐵吧,那時候的磁鐵通常是從喇叭裏拆出來的,是黑色的環形的,並且通常輪到小朋友手裏的時候甚至已經不是完整的了。

隨着技術的進步,這種黑色的大塊磁鐵已經比較少在生活中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表面泛着金屬光澤的小塊稀土磁鐵,應用最廣的是釹磁鐵。

它們不僅僅被塞進了最新的智能手機裏,也同時出現在了一些高檔的包裝盒磁吸結構裏,因爲它磁性足夠強,在小體積下也能夠實現很多功能。

當然,也有人想起了當初的童趣,小時候拿着一塊又黑又大磁性還不算強的磁鐵都能玩一整天,現在用稀土磁鐵豈不是鳥槍換炮?

早在2009年之前,市場上就已經有一些用釹磁鐵小球做成的玩具,這種玩具其實還蠻有創意的,它既有積木的特性又能相互吸引固定,不玩的時候也非常方便收納。

隨着網絡視頻的興起,就開始有人拍攝用這種磁鐵小球玩具配裝出創意形狀的視頻,一般會冠以“解壓視頻”或“強迫症福利”等等標題,相信大家都看過。

美國的一位年輕人克雷格·扎克通過這些視頻嗅到了商機,他和商業夥伴成立了新的公司,從中國進口磁鐵小球,將它們包裝成益智玩具產品,命名爲“巴克球”。

巴克球這個名字的來歷的確稱得上益智了,它來自於富勒烯的發現者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巴克球(Buckyballs)本來也是富勒烯的一個別稱,中文中也有類似的足球碳別稱。

很快巴克球開始熱銷,但很快問題也就開始出現。2010年1月,一個巴克球的經銷商的2歲兒子不慎吞下了兩顆巴克球,所幸最後沒有造成任何傷害,但這已是災難的前奏。

對於這種體積較小的玩具,對幼兒的潛在危險是顯而易見的。6個月-4歲的孩子很喜歡隨手抓起身邊的物品放進口中,容易發生誤食。

一般來說,誤食異物容易造成窒息或者消化道損傷,因此很多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都做了一些規避風險的設計,比如筆帽中間一般會留有孔隙,片狀薄荷糖也會在中間打孔。

嬰幼兒常接觸的玩具用品也都會設計得更圓潤,防止碰撞或者被吞食後損傷消化道。按理來說巴克球表面光滑圓潤,體積也只有黃豆大小,不至於對消化道造成損傷吧。

的確,單從外形上看巴克球是相對安全的,即便被誤食也能夠順利被排出體外,但問題就出在巴克球的強磁性。

如果孩子僅僅吞入了一枚巴克球,那麼便不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如果孩子一次吞入幾枚吸在一起的巴克球問題也不嚴重,因爲它們可以被視爲一個整體,前面提到經銷商兒子的案例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可是當孩子分多次吞入多枚巴克球,進入消化道後,原本分散的巴克球因爲強磁性互相吸引,距離大概在3.5-4.6釐米就能互相吸引,很容易出現隔着腸壁相吸的情況。

由於釹磁鐵吸力較大,一旦夾着腸管組織相吸,基本沒有自行分開的可能,可快速導致腸壁受壓缺血、壞死、穿孔,最終引發腹膜炎或腹腔膿腫,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發生這種情況,很可能要進行手術治療。如果磁鐵吞下的時間不長,位於胃部或小腸的上部,可以通過內窺鏡將其夾出,但如果落入了更遠的小腸或大腸,那就需要進行手術。

然而由於誤吞異物的磁場強度、數量和先後吞下的時間間隔不同,早期患兒可能並無明顯的症狀。加上家長及醫務人員對磁性異物的危害認識不足,很容易導致延誤治療。

因此當這種磁性益智玩具熱銷時,相關的傷害事件屢見不鮮,儘管這種玩具是給成年人設計的。由於巴克球在商業上的成功,這種玩具在商業雜誌上的曝光度越來越高,在2011年的聖誕節,成爲了熱門的禮物選擇之一。

熱銷過後便是災難,2012年的上半年,各種誤食巴克球的新聞報道層出不窮。華盛頓郵報刊登一篇關於10歲小女孩梅雷迪斯·德爾普雷特吞下2顆巴克球后住院的文章,當時她拿着巴克球模仿穿舌環的樣子。

隨後,早安美國和今日報道了3歲女孩佩頓·布什內爾的故事,她的父母因懷疑孩子得了流感而去到醫院,結果經過醫生的檢查後懷疑是吞食了異物。

第一次X光檢查發現小女孩體內有一串像是手鍊一樣的金屬異物,起初懷疑是檢查時帶入的物品,但第二次X光檢查仍然如此。

3歲的布什內爾吞下了37顆巴克球,這些巴克球是他父親購買的,平時主要放在公司的桌面上把玩,但也會帶回家裏,最終導致了女兒的意外。

幸好經過醫生謹慎的手術,37顆巴克球被全部取出,小女孩的消化道損傷也在兩週後痊癒。

可是這種意外並不是都像以上這樣有驚無險的,同樣是在2012年,22個月大的布萊隆·喬丹意外吞下了8顆磁鐵小球,最終被切除了大約12釐米的小腸,這導致他一生都需要通過胸管進食和通過結腸造瘻袋排泄。

當然,也有導致死亡的惡性事件,這些病例引起了很多醫生的關注,他們聯合起來敦促CPSC(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禁售這些磁鐵玩具。

實際上,在巴克球出現之前,就有因爲誤食磁鐵導致的死亡事件發生,2007年,兩名男孩因誤食玩具中意外脫落的強磁鐵,其中一名死亡。

從那時開始,就有人意識到強磁鐵可能是玩具中最危險的產品之一,但直到巴克球的風靡後,高頻發生的傷害事件纔算真正將危險擺上了檯面。

很快,巴克球在美國被禁售,但2009年至2013年間,美國國內估計有2900起因磁鐵小球造成的急診案例,它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但玩具本身其實並沒有錯,畢竟很多產品的包裝上也明確警告了危險。

當時,除了禁售外,行業內也對防止傷害事件發生的措施進行了討論。有醫生建議把磁鐵做成兒童無法吞下的大小,直徑大概爲3釐米多,比乒乓球小一點。

但如果那樣做的話,不考慮生產成本和實際功能上的問題,光是增加的磁力本身就足以造成另外的傷害,如此大小的磁鐵在吸附的瞬間,足以夾斷兒童的手指。

總之,當時最可行的處理辦法就是禁售此類含有鬆散的強磁鐵玩具。禁售後,由強磁鐵導致的傷害事件數量顯著下降,可到了2016年,由於法院的裁決CPSC(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又取消了禁令,傷害事件的數量因此再次飆升。

我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缺少監管,以及家長對此類玩具危險性認識的不足,加上益智的宣傳,巴克球或類似的產品依舊會被當作給孩子的玩具。

另外,我國稀土資源豐富,釹磁鐵產量大價格優勢明顯,這類玩具的價格也相當低廉,在常見的購物平臺上1000顆的套裝售價僅需百元出頭。

近年來,小兒誤食異物入院治療的案例中,吞食磁鐵的病例也佔了不小的比例,雖說錯並不在玩具本身,但只要危險存在,我們就有一份保護身邊孩子的責任,儘可能把它們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