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微信公衆號 海寧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NewVanguard系列第17號:KV1和KV2重型坦克(1939-45)-KV-1&2 Heavy Tanks 1939-1945。原作者Steven Zaloga和Jim Kinnear, 繪圖Peter Sarson。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A1:帶附加裝甲的KV-1坦克,坦克旅,1941年9月

1941年秋天這支坦克旅部分裝備了KV-1E型重型坦克,出於宣傳目的坦克炮塔側面用粉筆寫上了巨大的愛國主義標語。圖中這輛坦克炮塔上文字意爲“打倒法西斯毒蛇!”

A2:加炮塔頂部裝甲的KV-1 1941年型坦克,第1莫斯科摩托化步兵師第12坦克團,1941年8月

這輛被命名爲“殘忍”的坦克由PavelKhoroshilov中尉指揮。坦克由獲得過斯大林獎章的莫斯科藝術家們捐贈購買。在捐贈儀式上,坦克被塗上了彩色的標記並且展示蘇聯坦克向希特勒開火內容的大型卡通畫。坦克下面兩列文字分別是這些畫家(左列)和詩人(右列)們的名字。炮塔前方的白色字樣是描繪這一捐贈場景的詩歌,大意爲:

 

穿越炮火呼嘯前行,

我們的KV重型坦克,

她從腹地滾滾而來,

碾壓納粹的側翼。

 

當炮火在戰鬥中打響,

在斯大林的領導下,

你的無畏的坦克手,

永不疲倦,一往無前!

 

從1942年參加戰鬥到1943年/1944年的那個冬天,這輛坦克據信擊毀了12輛德國坦克、4輛自行火炮、7輛裝甲車、3門火炮、7門迫擊炮、4挺重機槍、10輛卡車、5輛摩托車、一輛參謀部門用巴士和一輛後勤部隊用巴士。這些戰果以一排排小的幾何形符號的方式記錄在炮塔上。

 


B1:KV-1 1941年型坦克,德國第1裝甲團,1941年/1942年冬

1941年/1942年的冬天,一些德國部隊將繳獲來的這些給他們深刻印象的紅軍坦克編入自己的序列。如圖所示,第1裝甲團對其進行了改裝,他們將德國中型坦克上的車長圓塔安裝到KV-1坦克的炮塔上以取代原來的艙口。坦克被重新塗上了裝甲灰色,之後則被刷成白色,同時繪在上面的鐵十字和戰術編號仍然保留了最初的一小塊裝甲灰色底面。

B2:KV-1 1942年型坦克,德國第22裝甲師第22裝甲團,1943年

1943年,德國第22裝甲師的幾輛經過改裝的KV-1型坦克投入使用。標準的76.2毫米口徑炮被德國的四號坦克上使用的那種75毫米口徑L/43型加農炮所取代。德國的坦克車長圓塔也被加到了炮塔之上。不過,與其他KV坦克明顯不同的是圓塔並未安裝在通常的炮塔頂部艙口位置上,實際上他們在炮塔頂端靠前的位置新開了個洞,然後安裝了這座車長圓塔。這些坦克採用標準的RAL 7028號暗黃色塗料進行塗裝,爲了避免友軍誤射,炮塔上帶有顯眼的鐵十字圖案。

 


C:KV-1 1942年型,芬蘭第1裝甲師第1坦克旅第3營,伊漢托拉,1944年8月

1941年至1944年的繼續戰爭期間,芬蘭陸軍繳獲和重新翻修了一些KV坦克。最值得注意的是坦克的擋泥板被重新制作了。坦克按芬蘭的標準深綠色方案進行塗裝,其中夾雜中灰色和深棕色的色塊。芬蘭的黑色卍字徽章帶有白色的“陰影”,另外戰術號碼是白色的。

 


D:KV-1 1941年型坦克,蘇聯重型坦克團,1942年

KV-1 1941型(鑄造炮塔)重約47噸。這種坦克採用混合構造,車體和部分炮塔部分由均質軋鋼裝甲板焊接而成,炮塔由鑄造的大型均質裝甲製成。炮塔裝甲厚度因位置而異:炮盾厚90毫米,正面厚82毫米,側面厚100毫米,後部爲97毫米,頂部爲30毫米。車體的前傾斜裝甲厚75毫米,車體前端下部厚70毫米,側面厚75毫米,車頂厚42毫米,車底厚32-40毫米。

 

規格表:

乘員:5人(車長、炮手、助理駕駛員、駕駛員/機械師以及無線電操作手)

戰鬥全重:47噸

功率重量比:13馬力/噸

車體長度:22英尺2英寸(約6.76米)

總長:22英尺8英寸(約6.91米)

寬:10英尺11英寸(約3.33米)

高:9英尺7英寸(約2.92米)

發動機:V2-K型4衝程V號柴油發動機500馬力/180轉速38.8升

傳動裝置:乾式多片主離合器,滑動齒輪變速箱,多片式離合器制動轉向機構,5個前進擋,1個倒擋。

燃料儲量:600升

最大速度(公路):21英里/時(約34公里/時)

最大速度(越野):10英里/時(約16公里/時)

最大行駛距離:155英里(約250公里)

油耗:2.4升/公里

涉水深度:5.2英尺(約1.6米)

武裝:42倍徑的76.2毫米口徑ZIS-5型線膛炮和3挺7.62毫米口徑DT型機槍。

主炮彈藥:BR-350A型穿甲彈、OF-350型高爆/破甲彈和Sh-350A型榴散彈。

炮口初速度:2150英尺(約655米)/秒(BR-350A型穿甲彈)

最大有效射程:1.5英里(約2400米)

主炮載彈量:135發

主炮傾仰角:-4度到24度

裝甲:車體基本厚度75毫米、車鼻75+26毫米、傾斜坡75+31毫米、車底40毫米、車尾32毫米、炮塔正面和側面95到100毫米鑄造裝甲、炮塔後部30毫米。

 

數字說明:

1:IO-R型電臺收發器

2:帶分散式頂端的天線

3:駕駛員油門踏板

4:駕駛員左操作杆

5:帶玻璃保護罩的駕駛員觀察孔

6:寒冷天氣下啓動發動機所用的壓縮空氣罐

7:駕駛員離合器

8:裝甲炮盾

9:炮手操縱的炮塔橫動轉向齒輪

10:炮塔頂部通風口

11:PT-4-7型炮手潛望鏡

12:主炮升降轉輪

13:炮塔頂部艙門

14: ZIS-5型76毫米口徑主炮的後膛

15:炮彈箱/防護套

16:7.62毫米口徑DT防空機槍

17:76.2毫米口徑主炮炮彈備彈槽

18:炮塔潛望鏡觀察孔的裝甲護殼

19:7.62毫米口徑機槍子彈備彈槽

20:後部的7.62毫米口徑DT機槍

21:機槍防護罩

22:機槍手座位

23:炮塔座圈保護裝甲條

24:發動機空氣過濾器

25:發動機檢查口

26:右排氣管艙

27:V-2K型柴油發動機

28:發動機散熱器

29:散熱器散熱罩

30:傳動裝置檢查口

31:傳動裝置剎車系統

32:乾式多片離合器

33:傳動鏈輪

34:ZIP工具箱

35:底艙彈藥儲存箱

36:炮塔電子管線

37:炮塔的防護地毯

38:炮手的發射踏板(本圖看不到)

39:懸臂減震器

40:左側的135升油箱

41:車體前部的7.62毫米口徑DT機槍

42:駕駛員離合器和傳動裝置之間的機械連接

43:駕駛員座位

44:負重輪

45:滾動輪

46:錳鉻鋼履帶鏈

 


E:KV-1S型坦克,第5獨立扎波羅什(Zaporozhe)近衛重型坦克團,斯大林格勒,1942年12月

1942年秋天,第5近衛重型坦克團得到了21輛新的KV-1S型坦克,這些坦克是用“北海航線理事總局”(GUSMP)捐贈的2000萬盧布購買的。這些坦克都以蘇聯極地探險家的名字命名,它們的贈送人是時任GUSMP領導人的伊萬·D·帕潘寧,他在1937年到1938年領導建設了第一座漂流北極站CP-1號。之後由近衛部隊中士k·丹尼洛夫(之後爲斯米爾諾夫中尉)任車長的編號555號的坦克以帕潘寧的名字命名(如圖所示)。

1942年12月,該團參加了斯大林格勒戰役,並在斯大林格勒西北的卡扎奇庫爾幹(Kazachiy Kurgan)附近投入戰鬥以支援頓河前線的第65軍。當時,坦克都被塗上了粗糙的灰漿以遮蓋住坦克正常的深綠色表面,但巨大綠色底面上的原始編號得到保留。戰術編號“555”同時還畫在了炮塔背面(如圖所示)。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這輛坦克被認爲摧毀了兩輛德國坦克和15門火炮。

在1943年11月的戰鬥中,相信該團擊毀了40輛德國坦克(包括5輛虎式坦克)、53門自行火炮、142輛其他裝甲車、138門反坦克炮、235支機槍和124座碉堡。這輛特殊的坦克在1944年5月得到重修,並被編入到在南部參加雅什尼-基什尼奧夫(Yassni-Kishniev)戰役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之後這輛坦克被編入第2白俄羅斯方面軍並在戰爭臨近結束前重新繪製了前視圖中可見的數字編號。兩顆代表蘇聯英雄勳章的紅星連同另一種字體的伊萬·D·帕潘寧的名字被再次繪製在炮塔上。炮塔上繪製的獎章包括了1944年2月23日授予該團的紅旗獎章(圖中左側)以及三級蘇沃洛夫獎章,它們的下方則是標準的近衛部隊徽章。

 


F: KV-8S 1943年型坦克,噴火坦克團,1944年夏

噴火坦克被編入不同的獨立部隊以支援對德國地堡的進攻行動。這輛坦克採用這一時期的標準標記塗裝,也就是三位數的白色戰術編號,而在炮塔前側面則是表示捐贈信息的一串白色文字,意爲“前線貿易儲備部”,這是對捐錢購買坦克的組織的表彰。

 


G:KV-1S坦克,重型坦克團,柏林戰役,1945年4月

1945年在對柏林發動進攻時,KV-1型坦克基本上已經被IS-2型斯大林重型坦克所取代,但仍有部分該型坦克在服役。這輛特殊的坦克以通常的方式進行了整體的深綠色塗裝,同時繪上了兩位數的白色戰術編號。白色的炮塔識別帶是爲了防止英美的戰鬥轟炸機誤炸,因爲此時西線盟軍也已經接近柏林了。在某些情況下,坦克的頂部還會有精心繪製的巨大白色十字標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