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對普通人的信息不加區分地收集,未來在歐盟將被明令禁止。歐盟委員會將於4月21日正式發佈一項針對AI的法律監管框架。這份長達81頁的立法草案指出,歐盟將禁止使用人工智能系統建立社會徵信體系,同時將徹底禁止一些對個人隱私構成“高風險”的人工智能應用。這意味着未來不符合准入標準的AI系統,可能無法進入歐盟。

如果該法案獲得投票通過,歐盟將有望成爲全球首個對人工智能立法的地區,這會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類似的人工智能監管法規的出臺起到示範作用。

目前這份草案尚未正式推出,不過根據已經泄漏的文件來看,企業無論是在歐盟內部或者外部開發AI系統,只要違反了歐盟即將出臺的法律,可能被處以2000萬歐元或公司全球收入4%的罰款,這與此前的反壟斷法規定的處罰標準類似。

此外,企業如果要部署被視爲對個人隱私構成“高風險”的AI系統,那麼不僅需要受到審查,而且系統的創建者必須證明是通過可追溯的方式並在人工監督下對無偏數據集進行訓練。

歐盟委員會在推出該法案前仍需對其進行投票。近年來,歐盟立法者不斷試圖在支持創新和確保AI技術不侵犯歐盟5億人口隱私兩方面尋求適當的平衡。如果該法案被採納,那麼歐洲也將成爲首個以法律形式規範AI數據採集使用的地區。

全球最大的隱私保護組織IAPP協會副主席Omer Tene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項立法代表了歐盟在新技術和創新方面的新嘗試,當人們對數據的使用邊界不清晰時,那麼請用法律來監管。”

一位數字經濟領域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新的階段,但監管滯後,下一步的發展會進入到規範、有序的階段,倡導發展和監管協同,更加明確主體責任。”

上述人士認爲,從監管的角度來說,將從政策法規層面更加強調對個人數據的保護,給出更具體詳盡的規定,比如允許做什麼和不允許做什麼,並通過監管沙盒等新一代的技術,讓更多中小型的創新企業享受合規的創新服務,而不是提升創新的門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