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極客公園

去年冬天,蘋果的 Apple Silicon 讓我們見識到了 ARM 芯片的無限潛力,相比起 x86 平臺,ARM 顯然已成爲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最起碼是未來的趨勢沒跑了。蘋果有着強大的軟硬件整合能力,在轉向 ARM 這條快車道上走得很順利,但相比之下,紮根太深的 PC 實在是難以脫身,前有英特爾後有高通,多次與微軟聯手都沒見成效。但 PC 邁向 ARM 並非就完全沒有希望,只是可能需要一些‘新鮮血液’來推動。

英偉達帶來了全新的‘核武器’

前幾天,在英偉達一年一度技術大會(GTC)上,黃仁勳像以往一樣身着黑色皮衣出現在自家廚房,不過,這次他並沒有帶來全新顯卡,而是發佈了一款基於 ARM 架構的處理器,官方依舊採用歷史人物來命名,這顆處理器被稱爲 GraceCPU(美國計算機編程先驅 Grace Hopper 的名字),它是專爲大規模 AI 和 HPC 設計的產品,通俗點說就是服務器級別的處理器,儘管聽起來和普通消費者有一些距離,但它的意義卻非同一般。

在服務器領域,Intel 長期處於壟斷地位,旗下的 Xeon 處理器佔據了 90% 以上的市場份額,AMD 雖然也有涉獵,但主打的霄龍系列還遠遠沒有達到‘翻身’標準。而英偉達敢於讓 Grace 入局,並非是擁有了比 Intel 更強的能力,也不是去爭奪服務器領域的地盤,而是瞄準了一些新的應用場景。近年來,英偉達在雲計算、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甚至是車載平臺上持續發力,奠定了紮實的基礎,Grace 的出現正是爲這些場景所準備的。

前面我們說過,GraceCPU 基於 ARM 架構所打造,這也是它足以‘叫板’的資本。黃仁勳在發佈會上說:‘Grace 充分彰顯出了 ARM 的強大’。在官方描述中,英偉達稱基於 ARM 的 GraceCPU 擁有極大的靈活性,在與自家 GPU 緊密結合時,性能要比基於 NVIDA DGX 的平臺(x86 平臺)快上 10 倍。

也許熟悉數碼產品的朋友會說,這並不是英偉達第一次推出 ARM 處理器,沒什麼好驚訝的,畢竟早在七八年前,它的 Tegra 芯片就出現在了平板和手機上,也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如今也就活躍在 Switch 上罷了。但在我看來,英偉達這兩次推出 ARM 芯片的目的完全不同,此前它面臨的競爭對手來自移動領域,目的是爲了搶佔移動市場,而如今,移動市場的紅利已經大幅減弱,大廠普遍轉向了生態建設,所以這一次的 Grace 選擇了和 Apple Silicon 一樣的道路 —— 革 x86 平臺的命!

去年,蘋果發佈 M1 芯片的 MacBook Air/Pro 後,很多廠商對 ARM PC 都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但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終端廠商,似乎已經對 Wintel 聯盟所打造的 PC 生態失去了信心,所以除了 GraceCPU 之外,英偉達這次在 GTC 上還宣佈了一項關於 ARM PC 的消息 —— 英偉達在 PC 領域,要與頭部 SoC 供應商聯發科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支持 Chromium、Linux 和 NVIDIA SDK 的參考平臺。

簡單說來,英偉達計劃聯手聯發科和谷歌,另起爐竈打造一個基於 Chrome OS 系統的 PC 生態。可能有很多消費者對 Chrome OS 並不熟悉,但在海外市場,特別是教育細分領域,Chrome OS 及其相關的 Chromebook 終端已經取得了成功的市場地位。這種定位入門、耗電極低,全時在線的產品已有近十年的歷史,它可以看作是當今時代的‘上網本’,或者說是‘雲電腦’,不僅能滿足辦公學習使用,並且價格只有傳統筆記本的一半不到,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應用生態上還兼容 Android app,有着巨大的前景。

很顯然,ARM 架構所帶來的低功耗高效能特性,正是 Chromebook 以後的發展方向。過去幾年,聯想、惠普、宏碁都推出了搭載聯發科 ARM 處理器的 Chromebook 筆記本,雖然數量衆多,也提高了 Chromebook 的普及率,但比較遺憾的是,至今爲止都沒有一款定位更高的旗艦級產品出現。好在值得期待的是,ARM 公司近兩年也在高性能產品上有所動作。

去年 ARM 發佈了基於 ARMv8.2 指令集 Cortex-X1 架構,性能達到了全新高度,似乎已經有點向 ARM PC 等高性能設備傾斜的意味了,到了今年 3 月底時,全新 ARMv9 指令集的發佈則更具意義,它的算力更強,還有着不俗的機器學習能力和安全性,並且以後的 ARM 芯片,將不再只侷限於移動市場,還將發力 PC、HPC 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等新市場。也就是說,我們在未來很有可能見到性能更出色,定位更高的 Chromebook 或者其他 PC 設備。

而英偉達能在這其中起到什麼作用,我們不妨大膽展開想象。其實選擇與聯發科合作已經很明顯了,二者將共同研發應用於消費 PC 領域的高性能 ARM 芯片,英偉達負責提供強大的圖形算法支持。英偉達在 GTC 上也表示,希望將自家的 RTX GPU 技術帶入到 ARM PC 平臺,從而擴展 ARM PC 在遊戲、內容創作方面的使用場景,藉此來推動整個 ARM 生態的發展。

ARM 是未來的趨勢

作爲消費者,我很希望早日體驗到優秀的 ARM PC 產品,英偉達和聯發科選擇的這條路似乎有着很強的可行性,甚至有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感覺,不過想獨立於 Windows PC 生態另起竈爐並非易事,一定要花很長的時間和精力來推進。

所以在這同時,也希望微軟 Windows 能更積極的參與進來,做出一些更大的變革,如果 UWP 生態始終無法建立,那就像蘋果一樣努力想辦法,讓 Win32 應用也能相對流暢的運行在 ARM 平臺之上,畢竟 ARM 纔是未來的趨勢。

在向 ARM 轉型的進程中,蘋果是腳步最堅定的,也是走得最順利的,因爲它背靠着強大且統一的軟硬件體系,這就是一條最安全的‘捷徑’。但是在蘋果之外,英特爾、高通、谷歌、微軟面臨的困境都要更加複雜。此時,英偉達在 GTC 上的兩個動作:GraceCPU 和 ARM PC,頗有種風向標意味,爲整個行業邁向 ARM 陣營再次明確了方向。

蘋果之外的陣營,或許要開放合作,才能共建未來的 ARM 生態,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