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前,“央視新聞”微博號發佈了一則信息:自今年開年以來,全國日均發生2700起電信網絡詐騙案,日均損失達1.4億元。

萬萬沒想到,“一個億”的小目標,騙子一天就輕鬆實現了。

有網友評論到,“真的不要以爲自己永遠不會被騙”。

確實,每一次我們確信自己絕不會被騙的時候,往往就是我們最容易被騙的時候。

01

在不久前公安部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曾表示,受多種因素影響,當前貸款類詐騙、兼職刷單類詐騙、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和“殺豬盤”類詐騙仍然高發多發。

這其中,與金融相關的就有兩類,貸款類詐騙首當其衝,“殺豬盤”類詐騙緊隨其後。

“公安部刑偵局”公衆號曾發佈十大高發詐騙類型,披露了一例“貸款類”詐騙的典型案例。

上海某男子在瀏覽網頁時看到一款網絡貸款APP,聲稱“無抵押、無擔保、超低息,只需要註冊,貸款立馬到賬”。正巧該男子近期手頭資金困難,遂下載註冊了該款APP並申請貸款15萬元。

隨後他打開自己銀行賬戶時發現所貸錢款未到賬,但貸款APP上卻顯示他已欠款15萬元。他與客服聯繫詢問這一情況時,客服告知他後臺顯示錢款已到賬,讓陳先生在規定時間內還清貸款,然後掛斷了電話。

警方提示,詐騙分子會先讓受害者在虛假貸款網站或APP上填寫個人信息,再以信息填報錯誤、貸款額度被鎖定等理由,誘騙繳納保證金或者解凍金,任何聲稱“無抵押、低利率”的網貸平臺都有極大風險

應該看到,在公安機關和相關部門的重拳打擊下,該類非法網貸平臺的生存空間被大幅擠壓。但近期,這種“貸款類”詐騙再次升級,體現在已被數次“點名”的“校園貸”上。

“蘇州網警巡查執法”最新通報了一個案例,騙子自稱是某互聯網金融平臺客服,告訴受害者其註冊了校園貸,需要進行註銷,否則會影響徵信。

聽到徵信會受到影響,大部分人就很難冷靜思考了,騙子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大量騙取資金。

警方提醒,網貸賬戶註銷和個人徵信無直接關係,只要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所以一旦接到自稱網貸平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一定提高警惕,不管以前自己有沒有過“網貸”,都不要輕易向陌生賬戶轉賬匯款

02

在號稱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理財詐騙中,“殺豬盤”類詐騙是最臭名昭著的詐騙方式之一,因爲它不僅騙“財”,還騙“色”,有網友稱其危害最大。

一般來說,這種特殊的金融詐騙行爲是披着“愛情”的外衣,向都市年輕男女伸出罪惡之手,以投資爲名誆騙受害者從事網絡博彩。

實施詐騙的“俊男美女”將目標人當作“幼豬仔”,把培養感情稱爲“養豬”,一旦感情培養積累到位,就對“豬”痛殺下手,攜款消失。

十大高發詐騙類型中也有“殺豬盤”的典型案例。2020年7月,上海市市民詹先生報案稱,他接到一陌生女子來電,一來二去,詹先生對該女子產生了好感。沒過多久,該女子稱自己投資港股賺了很多錢,誘導詹先生一起加入。

詹先生下載軟件並投入少量資金,沒想到很快就有了1000多元的收益,併成功取現。嚐到甜頭後,詹先生追加投入了5萬元,令他沒想到的是,客服突然告知他購買的港股跌了,被強行平倉,導致詹先生賬戶內的錢款一分也沒剩下。聽到這個消息,詹先生趕緊登錄平臺查詢,卻發現平臺登錄不上,客服也聯繫不上了,詹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經調查,這起案件的背後是一個“殺豬盤”犯罪團伙,所謂的證券投資平臺便是他們用來實施詐騙的工具。犯罪團伙主要利用“時間差”來達到行騙的目的,詹先生在投資平臺所查看到的股票數據,與港股的實時數據之間有10分鐘的延遲。該詐騙團伙在這個時間差上大做文章,在掌握實時港股股價的基礎上,直接操控被害人的收益與虧損。

此外,除了這種冒充俊男靚女成功人士的,還有冒充銀行人員、冒充公檢法、冒充企業客服人員、冒充親友等等。

警方提示,詐騙分子往往先博取受害者信任和好感,再推薦所謂“穩賺不賠、低成本高回報”的網絡投資平臺。當受害者越投越多時,就會把其拉黑,讓受害者傾家蕩產甚至揹負鉅債。

03

除殺豬盤以外,“中國警方在線”微博號還曾總結了幾類涉及金融類詐騙的常見手法,包括:

1

金融交易詐騙:犯罪分子以證券公司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短信等方式散佈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搭建的虛假交易平臺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資金。

2

辦理信用卡詐騙:在媒體刊登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廣告,取得聯繫後,以繳納手續費、中介費等事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3

賬戶有資金異常變動:竊取受害者網銀登錄賬戶密碼,製造銀行卡上有資金流出假象,然後假冒客服要求受害者提供自己手機收到的驗證碼來詐騙。

那麼,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規避呢?

公安部發言人給出四條清晰的提示,即: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

今年,銀保監會發布的首期風險提示也提醒廣發消費者,一定要對不明短信、不明網站鏈接和頁面、不明手機App提高警惕:一看短信是否真實,二看網站鏈接和頁面是否爲官方渠道,三看對方索要信息是否爲個人重要敏感信息,防範被詐騙風險。

04

本月月初,國家領導人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高發態勢” 。

事實上,針對金融類電信詐騙高發態勢,公安部門和相關部門近幾年已做出諸多努力,多次對該領域重拳“出擊”。

從整個社會層面看,公安部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2020年,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2.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1萬名,封堵涉詐域名網址160萬個,勸阻870萬名羣衆免於被騙,累計挽回損失1876億元。

從行業內部看,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責任人已明確表態,目前P2P在營機構實現清零,下一步將壓實平臺責任,打擊逃廢債。其中,特別提到要着力健全網貸風險監管的長效機制。一方面對存量的退出機構加強監測,同時防止新出現P2P類似的機構。另一方面推動相關立法,從制度建設方面不斷健全監管長效機制。

此前,銀保監會風險處置局也針對車險、意健險、農險、保證保險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欺詐線索篩查、串並、移送,進一步健全制度機制和信息服務保障,深入推進大數據反保險欺詐工作。

當然,面對如此高發的金融詐騙形勢,行業內外目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有了國家高層的重視、各部門之間的快速聯動、技術的不斷更迭升級以及廣大消費者風險防範意識的提升,相信未來金融反詐騙形勢會越來越好,金融消費環境也會越來越健康。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