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併購王”融創再出手?藍光發展稱系項目合作

4月22日,“川系房企”藍光發展(600466.SH)早盤一度衝高,截至發稿報4.24元,漲幅4.43%。市場異動背後,今日有消息稱,融創中國(01918.HK)目前在洽談一家城投公司、一家50強房企的收併購,後者系藍光發展。

對此藍光方面回應稱,近期有關公司股權合作的描述嚴重誇大,不實。公司股權合作主要是項目層面合作,也是行業普遍現象。作爲上市公司,藍光發展會按照監管要求及時公告需披露的相關信息,具體信息還需等進一步公告。

“藍光跟很多公司接觸過,融創這邊尚未最終確定,八字還沒一撇呢。”一位知情人士稱。

融創近期已發起一樁百億級收購案。4月16日,融創宣佈與彰泰集團訂立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接手彰泰所屬目標公司100%權益,交易對價約99.1億元。交易完成後,融創在廣西的資產包將迅速擴容。

擅長借收併購撬動規模的融創,會否成爲藍光發展的“白衣騎士”?目前還有待觀察。可以確定的是,當下的藍光急需突破業績下滑、債務高壓的局面。

2020年,藍光實現營業收入429.57億元,同比增長9.6%,但多個盈利指標均出現下滑,其中淨利潤僅36.76億元,同比下降11.6%;實現歸母淨利潤33.02億元,同比下降4.53%;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9.97億元,同比下降10.7%。

而在過去的2017~2019年,藍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5.53億元、308.21億元、391.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2%、25.53%、27.17%;同期利潤總額分別爲17.73億元、33.77億元、55.90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20.79%、90.49%、65.53%。

作爲起家四川的“黑馬房企”,藍光曾有過飛速發展的高光時刻。2015年到2019年,藍光銷售額從182.72億增長至1015.37億元,複合增長率53.5%。2019年,藍光旗下藍光嘉寶赴港上市,並確立“上海+成都”雙總部發展格局。

想走出四川、佈局全國的藍光,銷售格局悄然發生變化。2020年,該集團實現銷售金額1035.36億元,其中華東區域銷售額最高,達到298.43億元;位於其後的分別爲華中區域、成都區域,大本營成都銷售額同比下降18.67%。

大跨步擴張規模,不僅使藍光的銷售權益比降到70%以下,也使其面臨較爲緊張的債務局面。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藍光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爲73.03%,淨負債率88.57%,現金短債比爲1.06,踩中一條“紅線”。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藍光有息負債合計789.89億元,其中短期債務338.15億元,長期債務451.74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263.37億元。

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目前藍光債券存量規模120.64億元,共17只,其中私募債13.30億元,佔比11.02%。“18藍光06”、 “18藍光07”、“19藍光MTN001”、“20藍光CP001”、“16藍光MTN003”、“16藍光01”將於今年4月至9月陸續到期。

爲迴流現金,今年2月25日,藍光發展宣佈,公司下屬子公司藍光和駿擬轉讓其持有的藍光嘉寶服務(02606.HK)64.6203%的股份,受讓方爲頭部物企碧桂園服務(06098.HK),交易對價估值高達48.47億元人民幣。

4月20日,藍光方面表示,已將其持有的藍光嘉寶服務股份,過戶至受讓方碧桂園物業香港名下,相關股份交割手續已辦理完畢。交易完成後,藍光嘉寶服務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選擇現階段轉讓藍光嘉寶服務,是公司對物業板塊長期估值的判斷,也是真正爲股東兌現價值。”藍光管理層於2020年投資者業績交流會上稱,預期交易產生的利潤,將佔藍光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50%以上。

針對集團財務問題,藍光管理層表示,要儘量做長期融資來替代一年到期的債務。從安全角度講,把持續優化“現金短債比”這項指標擺在首位。同時,適當考慮降低項目的權益佔比、釋放現金的方式,擴大土儲的機會。

截至2020年末,藍光總土地儲備568.95萬平方米。2021年,藍光計劃土地投資總額不超過350億元,較其上年400億的土地計劃投資額有所縮水,同時房地產項目計劃開工面積12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50萬平方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