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面對親人、朋友的離世時,難免會陷入沉重的痛苦之中。爲了紀念那些逝去的人,人們大多希望葬禮能夠充滿儀式感,這也就催生了各式各樣的殯葬形式,比如樹葬、海葬、太空葬。現在,有一些人甚至想到了一種永遠讓逝去之人陪在自己身邊的爭議性做法,他們將目光投向了號稱“一顆永流傳”的鑽石……

撰文丨周郅璨

編輯丨楊心舟

鑽石葬是一種新興的殯葬方式,它是指將逝者火化後的骨灰通過實驗室合成的方式,轉化成爲一種人工鑽石,也稱爲骨灰鑽石(Ashes Diamond)。鑽石中的基本成分是碳,而碳也是組成人體的基本元素之一,火化後的骨灰中依舊含有2%的碳。於是,一些公司看準這一商機,將骨灰中的碳提取出來,利用高科技合成了獨一無二的骨灰鑽石,真正實現了讓人“永垂不朽”的目的。甚至已有公司打出了非常誇張的廣告:

“與其拿着奶奶的傳家寶戒指求婚,不如和奶奶一起求婚,讓愛情得到親情的祝福!”。

打造”生命之鑽“?

鑽石是天然礦物中硬度最高的一種寶石,由金剛石切割打磨而成。簡單來說,天然的鑽石是在地球深處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具有立方結構的、碳元素單質晶體。上世紀五十年代,隨着天然鑽石價格的攀升,人們誕生了人工合成這種美麗晶體的想法。

1953年,人工合成鑽石首次在瑞士ASEA公司試製成功,隨後1954年美國通用公司也宣佈成功合成出了鑽石。1971年,美國GE公司首次在實驗室的高溫高壓條件下合成出了寶石級別的晶體,經過多年的改進和發展,現在的高溫高壓(HTHP)鑽石合成技術已經十分成熟。2015年,俄羅斯NDT公司已經可以生產出大顆粒寶石級合成鑽石。

HTHP鑽石合成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人爲構建的高溫高壓環境中,將石墨進行相轉變,得到穩定的金剛石結構的鑽石。一般來說,這種工藝要求10GPa、3000℃以上的壓力和溫度,即使添加了一些催化劑,反應所需的條件也較爲苛刻。

而另一種合成鑽石的技術是化學氣相沉積法(CVD),以一顆母鑽爲基底,在相對於HTHP技術中更低的溫度(800℃)下,通入甲烷和氫氣的等離子體,使碳原子不斷沉積到基底上,得到更大的、與天然鑽石成分和結構一致的合成鑽石。雖然隨着技術的進步,人造鑽石的品質越來越高,但是其設備和技術成本極高,產量低、造價甚至超過了天然鑽石,所以目前市面上仍然難以見到。

然而一些公司依舊抓住了商機,他們巧妙地規避了這些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將人造鑽石技術用到了定製服務中,顧客可以任意選擇鑽石的顏色、大小等,得到一顆爲自己私人定製的鑽石。後來,隨着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甚至有公司研究出了原料來源也可以定製的鑽石合成技術,這也就催生了骨灰鑽石的發展。

骨灰鑽石的想法最早是由美國芝加哥一家名爲“Life Gem”紀念品公司提出,2004年,公司的三位創始人申請了一項專利,稱他們發明了一種技術,能夠把屍體焚化後的骨灰變成鑽石。之後,該公司的負責人格雷格·希羅(Gregory R。 Herro)經過漫長的試驗,終於在2006年7月,他們與一位逝者的家屬溝通後,首次用其骨灰製成了一枚鑽石。正如公司的名稱一樣,他們認爲這是一顆“生命之鑽”,其中飽含着對已逝去的至親至愛的情感。

在此之後,骨灰鑽石的技術經歷了三次迭代,碳元素的提取工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化。這使得對骨灰量的要求逐漸放寬,即使是寵物的骨灰量也可以製成較小的鑽石。鑽石的顏色也逐漸可控,能夠通過不同的壓強、溫度和摻雜工藝等得到至少5種以上的顏色。

目前大部分經營骨灰鑽石業務的公司,所用的技術仍是HTHP技術。具體來說,首先是提取骨灰中的碳元素:將骨灰置於高溫、惰性氛圍中,去除骨灰中殘留的其他元素(如碳酸鹽、磷酸鹽、硼等),得到石墨形式存在的碳元素,並研磨成細小的粉末。

如果需要製作較大的鑽石,那麼僅靠骨灰中提取的石墨往往是不夠的,還需要摻入實驗室用的純淨石墨。之後,在石墨粉末中放入一顆很小的天然鑽石作爲種子,並送入高溫高壓實驗室中。後續的工藝即與HTHP技術一致,機器中會模擬天然鑽石的生長條件,種鑽周圍是高溫金屬液體,金屬液體上層是骨灰中提取的石墨,石墨中的碳原子在這一環境下會在種鑽表面轉變成新的鑽石晶體。

在生長過程中添加其他的元素進入或進行輻照,還可以讓鑽石顯示出不同的顏色,比如添加了氮的黃色鑽石,添加了硼的藍色鑽石,以及通過不同輻照程度得到的紅色、綠色和黑色。和天然鑽石一樣,實驗室合成的鑽石外層同樣也會有一層包裹物,所以也需要通過切割打磨才能達到美國寶石研究院(GIA)的4C標準。在完成了以上的層層操作之後,一顆私人訂製的“生命之石”就被成功打造了出來。

爭議不斷

目前已經有多個公司開啓了鑽石葬的業務,包括業界元老——來自美國的Life Gem公司,2004年創立的瑞士殯葬公司Algordanza,來自英國的Heart-in-Diamond公司,以及目前規模較大的後起之秀Eterneva公司。這些公司擁有相對先進的技術,他們可以定製鑽石的尺寸、形狀甚至是顏色。此外,隨着對殯葬儀式感的需求增長,人們對新興殯葬方式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而能夠完成鑽石葬的公司還相對較少,這就使得這些公司擁有了較大的客戶羣體。

事實上,定製一顆骨灰鑽石並不便宜,甚至可以說是價格不菲。在這些公司提供的服務中,最低的價格摺合下來也超過了2萬元,如果需要鑽石的體積更大,或者是純度更高,那麼價格會進一步攀升,甚至超過80萬元。但即使是如此高昂的價格,也擋不住這一殯葬形式的火熱發展。就拿2017年才創立的Eterneva公司來說,短短一年內,公司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00萬美元。截止去年年底,這家公司已經獲得了四輪共計480萬美元的融資,並被列入福布斯TOP30消費科技新貴榜單中。

Eterneva公司的創始人阿黛爾·阿徹(Adelle Archer)認爲,在製作骨灰鑽石的過程中,客戶收穫的不只是一枚“有生命”的鑽石,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從悲傷中走出來。人工合成鑽石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然而正是這一段漫長的等待,成爲了一個很好的治癒心靈的過程。

阿黛爾的團隊在實驗室中配置了視頻設備,記錄“骨灰到鑽石”的每一步,鑽石一點一點成形,人們破碎的心也會逐漸復原。通常這個過程會持續6到8個月,阿黛爾發現,與開始相比,客戶在等待8個月之後就不再那麼悲傷了。他們親自參與了這個項目,在情感上完成了自我癒合,最後,除了拿到一顆鑽石以外,他們也擁有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

當然,目前爲止,這仍然是比較小衆的一種殯葬方式,也仍然處於爭議的漩渦中。支持的人們認爲,鑽石葬可以把逝去的人留在自己身邊。作爲一個小小的飾品,它不僅飽含思念,同時,相比於古板的骨灰盒、墓碑等,它更方便攜帶,看上去也更正常。這是對至親至愛一種最好的紀念。

而反對者則認爲骨灰鑽石的價格過高,並且真正來自骨灰的成分並不多。根據一些公司真實公佈的數據,最終的鑽石通常只有10%的碳來自於骨灰,而另外的部分都是由實驗室的化學原料碳補充的,這是由於骨灰中能提取的碳量有限,而且加入純淨碳可以簡化過程,並確保污染率較低。然而,正是這一操作,使得很多人認爲骨灰鑽石單純只是一個噱頭,也並不值得這麼昂貴的價格。

你能接受“骨灰鑽石”這種紀念方式嗎?又或者聽過其他更誇張的紀念方式?不妨在留言中告訴我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