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英語國家分會和金融分會共同舉辦的“碳達峯、碳中和、碳交易”專題講座在曼徹斯特中國中心(上海)舉行。活動以“中國的’雙碳‘目標有何機遇及挑戰”作爲主題,產、學、研各界嘉賓分別進行演講和案例分享。

現場,壹行研總經理厲俊先生圍繞碳排放的來源、減少碳排放的多種技術手段、二氧化碳的技術轉化、中國二氧化碳的捕捉與轉化產業鏈以及我國碳達峯、碳中和路徑進行深入探討。

廣東省碳中和科技研發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北京市政府產業研究中心專家錢鍵先生長期深耕林業碳匯領域,參與完成近800萬噸國際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他與大家分享了碳排放權交易案例,並展望了中國碳交易市場發展前景。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英分會副會長、祕書長顧煒威先生則就碳中和的哲學思考進行了相關分享。顧煒威先生引用英國作家、成功學鼻祖塞繆爾·斯邁爾斯的經典話語稱,“每件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件東西都應在自己的位置上(A place for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in its place)”。碳與其他物質一樣,在宇宙間有一個特定的、合理的位置,本來碳以化石形式沉睡於地下,人類活動把它挪到大氣中,產生了地球溫度升高等副作用。現在人類又想方設法把它再挪回地下,挪回地下的過程就是“中和”的過程。

除了專家分享,講座還通過圓桌討論形式,就雙碳和期貨市場的結合、碳捕捉技術的應用以及碳排放權在碳交易所的註冊認證等問題展開具體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