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崩了 跌破50000美元關口 馬斯克力捧的狗狗幣跌26% 華爾街大行發出警告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實習記者:路雅

2013年,兩位創始人正是爲了諷刺比特幣圈的投機氛圍,將狗狗幣創造出來,並配以誇張戲謔的Doge狗頭表情包。而如今這枚幣卻成爲投機者們炒得最歡的幣種,變成了投機狂熱的代名詞。

2021年4月1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稱“SpaceX將把一枚狗狗幣送到月球上”。還沒等大家搞清馬斯克是不是在開愚人節玩笑,狗狗幣已在隨後的一小時內應聲大漲,漲幅高達27%。

4月16日,馬斯克再次發佈了一張“狗狗對月狂吠”的圖片後,狗狗幣的日內漲幅一度超過了200%。之後在短短四五天內繼續飆漲五倍。截至4月25日北京時間下午4點半,雖然狗狗幣價格走勢已呈現下滑態勢,但相比於2020年的低點0.001158,依然翻了超過230番。

意外走紅

狗狗幣誕生於2013年,其主要創始人是澳大利亞企業家傑克遜·帕爾默(Jackson Palmer)和軟件工程師比利·馬庫斯(Billy Markus)。在幣圈,狗狗幣原本是衆多“山寨幣”之一。“所謂的山寨幣,很多就是把比特幣的源代碼一改,然後在交易所上個市,就成爲一種新的虛擬貨幣了。”比特幣礦工陳小暢告訴本刊。

只不過,與其它虛擬貨幣的主創團隊不同的是,狗狗幣的兩位創始人創造狗狗幣的本意,只是想嘲弄一下虛擬貨幣圈的投機行爲。帕爾默本人當時的推特發文稱,“它的存在並不是很嚴肅”。

創始初期的狗狗幣並沒有在市場上受到追捧,價格幾乎沒有超過一美分,更多是作爲一種“小費”出現在數字加密貨幣領域。陳小暢告訴本刊,他2017年開始挖礦的時候,其所在的礦池都是挖一個比特幣,就免費送幾萬個狗狗幣。“據我所知,一直到今年年初,還有不少礦池幾千個幾千個地送。除了2018年隨着比特幣漲了一波,幣圈很少有人真的把它當回事。就今年,自從馬斯克發了幾條推特,底下大戶趁機一帶,它就突然暴漲起來了,確實有點出乎意料。”

事實上,類似於狗狗幣這樣的“空氣幣”或“山寨幣”並不在少數。狗狗幣能夠脫穎而出,獲得散戶的青睞,與它的產生背景密不可分。

在狗狗幣誕生的2013年,當時美國的互聯網世界正在流行“柴犬梗”(Doge Meme)——Doge原本是一個名叫Homestar Runner的網上動畫系列中對狗的稱呼,最後與一隻外型蠢萌、眼神犀利的柴犬掛鉤,並被配以各種搞笑的內心獨白,在Reddit等主流網絡社區以表情包形式走紅。

帕爾默和馬庫斯直接在其創造的數字幣上借用了Doge的名字,使得這一新幣種成爲Doge表情包潮流的一部分,引起了Reddit使用者的興趣,狗狗幣從而獲得了大量關注度。如帕爾默當時在推特上所說,“幾乎所有使用Reddit的人都有狗狗幣”。加之,在創立狗狗幣的初期,帕爾默和馬庫斯希望用其創造一些慈善的力量,會在狗狗幣的線上社區發起一些類似於“爲牙買加雪橇隊籌錢”“爲肯尼亞農村建水井”的活動,這些慈善活動也增加了其在幣圈外的曝光率。

正是因爲狗狗幣更“出圈”,更爲數字加密貨幣圈外的投資者所熟悉,加之其創始時間比較早,甚至早於虛擬貨幣領域的另一主流幣以太坊,導致狗狗幣在一衆空氣幣中獲得更高的大衆認知度,也更容易讓人產生FOMO(Fear of missing out,可譯爲“錯失恐懼”)心理。

根據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智庫研究員、Manta Network 聯合創始人紀滄海對本刊的分析,大戶成功帶動散戶、把幣炒起來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利用大衆的FOMO效應。簡單來說,比特幣持續上漲,市場變得瘋狂的背景之下,很多人會害怕錯過良機,也想參與進來。

“在這種並不理性的心態下, 很多人沒有看到,市場從技術層面上講已經沒有點可以增值了,他們只在乎比特幣漲了十倍,我沒有趕上,那我也要買個類似的有可能漲十倍的東西,並不會去考慮它是否真的擁有能夠漲十倍的價值。”

而每當這個時候,辨識度高、且在大戶多年的拉動下已經具備一定社區共識的狗狗幣,便成了那些因錯過比特幣大漲而捶胸頓足的投資者們的最佳選擇。大量持幣者也就有了炒作狗狗幣的機會。

正如陳小暢所說,“雖然我們並不認爲狗狗幣本身有什麼技術含量或者實際價值,但是至少大家都知道它,甚至圈外完全不懂幣的人都聽說過它。僅憑這一點,就足以帶動散戶了。後來類似的什麼小狗幣、福源幣,或者讓人記不住名字的一些幣,雖然性質一樣,但根本沒人知道,就很難炒起來。”

第二個比特幣?

由於狗狗幣熱度持續升高,不少人甚至開始猜測,它會不會成爲“第二個比特幣”。

從狗狗幣過去的走勢來看,它的確與比特幣有着強關聯性。它過去的4次大幅漲跌,都跟比特幣的行情緊密相關。

其第一次上漲始於2017年,也就是比特幣市場熱度高漲的一年,在比特幣於1至5月持續上漲的過程中,狗狗幣價格也開始暴漲,並於5月21日達到0.0042美元的峯值,但隨後又很快跟隨比特幣下跌,兩週內下跌幅度達75%。第二次是在2018年1月7日,緊跟着比特幣上一年突破19783美元的勢頭,狗狗幣也突破了0.02美元。同年4月,在整個幣圈市場跌至低點之前,比特幣曾有過一波市場反彈,同時期,狗狗幣的價格也經歷了大跌後的短暫回調,從0.0020美元上升至0.0041美元。

狗狗幣唯一一次與比特幣走勢無關的上漲產生於2019年9月,當時以太坊進行了一個與狗狗幣建立區塊鏈橋的測試。這一系統測試激發了虛擬貨幣社區對狗狗幣的支持,使得其價格在兩天內上漲了173%。

但即便是跟比特幣漲跌緊密相關,這四次漲跌中,狗狗幣的價值跟大多數主流數字貨幣仍然不可同日而語。不光如此,無論從發行理念,還是後期的產業支持,狗狗幣跟如今廣受認可的多數主流貨幣都不具備可比性。

從技術上,紀滄海認爲,狗狗幣所蘊藏的價值甚至不如一些在協議或技術上真正做了創新研發的幣種。“至少那些幣種具有一定創新性,很有可能真的爲未來產生的新的金融體系作出實質性的貢獻,譬如能夠打通不同的數據鏈。”而狗狗幣的設計卻毫無創新可言,其底層技術完全來自於對比特幣源代碼的模仿與複製,在協議的構建上也沒有加入任何創新的成分。“在這個領域,只有創新纔是有價值的。”

並且,從創立之初,它就是以“一個玩笑”的面貌出現的。理論上,它的發行是無限量的,而一旦貨幣可以無限量發行,它就並不真正具備貨幣屬性,這與其他數字貨幣的基礎理念南轅北轍。另一方面,除了創始團隊一開始派發的1287億枚幣,實際上並沒有新的狗狗幣繼續產生,因爲再也沒有人對狗狗幣的網絡體系進行技術更新和維護。

這就意味着,狗狗幣已經成了徹徹底底的“空氣幣”,空有數字貨幣概念,實際不過是輾轉於各個投機人之手的投機工具。

而包括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在內的其他主流數字貨幣產業,基本已形成了龐大且較爲成熟的產業鏈,擁有礦機生產商、礦工羣體、礦池、供電場地。這保證了這些數字貨幣擁有龐大而穩固的系統維護能力,它們雖然一直在經歷價格波動,但法定貨幣所代表的金融體系,實際已經很難從技術上真的讓它們崩盤歸零。而狗狗幣並不具備這一基礎。

狂歡之後

即便如此,由於狗狗幣價格持續暴漲,不少持幣者開始期盼其成爲一種具有大範圍流通價值的交易貨幣。近日來,海外熱門請願網站 Change.org 上出現了一封“請亞馬遜接受狗狗幣作爲支付方式”的請願書,截至北京時間4月25日下午1點半,已有187614人簽署了這份請願書。

然而,這場聲勢浩大的請願活動,極有可能以失敗告終。儘管從今年三月起,已陸續有數碼產品銷售平臺“新蛋網”(Newegg)、度假公司Kessler Collection、加拿大互聯網服務提供商easyDNS等公司宣佈接受狗狗幣爲支付方式,NBA達拉斯獨行俠隊也允許球迷們用狗狗幣購買門票與周邊,但這並不能說明狗狗幣將作爲被普遍認可的貨幣,具備廣泛流通價值。

紀滄海認爲,狗狗幣的應用場景十分有限,因爲大部分商家不可能拿狗狗幣這種漲跌幅度如此誇張的幣種作爲單位標準來計價。“就拿買房來舉例,你用狗狗幣來買房,最後幣一跌,相當於房價跌了90%,怎麼可能? 那麼整個市場都會出現混亂。”

至於商家打出的接受狗狗幣支付的旗號,很有可能是爲自己“蹭熱度”,同時以這種方式去拉一波潛在客戶,因爲畢竟有很多知名人士大量持有狗狗幣。然而,一旦狗狗幣下跌幅度過大,它們大概率會關閉這樣的交易渠道——最鮮明的例子就是,2018年各種虛擬貨幣價格跳水,許多曾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紛紛關停了這種交易方式。

“至於馬斯克爲何要吹捧狗狗幣,我倒不認爲他是爲了炒作之後趁機牟利。如果我來揣度他的動機,我想更有可能是,一方面他確實不喜歡被監管,從而對去中心化的加密文化有所青睞,並將其以一種戲謔的方式來表達——畢竟狗狗幣上的圖案也是美國表情包文化的一個代表;另一方面,他可能抱着玩玩的心態,想把這件事當成一種社會實驗,看自己支持狗狗幣能否造成一種FOMO效應,倘若真能引起巨大反應,那還是能從中獲得不少成就感的。” 紀滄海如此推測。

事實證明,正是以馬斯克“封神狗狗幣”的推特爲契機,不少蠢蠢欲動的持幣者便開始抱着賺錢的心態炒起了狗狗幣,並帶動大量相信“幣圈神話”、因目睹比特幣大漲而陷入FOMO心態的散戶,進行了一場狂歡。

對於狗狗幣的未來,紀滄海和劉睿均表示難以預判,認爲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某種共同的散戶心理。“當不理性的人多了,成了普遍現象,不理性也有可能真的變成了‘理性’。”

其實,如果對狗狗幣的狂熱真的逐漸成爲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共識,很難斷言它會不會今後真的擁有某種大衆心理層面的最低價值,一旦跌到某個低點,就總會有人接盤。否則,徹底崩盤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讓時間回到2013年,當時的兩位創始人,正是爲了諷刺比特幣圈的投機氛圍,將狗狗幣創造出來,並配以誇張戲謔的Doge狗頭表情包。而如今這枚幣卻成爲投機者們炒得最歡的幣種,變成了投機狂熱的代名詞。

(文中所提陳小暢、劉睿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