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如何讓科技創業公司超快速成長,龐氏騙局?誰是韭菜們

原標題:現在,一羣年輕創始人殺入VC圈

作者 I 周佳麗 李彤煒 

現在,一羣年輕新銳的創始人殺入VC圈——他們創而優則投。

剛剛,唐彬森又新募了一支基金。

投資界獲悉,日前,廈門挑戰者鈺出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這是挑戰者資本旗下新基金,背後老闆唐彬森再次浮出水面。

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39歲唐彬森堪稱創投圈最隱祕的男人。他在短短4年時間裏,創造出了被VC瘋搶、估值400億元的黑馬品牌——元氣森林,又通過挑戰者資本蔓延自己的勢力版圖,悄悄築起一個消費帝國。坐擁創業者、投資人、LP等多重身份,這位80後掌門人成爲創投圈崛起速度最快的新貴之一。

現在,一羣年輕新銳的創始人殺入VC圈——他們創而優則投,紛紛聯手創辦新基金。上個月,KK集團創始人吳悅寧聯合UC優視原聯合創始人梁捷、璀璨資本吳曉豐創立了主投大消費的不二資本,更早之前還有深鑑科技創始人姚頌發起SEE Fund。靠着創業實現財富自由後,他們紛紛開始做起了投資人,和更多的創業者同行。

39歲唐彬森,悄悄募了10億

4個月出手8次

唐彬森的基金又募資了。

4月25日,廈門挑戰者鈺出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執行事務合夥人爲北京挑戰者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含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等。根據天眼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廈門挑戰者水木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挑戰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爲90%和10%。背後的最終受益人正是元氣森林掌門人——唐彬森。

唐彬森,可以說是這兩年創投圈崛起速度最快的新貴之一。堪稱“爆款收割機”,這位80後年輕人身上最顯著的標籤莫過於元氣森林創始人。這是近年來罕見的現象級成長案例,遭到了VC/PE一陣瘋搶——僅4年間,這款現象級的瓶裝飲料實現了估值從0到400億的飆升。

打造一個龐大的消費帝國,唐彬森還有另一個殺手鐧——挑戰者資本。這是一家成立於7年前的VC。2014年,做過多年天使投資的唐彬森創辦了更加機構化的挑戰者資本,天眼查信息顯示,這家VC管理着3支人民幣基金,累計資金規模爲50億元,出手了超過150個項目。

主投消費,唐彬森的投資是速度與數額齊飛。多年來,挑戰者資本成功投出了包括拉麪說、熊貓精釀、盤子女人坊、食族人等熱門品牌。到了今年,挑戰者資本開始密集出手,4個月時間已經完成8筆重要投資,有3筆數額過億。其中,挑戰者資本在3月投資的盤子女人坊正謀劃着IPO,唐彬森和挑戰者資本或將坐擁一家上市公司

挑戰者資本如何投資?唐彬森曾說:“苦了10年,我發現,發大財首先要學會選”。選對最有未來的行業成爲他最看重的事情,而在他眼裏,互聯網和消費品是最好的未來。他認爲,“中國和美國大衆的生活差距不是來自高科技,而是消費品”,技術紅利理念也進一步讓他確信,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關於唐彬森的投人哲學,可以概括爲“Poor+Smart+Desire”,出身貧窮、非常聰明,對財富有深度渴望的人。唐彬森在一次分享中曾說,“早年,我曾和自己團隊講,窮人孩子早當家,就給你們十萬塊錢拼去,十萬塊錢才能爆發這個團隊的創造力。”

挑戰者資本合夥人周華也曾描述了類似觀點:“在挑戰者眼中,高管成功率並不比草根創業高。因爲高管的思維方式與創業者完全不同,退路很多,不成功還能回去上班,而草根創業者往往沒有退路。”

屢屢拿下當紅消費品牌,挑戰者資本漸漸引來大量同行人士的目光。有賽道內的其他投資人感嘆:“他們跟別人的打法都不太一樣”,同在上海的一位VC投資人這樣向投資界介紹:挑戰者資本特別注重跟企業聯動,投後非常非常重,而且下手穩準狠。創業在左,投資在右,還做着LP,多面唐彬森已經成爲創投圈最受關注的男人。

不到5天,

兩支Founders’ Fund橫空出世

今年以來,不少創業者開始成立基金做起VC。

3月初,原深鑑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發起設立了新基金無限基金——SEE Fund。該基金瞄準了半導體、泛電子信息科技和工業互聯網三個細分賽道的早期項目,每期基金將精細化投資10-15個左右Pre-A輪前的優質項目,目標是在五年內構築起百家企業的生態。

作爲新基金的發起人,姚頌來頭不小。出生於1992年,姚頌在2011年保送至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校期間,他學術成績名列前茅,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清華大牛。2015年,姚頌順利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毅然放棄了讀博機會,與其本科導師汪玉和當時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在讀的韓松一起創立了深鑑科技,並擔任CEO職位。

這是一家專注深度學習處理器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芯片科技公司,自創立以來就一直活躍在VC/PE的視野中,成立短短兩年引來包括高榕資本、金沙江創投、清華控股、華創資本等多家創投機構的融資。2018年7月,公司正式對外宣佈被FPGA巨頭賽靈思收購,收購價格達到3億美元。

時隔兩年多,姚頌轉身攜手清華同盟——賀靜創立了這支專注硬科技投資的新基金,主要面向清華大學及其他頂尖高校教師與校友創辦的早期前沿科技企業進行投資。今年2月末,SEE Fund曾出手投資了清華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的高科技創業公司“與光科技”。而在回饋機制上,該基金更是規定了將“每期基金中管理團隊收益的30%回饋清華”。

清華系基因顯著,SEE Fund迅速完成了2億元的首期基金募集,身後集結了一支豪華LP陣營,囊括了國內最頂級的投資機構和具有產業背景的清華系機構和產業機構,諸如紅杉中國、高瓴、經緯中國、CPE、真格基金、峯瑞資本等,後者則包括螞蟻集團、中關村科學城科創基金、字節跳動、清華控股、清華電子院偉新基金等。

SEE Fund官宣4天后,又一家Founders’ Fund橫空出世——KK集團創始人吳悅寧與UC優視原聯合創始人梁捷、璀璨資本創始合夥人吳曉豐,三人合夥創立了新雙幣基金——不二資本。

在創立不二資本之前,這三位合夥人交集就已頗深。2015年,連續創業者吳悅寧創辦了KK館。2019年5月起,KK館面向家居生活和時尚彩妝兩個領域,先後推出 “KKV” 和“THE COLORIST調色師”兩個新品牌,“KK館”也由此升級爲“KK集團”。

成立5年,KK集團儼然已成爲新零售領域現象級爆紅企業。其中,在2019年10月完成D輪融資時,KK集團的估值就已經超過10億美元。而吳曉豐所執掌的璀璨資本、正是其中助力之一,曾自2017年A輪起一路加持到C輪融資。

KK集團的身後也浮現了梁捷的身影。作爲UC優視原聯合創始人和CTO,梁捷曾和俞永福、何小鵬並稱“UC三駕馬車”。2018年,梁捷創立黑藻資本,連續兩輪投資KK集團。鮮少人知的是,梁捷還曾以LP身份出資包括五源資本、GGV紀源資本、順爲資本等多支基金。

如今,三人成團,以產業結合投資的模式,相輔相成。據悉,新基金主要關注大消費領域,以梁捷爲主,其他兩位創始合夥人可以在產業鏈生態、消費品投資經驗等方面提供助力。成立不久,不二資本就已出手包括潮玩生態品牌ToyCity、新銳咖啡品牌隅田川、新型奶製品品牌蘭雀、室內萌寵主題樂園Mr.Zoo小小動物元等項目。

創而優則投

財富自由後,他們殺入VC圈

眼下,創而優則投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這並非是一個新的羣體。最爲知名的莫過於沈南鵬,當時陪伴攜程赴美成功上市後便轉身參與了創辦紅杉中國;還有中國半導體投資標誌性人物陳大同,也是在成功創辦兩家上市公司後投身VC圈,如今執掌着元禾璞華;而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夥人鄧鋒,也是在早年將一手創辦的NetScreen送上納斯達克後進入了創投圈。

這幾年,出身創業者的投資人勢頭兇猛。2016年,連續創業者陳峯聯合出身蘭馨亞洲的何愚、張沛元創立黑蟻資本,主攻新消費投資。在轉型投資人之前,陳峯已經是一位消費品領域的連續創業老將,曾創立了視光品牌木九十、運動品牌 POGO、時尚品牌MS等多個新興消費品牌。

多年來,在衆多爆款品牌的背後都能看到黑蟻資本的身影,這家隱祕VC成功投出了泡泡瑪特、喜茶、元氣森林、江小白、王飽飽、KK集團等爆款品牌,堪稱近兩年創投圈的黑馬基金。

今年1月,退出黑蟻資本管理層的陳峯,獨立出來創辦了又一支消費新基金——日初資本(Dayone Capital)。投資界瞭解到,日初資本採取全週期的投資策略,以“產業結合投資”的模式重新定義消費投資。誕生之初,日初資本便吸引6億美元的首期美元基金募資額,由多個全球知名主權基金、家族辦公室,以及互聯網平臺公司的共同投資。

在風雲變幻的投資界,Founders’ Fund正成爲創投圈一股新支流。相較於傳統VC,Founders’ Fund具備企業家基因,他們不僅可以提供資金支持,還在產業經驗與渠道等資源上具備獨特優勢。越來越多跡象也顯現——尤其是在一些爆款消費品牌上,傳統VC開始搶不過Founders’ Fund,創業公司更傾向與優秀的創始人基金協同。

隨着移動互聯網新貴們的崛起,這支神祕力量築造了中國創投行業寶貴的良性循環:親歷創業沉浮成功集聚財富後,他們創而優則投,變身投資人走在創與投的第一線,面向更多創業者而傾囊相助。

下一個投身VC圈的明星創業者又會是誰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