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深圳、重慶等多個城市小學招生人數下降,“引才”格局或生變

導讀:從區域層面來看,一些重點城市在近幾年的引才大戰中成爲贏家,常住人口和出生人口均呈現增長趨勢,在這種背景下的小學招生人數下降更值得思考和警惕,因爲這一定程度說明了城市總人口在增長的同時,某些特定羣體在流出。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作   者丨王帆 

圖/圖蟲

近日,深圳發佈2020年統計公報,其中的數據顯示,小學招生人數已經連續第二年下降,引起熱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了4個一線城市及15個新一線城市的小學招生數指標,有8個城市披露了2020年小學招生人數情況,其中包括廣州、深圳、重慶、鄭州、佛山在內,2020年小學招生人數均爲負增長,這當中不乏近幾年常住人口快速增長的城市。

從全國的情況來看,2020年小學招生人數對比2019年也出現了60多萬人的降幅。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普通小學招生1808.1萬人,在校生10725.4萬人,畢業生1640.3萬人;2019年,普通小學招生1869.0萬人,在校生10561.2萬人,畢業生1647.9萬人。

按照兒童一般6歲入讀小學來計,2020年入學的小學生主要追溯到2014年的出生人口,但2014年對比2013年全國出生人口仍在增加,2015年下降,隨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推行,2016年又有明顯增長,並達到峯值,隨後3年呈逐年下降趨勢。這也意味着,在2022年之後,全國小學招生數或將出現不可避免的持續下降。

從區域層面來看,一些重點城市在近幾年的引才大戰中成爲贏家,常住人口和出生人口均呈現增長趨勢,在這種背景下的小學招生人數下降更值得思考和警惕,因爲這一定程度說明了城市總人口在增長的同時,某些特定羣體在流出。

而這背後,是因爲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響,還是警示了長期趨勢?

8個重點城市2020年小學招生數情況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公報

重慶小學招生數、在校生數均下降

爲何小學生人數可以作爲衡量區域人口變化情況的一個指標?

這一方面是因爲,全國小學入學率接近100%,小學生數量較少受到統計誤差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小學生的背後是正值青壯年的家長,他們是支持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小學招生人數既對應着6年或7年前的本地出生人口數量,同時也可能反映適齡就學兒童的遷入、遷出情況。

當然,小學生人數的變化相比於常住人口的變化會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比如當年出生人口減少,要到6年後纔會帶來小學生入學人數的減少;但在出生人數影響之外,小學生人數也能夠“實時”反映某個特定年齡羣體人口的變化趨勢。

在公佈了數據的8個城市裏,北京2020年小學招生人數增長最快,達到了10.4%,這基本可以用6年前的出生人口的增長來解釋。

根據北京統計公報公佈的數據計算,2013年和2014年,北京出生人口分別爲18.89萬人和20.98萬人;相對應的,2019年和2020年,小學招生人數分別爲18.3萬人和20.2萬人,與6年前出生人口數量的增減情況較爲匹配。

但一些小學招生人數下降的城市,卻並未對應着6年前出生人口數量的下降。

譬如,重慶2013年和2014年出生人口分別爲30.80萬人和31.92萬人,即2014年出生人口在增加,但相對應的,2019年和2020年,小學招生人數分別爲34.04萬人和32.34萬人,呈現下降趨勢。

並且,在上述統計的15個城市中(有4個城市數據暫缺),重慶是2020年唯一一個在校小學生人數減少的城市,這一下降趨勢從2018年開始,持續了3年。

一個值得注意的背景是,作爲常住人口數量超過3000萬人的城市,重慶的人口長期處於淨流出狀態,這或許可以很大程度解釋爲何在出生人口增加的情況下,相對應的小學招生人數卻在減少。

另兩個新一線城市鄭州和佛山,則是近幾年的人口淨流入城市,6年前的出生人口也呈現小幅增長,卻在2020年小學招生人數均出現下降。

2014年,鄭州出生人口爲9.6萬,對比2013年增長了5.8%,但2020年,鄭州的小學招生人數爲18萬人,對比2019年下降了0.5%。

佛山僅公佈了戶籍出生人口情況,2013年和2014年分別爲44373人和45523人,呈現小幅增加;而2019年和2020年,佛山小學招生人數分別爲11.75萬人和10.86萬人,出現下降。

深圳連續兩年小學招生人數下降

如果說鄭州、佛山小學招生人數下降的原因還有待繼續觀察2021年的數據來綜合判斷,那麼近日被熱議的深圳,則已經表現出了某種趨勢性的特徵。

2019年,深圳招生人數爲20.40萬人,比上一年減少1.1%;2020年招生人數爲19.07萬人,跌幅進一步擴大至6.5%。

從2015年到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了266萬,體現出了強大的人口吸引力,但爲何小學招生人數卻連續兩年下降?

深圳並未公佈2015年以前的常住人口出生情況,但根據統計年鑑數據,2012年到2014年,深圳戶籍出生人數分別爲61390人、59526人和67594人,2013年出生人口數量一度減少,但2014年又迅速反彈。

有分析人士認爲,深圳小學招生人數的連續兩年下降,與6年前的出生人口數量變化關係並不大,主要是適齡學童及其家長在向外流出,尤其是2020年的疫情加劇了這一現象。

另一個“搶人”贏家一線城市廣州,2019年和2020年的小學招生人數分別爲21.09萬人和19.84萬人,出現了近年來的首次下降。

廣州也未披露常住人口的出生情況,同樣以戶籍出生人口作爲參照,2013年和2014年分別爲11.58萬人和11.39萬人。即廣州2020年小學招生人數的減少,或許一定程度受到了6年前出生人口數量減少的影響,但同樣需要警惕是否有適齡學童流出的因素。

當然,即便是適齡學童及其家長流出,並不意味着常住人口數量必然下降。比如,大城市吸引大量大學畢業生,幾年後,因爲戶籍、房價等因素的限制,當初的大學畢業生遷往落戶政策、房價更友好的城市定居並讓子女接受教育,但大城市因爲不斷吸引新的大學生流入,將可能導致常住人口增加和小學招生人數下降並存的現象。

這似乎能形成城市人口的“置換型增長”,但長遠來看,城市如果無法給市民提供安居樂業的預期,最終其吸引力也終將下降。

除重慶之外,廣州和深圳的在校小學生數量最多,均超過了100萬人,高於常住人口數量更多的北京和上海,這很大程度成爲城市人口紅利的一個重要體現,因爲小學生背後是較爲年輕的家長羣體,而且小學生將來也將可能成長爲本地的經濟建設力量。

因此,以廣州、深圳等爲代表的人口淨流入城市,小學生招生人數下降更加值得警惕。城市在致力於“引才”的同時,也應該注重“留人”,綜合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一線及新一線城市2020年小學生在校生人數情況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公報,其中西安、蘇州、大連、無錫有數據暫缺失,未納入表格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