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炸鍋!鄭爽1.6億片酬背後的公司突遭ST,7萬股民踩雷!2年鉅虧30億元,曾被實名舉報財務造假!股價已暴跌87%

這兩天,藝人鄭爽被曝涉嫌1.6億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引爆輿論。

繼上海稅務、北京廣電出手調查該事件後,4月29日上午,鄭爽微博事務部稱:稅務部門已經在覈實我的合約、個人稅務、一切有關經濟合同。我願意接受並配合一切調查。

隨後,北京市廣電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已啓動調查程序,約談涉事企業主要負責人。

國家廣電總局今日也表示,已責成北京市廣電局對電視劇《倩女幽魂》製作機構涉嫌違反制作成本配置比例有關規定啓動調查,堅決支持依法查處“陰陽合同”、“天價片酬” 等問題。

資本市場上,北京文化(000802.SZ)率先受到影響,早盤大幅低開,逾7%,後拉昇翻紅,截至今日收盤,北京文化收跌5.47元/股,總市值39.16億元。

此外,最近接連有明星關聯公司註銷。人們不禁要問:娛樂圈怎麼了?

01

北京文化突遭ST,2年鉅虧30億元

北京文化4月29日晚間公告稱,因蘇亞金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20年度內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蘇亞審內 [2021]22 號),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 13.3 條第 (四)項的規定,公司股票自2021年4月30日開市起停牌一天,自2021年5月6日復牌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處理。

屆時,公司股票簡稱將由“北京文化”變更爲“ST 北文”,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爲 5%。

同日,北京文化還公佈了2020年度業績報告和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公司2020年淨虧損約7.67億元,2019年同期虧損爲23.06億元。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淨虧損約2689萬元,2020年同期爲虧損約1924萬元。

北京文化還發布了《關於部分董事無法保證2020年年度報告和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真實、準確、完整的說明公告》:

中,公司董事張雲龍無法保證2020年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虛假記載。詳細原因是:“1、2020年1月,北京文化原全資子公司世紀夥伴原法人、董事長婁曉曦涉嫌挪用資金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020年12月,北京文化被北京證監局立案稽查,此兩項立案到目前仍未結案,無法判斷該兩個案件的最終結果對公司2020年度報告的影響;2、全資子公司東方山水規劃審批存在重大政策風險,項目開發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無法判斷其對公司2020 年度報告的影響”。

公司獨立董事王豔無法保證公司2020年報及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虛假記載,詳細原因是:“減值事項未經董事會認真討論研究並形成決議,內控自我評價,未經董事會認真討論並形成決議,對重要事項其經濟活動實質是否真實準確完整未在年度報表中體現出來。

02

給鄭爽1.6億元片酬的爲北京文化前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文化這家公司與近期印發高度關注的鄭爽事件,還有着密切的關係。

近日,與鄭爽共同代孕了兩個孩子、正在和鄭爽打官司的張恆,爲“自證清白”,在微博上爆料鄭爽偷稅漏稅。

張恆提供的和鄭爽、鄭爽之父鄭成華、鄭爽之母劉豔的聊天記錄顯示,鄭爽拍攝的《倩女幽魂》(現已改名爲《只問今生戀滄溟》)合同中,包含了4800萬片酬的“陽合同”,以及對某公司增資的1.12億元“陰合同”。此外,爲少繳稅,劉豔還親授“避稅”方法。

如果爆料爲真,那就相當於鄭爽憑一部《倩女幽魂》就拿了1.6億元的片酬,等同於一個月薪1萬的人1333年的工資總和。如果以鄭爽進組77天拍攝期計算,日薪則高達208萬元。

《倩女幽魂》由北京世紀夥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世紀夥伴曾爲北京文化的全資子公司。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2016年,北京文化花費13.5億購入世紀夥伴。收購時,北京文化與世紀夥伴簽訂對賭協議,世紀夥伴承諾從2014年至2017年期間,淨利潤不低於9000萬元、1.1億元、1.3億元和1.5億元,而世紀夥伴在此期間的淨利潤爲9500萬、1.14億、1.35億和1.5億,每年都能“壓線”完成業績。

到了2019年,世紀夥伴經營狀況卻急轉直下。北京文化鉅虧23億,財報將主要原因歸爲子公司“世紀夥伴和星河文化業績下滑”,並決定對世紀夥伴進行13.7億-14.7億的商譽減值準備。正是在2019年,鄭爽從《倩女幽魂》項目中獲得了1.6億片酬。

2020年4月,北京文化以4800萬元的低價,將世紀夥伴轉讓給北京福義興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導致鉅額商譽減值,北京文化兩年鉅虧31億元。

據上證報報道,2020年4月29日,在世紀夥伴以4800萬元的低價被轉讓的當天,世紀夥伴董事長婁曉曦在微博實名舉報北京文化“系統性財務造假”。其中,就提到“利用《倩女幽魂》等項目助力未完成業績的子公司,通過電視劇進行利益輸送”。

03

股價暴跌87%,市值已不足40億元

負面不斷疊加糟糕的財務狀況,也造成北京文化股價“跌跌不休”。

北京文化股價自2015年6月創出43.17元的歷史最高價後,便開啓了長期的下跌走勢。至4月29日收盤,該股報5.47元,與高點相比已經跌去了近87%,公司的最新市值也僅僅只剩下不足4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北京文化仍有約7.16萬戶股東。

網友評論稱,陰陽合同把公司掏空了。

04

各方官媒發聲

國家廣電總局表示,已責成北京市廣電局對電視劇《倩女幽魂》製作機構涉嫌違反制作成本配置比例有關規定啓動調查,同時要求北京市廣電局、上海市廣電局等配合稅務部門對有關公司和鄭爽簽訂“陰陽合同”、拆分收入獲取“天價片酬”、偷逃稅等涉嫌違法行爲進行調查,如有違法違規情況將嚴肅處理。

國家廣電總局表示,將嚴格執行《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強電視劇行業管理。

北京市廣電局調查鄭爽偷稅漏稅,涉事企業被約談

據北京日報29日消息,針對有關羣衆舉報鄭爽涉嫌偷逃稅問題,北京市廣電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已啓動調查程序,約談涉事企業主要負責人,對相關劇目製作成本及演員片酬進行全面覈查。

下一步,市廣電局將嚴格落實管理要求,持續強化監管,嚴厲打擊“陰陽合同”、“天價片酬”、偷逃稅等行爲,依法查處違規違法的企業和個人,爲電視劇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中國視協:社會不爲無德藝人提供發聲露臉機會

中國視協電視界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29日發出《電視藝術工作者要遵紀守法恪守藝德底線》的倡議。

倡議指出,無德莫談藝,遵紀守法是藝德最基本的體現,是一個文藝工作者的行爲底線。依法納稅是憲法規定的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和愛國守法的道德義務。對於沒有藝德的藝人,社會決不會爲其提供發聲露臉的機會。

委員會呼籲,廣大電視藝術工作者把崇德尚藝作爲一生的修行,遵紀守法、以德養藝、修身自律,珍惜時代和人民賦予的舞臺,爲培根鑄魂、弘揚清風正氣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央政法委評論:生而爲人,必須有所敬畏

再大的“爆款新聞”,它的熱度總會散去。在鄭爽的新聞成爲互聯網上冗餘的數據之前,它已經清晰無誤地告訴“喫瓜羣衆們”一個質樸的道理:生而爲人,必須有所敬畏。這也許是那些新聞之所以存在的更大意義。

我們的社會不排斥張揚的個性,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敢說敢爲、敢愛敢恨,這些是每個人年輕時最爲可愛的特點之一。但問題是,個性張揚不意味對所有事、所有的標準都毫無敬畏之心,屢屢突破底線、肆意妄爲。如果這樣,那就不是“可愛”,而是可惡、可恨、可憎。

我們的社會尊重名氣與聲望,人必然付出過超出常人的努力、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技能、把握住常人所未能把握的機遇,才能獲得常人所仰望的聲望。但問題是,聲望並不意味着“天下第一”,不意味着就能高高在上,目空一切、驕橫跋扈。如果這樣,那就不配獲得尊重,只能被人唾棄。

我們的社會保護奮鬥而來的財富,從豐衣足食到財富自由,從實現小康到追求生活的更高品質品位,財富並非是難以啓齒的追求。但問題是,不能爲了錢而不管不顧,更不能有了錢就忘乎所以,狂妄自大把一切視爲手中玩物。如果這樣,那就不叫“追求品質”,而是喪心病狂。

央視評論:誰偷逃稅誰就得涼涼

4月28日,央視新聞微博發表評論稱:“日均薪酬208萬元”,網友不僅關注畸高片酬,更關心來路是否正當。監管部門就此依法調查,既能還原真相,又能呵護法律尊嚴。“學藝先學德,演戲先做人”,做不好守法公民,一旦以身試法勢必“涼涼”。簽訂“陰陽合同”,於規所禁;偷稅逃稅,於法不容。整飭行業亂象,迴歸法治軌道,影視業才能良性發展。

人民網評論:“天價片酬”是對影視行業的釜底抽薪

據人民網網絡評論部官方微博@人民網評表示,在“限薪令”的背景下,1.6億片酬讓人震驚。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什麼優質作品,能值這麼多?到底是誰在幫忙,可以視法律如無物?公衆期待一個真相。“天價片酬”,既是對整個影視行業的釜底抽薪,更是對社會拜金風氣的助長。摘除天價片酬這顆“毒瘤”,勢在必行。此前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已重拳出擊,遏制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但面對高速發展的影視產業,和越來越隱祕的操作手段,相關部門還需加強打擊力度。盼中國影視行業不再爲“天價片酬”所拖累。

新華網評論:限薪令下,明星爲什麼還能這麼爽?

“片酬之高,高於青天。”明星天價薪酬,不是新話題。爲此,相關部門多次發文,要求加強對天價片酬的治理。一些藝人就曾因陰陽合同、天價片酬等受到重罰。但嚴令之下,仍有人在違法的邊緣試探。

原因何在?首先當然是有人願意付這個錢。當一部劇能不能賣得出去,賣不賣得出好價錢不看重質量,只看有沒有流量明星時,自然有資本爲逐利,“寬容”明星們坐地起價。此外,給錢的敢給,收錢的敢收,以至於“限薪令”下,一些明星和影視公司還敢陽奉陰違、頂風作案,利用“陰陽合同”等鑽空子逃稅漏稅。可見,要破解“天價片酬”問題,要多方發力,不給天價片酬屢試不爽的機會。

廣大網民期待這次調查,不僅能看到公開透明的結果,更能讓影視業正本清源,把精力放在提升作品質量上,廣大受衆期待更多流量、口碑都清清爽爽的好劇,而不是個別明星收錢收得“爽”上。

05

鄭爽回應願意接受並配合一切調查

4月29日上午,鄭爽微博事務部微博發佈消息,稅務部門已經在覈實我的合約、個人稅務、一切有關經濟合同。我願意接受並配合一切調查,結果會公佈於衆,感謝大家關注 。

06

揭祕明星偷逃稅套路

4月29日,紅星資本局就鄭爽涉嫌偷逃稅問題採訪到浩信德霖(重慶)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稅務顧問蔣靜。

蔣靜告訴紅星資本局,明星偷稅漏稅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簽訂陰陽合同

所謂“陰陽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就同一事項訂立兩份以上的內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對內,一份對外,其中對外的一份並不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國家稅收等爲目的;對內的一份則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可以是書面或口頭。

成立個人工作室

按照稅法覈算,明星以個人身份徵收的所得稅稅負是最高的。因此,明星成立工作室、獨資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等形式,繳稅可以按照工商戶繳納,納稅合併徵收,不但可以大額抵扣應納稅所得額,還可以將個稅稅率降至35%,來進行相對較低的企業賦稅。

選註冊地

在海內外存在許多“避稅天堂”,比如很多明星的經紀公司、個人工作室或傳媒公司的註冊地都在霍爾果斯。被譽爲明星避稅天堂的霍爾果斯規定,到2020年年末,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5年免稅5年減稅。因此,這座小城扎堆註冊了高達4000家以上的企業。

其中實體企業只有2%,剩下的98%都是沒有實質性經營業務的註冊企業。

片酬“稅後價”

由於明星在納稅規則上和普通民衆並無差別,因此,對於片酬動輒千萬甚至過億的明星而言,一次取得的片酬越高,應納稅所得額就越多,爲了降低或規避這種“超額累進稅率”,很多明星都會與合作機構私下達成協議,通過分散支付的方法規避加成徵收的稅額。

比如通過分期付款或多階段合同來避稅。要求製作方支付“稅後薪酬”也較爲常見。圈內認可的明星出場費應該是稅前收入,但是很多明星會要求製作公司按照稅後金額全額支付。

股權代替片酬

去年的“限薪令”使得很多明星另闢蹊徑,將部分片酬轉化爲了股權。很多有實力的製作公司通過合股開公司及將片酬轉化爲投資、股權、紅利等,以這種新型分紅方式緊密鎖定跟明星的關係。演員搖身一變成了出品人、製作人,既可以躲開“片酬過高”這個人人喊打的靶子,又可以避免收入納稅,更能用股權抬高公司利潤,以分得更多的錢款。

07

解讀鄭爽坐牢可能性

鄭爽的做法是否屬於非法逃稅?如果是,她可能面臨什麼處罰?

據《環球人物》雜誌,杭州金道律師事務所稅務律師張曉表示,如果張恆的舉報屬實,鄭爽的行爲已然構成非法逃稅。這意味着鄭爽可能面臨雙重責任:

行政責任,違法者要補繳稅款和滯納金,並被處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0.5倍到5倍的罰款;

另一種是刑事責任,如果構成了逃稅罪,違法者可能會被判處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罰金。根據《刑法》的規定,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時間與當事人的犯罪情節輕重有關,可能是三年以下,也可能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張曉說,從公開信息來看,鄭爽之前並沒有偷逃稅記錄,這次只要及時補繳稅款、滯納金和罰款,接受了行政處罰,還是有可能免受“牢獄之災”的。

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鄭爽這筆天價片酬屬於什麼性質、適用怎樣的稅率,但因爲所涉收入金額巨大,其補繳的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合起來,對普通打工人而言應是天文數字了。

另據啓信寶信息顯示,鄭爽名下有3家公司被凍結股權,執行法院爲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被凍結的股權共1585萬元,凍結期限至2024年3月。

08

近期多位明星工作室接連註銷

據山東商報報道,記者整理了鄭爽、黃曉明、何炅、黃聖依、唐嫣、趙薇等75位一線藝人相關公司發現,75位藝人名下相關公司共有647家,其中已註銷200家。此外,藝人名下關聯公司數量最多的是黃曉明,其相關公司一共有43家,其次爲章子怡,名下相關公司有29家,爲女藝人中公司數量最多。此外,陳坤有25家,李晨有21家,黃磊有20家,何炅有19家,陳赫18家,靳東18家,鄭愷17家,黃渤16家,趙薇14家。

此外,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期接連有明星註銷,包括:魏大勳、姚晨老公曹鬱、何炅父親、鄧超、唐嫣、文章、馬薇薇、那英(後撤銷簡易註銷公告)、趙本山、朱正廷、孟美岐、吳宣儀、沈騰、井柏然、王千源等。

其中,4月14日,唐嫣關聯公司上海唐嫣影視文化工作室、文章關聯公司上海路路影視文化工作室註銷,相關注銷工作室均由藝人本人全資持股。

4月13日,那英關聯公司北京銀河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新增簡易註銷公告,公告期至2021年5月3日。那英爲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51%。

3月29日,黃磊、何炅參股的寧波風火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銷。3月24日,本山傳媒(海南)有限公司註銷,該公司由趙本山、肇恆玉共同持股。

此前,樂華旗下多名藝人孟美岐、吳宣儀、朱正廷關聯公司註銷。分別爲寧波高新區美昱傑文化傳媒工作室、寧波高新區小選文化傳媒工作室、寧波高新區朱正廷文化傳媒工作室。

這番“大逃殺”的場景不禁令人聯想到2018年范冰冰的“陰陽合同”風波,當時,大量明星們集中註銷了在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

2018年6月-10月,超過100家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申請註銷,其中包括徐靜蕾、馮小剛等多位知名藝人擔任法人或持股的企業。最高峯時,僅《伊犁日報》8月27日一天就刊登了25則“註銷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工作室一向被認爲是明星減少納稅的通道,再加上當下正適逢監管部門在調查相關演藝人員天價片酬以及涉嫌偷逃稅一事,一波註銷潮的出現也開始令外界猜測紛紛。

衆多明星註銷工作室,加之鄭爽出事,很多人表示這是“拔出蘿蔔帶出泥”。

09

趙薇百萬股權被凍結三年,涉及四家公司

4月29日下午,著名影星趙薇被凍結數百萬股權的話題衝了熱搜第一。

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趙薇被凍結股權,凍結股權標的企業爲北京普林賽斯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龍旭新(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北京易聚創意科技有限公司,執行法院均爲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被凍結股權數額分別爲210萬人民幣、50萬人民幣、12.6萬人民幣,凍結期限至2024年4月。

北京普林賽斯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2年11月,法定代表人魏啓穎,註冊資本300萬人民幣,該公司最大股東爲趙薇,持股比例70%。

龍旭新(北京)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法定代表人魏啓穎,註冊資本50萬人民幣,該公司由趙薇全資持股。

北京易聚創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1月,法定代表人楊建平,註冊資本126萬人民幣,趙薇在該公司持股10%。

不過對於股權被凍結背後的具體原由,暫未有詳細報道。

此前,趙薇在生意場上風生水起,更是一度從演員轉型成爲了投資達人,2017年遭遇了至暗時刻,因在萬家文化上演“空手套白狼”,最終被證監會處以30萬元罰款,且5年禁止進入證券市場,此後便漸漸淡出了財經領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