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普華永道:51%職場人擔心因AI失業 但大多數對未來持樂觀態度

4月29日,普華永道發佈了2021全球職場調研中國報告。隨着數字化、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們的工作方式發生鉅變。與此同時全球的疫情蔓延,遠程辦公興起,給職場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深刻影響。在此關鍵節點,該報告發現,73%的中國員工對未來職場持樂觀態度。疫情加速了員工數字技能的提升,但關鍵羣體獲得技能提升的機會仍有所欠缺。

51%受訪者擔心失業

2021年,人工智能的發展方興未艾。近期小米與華爲相繼宣佈造車後,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產業與職業的顛覆,又一次成爲新話題。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帶來新概念層出不窮,“自動駕駛”、“無人零售”創造出一個個投資風口的同時,也將帶來一大批就業崗位淘汰與升級。

自動化機器取代低技能、重複性崗位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這樣的替代挑戰了人們的勞動權利,引發人們對失業浪潮恐慌。普華永道的調研結果顯示,51%的受訪者擔心自動化進步會危及許多人的工作,50%的受訪者認爲科技發展可能意味着他們的工作將在未來5年內被淘汰。隨着人工智能更多的落地實踐,受波及的不光是體力勞動,原本一直被認爲不會受波及的智力工作同樣難以倖免。人工智能在文化、娛樂等領域的運用也不容小覷。

不過,調研報告也顯示,73% 的18-54歲的中國受訪者對未來的工作前景持更積極的態度。相比失業,更多人相信,科技發展能夠提升未來工作前景。其中,43%高收入、來自大組織的員工非常有信心能夠適應工作中的新技術。

“這是一種矛盾、糾結的心理。大家會認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一方面對現在的工作有衝擊,但是另一方面又會改進現在工作,以及創造更加高價值、更加高挑戰的工作。同時認知判斷方面的工作很難被人工智能取代。”普華永道中國人才與組織變革管理諮詢業務合夥人梁星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談到。

職場人士學習意願增強

面臨自動化浪潮的衝擊,新一代職場人有着更強烈的學習意願。前述普華永道報告顯示,有81%的中國員工願意學習新技能或全新的培訓,從而確保在未來不失業。

在中國,疫情對數字化技能發展的促進作用更爲突出,67%的受訪者表示,在疫情期間成功地提高了自身的數字化技能。員工學習的意願更強、機會更多,但資金和技術設備仍然是主要難題。然而,85%的受訪者表示,由於缺乏寬帶或可靠的WiFi 等技術設備或基礎設施,他們的技能發展受到了限制。

事實上,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更多遠程和混合辦公的需求湧現。56%的中國員工在描述自己未來理想的工作環境時,希望全部或大部分時間虛擬及遠程工作。49%的中國員工認爲,工作地點和經濟活動,將在未來 3-5 年內改變員工的工作方式。

“一個虛擬的辦公條件之下遠程、混合模式工作,是一種彈性福利的表現。”梁星暉認爲,這不僅是多一種工作場所選擇,更是因爲技術上和數據上所帶來的便利,讓員工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參與組織的重大工作。他們追求高目標、高成就的動機可能會得到激發和滿足,這其實是一種精神上激勵。

(作者:陶力,實習生楊潔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