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毛主席接見了我所在的中國乒乓球隊,那是新中國體育界第一次拿到世界冠軍。和毛主席握手時,一股熱流湧上心頭。那一刻,心情真是激動得沒有言語可以形容!"日前,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來到閔行區江川路街道合生黨羣服務分中心,開啓了"乒搏江川,比學趕超"乒乓黨課第一講。

在黨課上,徐老帶來了《第一次見到毛主席》,他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第一次見到毛主席的情景,回顧了新中國體育事業奮進之路,展示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容國團的一句'人生能有幾回搏',成爲國人的座右銘,對我也是極大的激勵。"已經80高齡的徐寅生,分享起國球的故事依舊神采奕奕。

1959年,21歲的徐寅生第一次隨國家隊出征,參加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第26、27、28屆世乒賽,他作爲主力成員與隊友攜手實現男團三連冠。其中在第26屆世乒賽團體決賽中連扣日本名將星野展彌十二大板得分,成爲流傳至今的經典對決。退役後,徐寅生轉任國家隊教練,並率隊參加世界大賽,曾見證推動中美關係"破冰"的"乒乓外交"。

活動現場,徐老與上海市乒乓球協會主席陳一平分別向區域化成員單位及雙江小學贈書,併爲"乒乓黨課"發出了重要的"第一球"。這一球寓意着在江川區域化大黨建的格局下,在乒乓元素的鏈接下,各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爲江川的發展而聚合力、謀新篇。江川路街道香樟乒乓隊還與雙江小學乒乓社團進行了教學互動。

記者瞭解到,此次"乒乓黨課"是江川路街道繼郵票黨課、四季公益系列品牌後,在區域化黨建的格局下,街道運用新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巨大成就開展黨史教育而打造的一個全新黨建品牌項目。

"乒乓黨課"以乒乓爲橋樑,黨建爲平臺,以小銀球促進大黨建的創新模式慶祝建黨百年,在"比學趕超"中當先鋒、創一流,還將輻射園區、廠區、校區、社區,讓更多社區資源產生融合疊加效應。

江川路街道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將充分發揮"中央廚房"作用,以居民需求爲導向,梳理各方資源,形成服務清單配送給各個分中心和服務站點。截至目前,街道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已梳理形成"健康服務、文體服務、生活服務、法律服務、黨羣服務、政務服務、公益互助"等7大類359項服務,並形成服務菜單輸送至各分中心。

以合生黨羣服務分中心爲例,"一網通辦"自助機已投入使用;前臺工作人員能直接辦理黨員組織關係轉接服務;青椒課堂、兒童樂園、法律諮詢、中醫理療、看病配藥等多個項目在此彙集,打造了"全崗通、全要素、全天候"大融合的服務格局。


作者:周淵

編輯:佔悅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