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認識的一個拳友,練拳五年了,各種步法、直襬勾拳動作堪稱教科書級的存在,發力也沒有問題,就是那種看過他訓練視頻的都會打心眼裏覺得這人水平高,絕對是大師級的水準。

但是這哥們的拳臺戰績卻實在是和"大師級水準"相差甚遠,不是輸多贏少,而是從來就沒有贏過,一路輸到現在,基本上也不敢上臺了。

在這裏沒有批判這位朋友的意思,而是就是論事,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就如這位朋友一樣,很多學員在拳擊訓練時總是習慣於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動作和發力上,經過或短或長一段時間的訓練,基本上都能掌握好各種技術動作和發力技巧。

但是他們走上拳臺實戰時卻發現自己完全施展不出來,尤其是當對手水平較高時,更是打得特別被動。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花時間打磨技術動作和發力當然很重要,也很必要,標準的技術動作和發力是基礎,每一個拳手都必須掌握。

但是,但是來了……要成爲一名真正的實戰高手,僅僅掌握標準的動作和發力是遠遠不夠的。

拳擊終歸是一項兩個人的對抗運動,在拳臺降伏對手纔是我們的終極目的(當然,你要是說你練拳的目的就是爲了在拳臺下裝逼耍帥,這句話就當我沒說)。

很多學員在練拳時總是糾結於直襬勾怎麼快速,怎麼勁大,怎麼抖,怎麼透,而且樂此不疲,初學時多琢磨沒問題,但如果總是糾結於這些就太初級,也太單一了。

我們要明白,技術動作是爲戰術服務的,戰術是爲節奏服務的,節奏是爲降伏對手拿下比賽服務的。

降伏不了對手就是破壞不掉對手,證明你的節奏沒卡住他,節奏沒卡住,你的戰術就落實不了,戰術落實不了你的組合動作就形不成。

都說拳擊是一門暴力而甜美的科學,那科學的前身是什麼,是邏輯學,邏輯學的前身是哲學。

所以說拳擊是一門哲學,是哲學就得有哲理,就得辯證地思考和理解。

想要弄明白這一點就得從實戰開始分析,拳臺上兩人對抗不是裁判讓你倆抱一塊,也不會讓你倆找好距離和角度然後開打,這一切都得你自己把控。

你在控制距離對手也尋找找角度,你在等待時機對手也在積蓄力量。

一旦比賽開始,你除了要比對手先找到合適的距離角度,還得先破壞對手找好的距離角度,這都是相對的,矛盾的。

時機瞬息萬變,矛盾無處不在,只有這樣思考才能更貼近實戰,在這種條件下調整自己調動對手,不讓對手準備充分,發現機會,創造機會(進攻和防守可以創造)來相互博弈。

在博弈中我們需要穩定的重心,自如的動作銜接,剋制對手的戰術,充沛的體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

能否擊中對手的關鍵在於能否卡住對手的半拍節奏,可以搶可以讓,無論是迎擊還是防反都發生在對手想打你或者打你的那一瞬間。

快有快的節奏,慢有慢的節奏,重點是距離感、時機感和預判能力。

控制節奏而不被對手控制,把握時機而不被對手把握,擊中對手而不被對手擊中,簡簡單單幾句話,確是絕大部分拳手窮盡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比賽規則決定了擊打位置,擊打位置決定了進攻和防守動作,各種技術動作和組合動作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其服務的戰術卻只有三個,中遠戰術,中近戰術,貼身近戰。

而這三個距離戰術只爲一個目標,那就是卡對手半拍節奏,進而降伏對手。

最後總結一句話,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研究無窮無盡的動作中,不如把精力放在一個卡對手半拍的節奏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