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紀委緊盯IPO“一查就撤”“帶病闖關”,海通、財信、華西、中山四券商遭點名

將保薦業務監管等重要公權力的監督作爲工作重點。

對保薦業務的從嚴監管持續升級。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8日消息稱,爲推動規範保薦機構履職盡責,保障註冊制改革順利推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進一步加強政治監督,督促證監會強化監管職責,壓實保薦機構“看門人”責任。

據悉,該紀檢監察組與證監會黨委持續開展溝通會商,推動證監會立足監管職責定位,調整完善相應制度和流程,並將保薦業務監管等重要公權力的監督作爲工作重點,督促證監會機構監管部門、派出機構和行業協會進一步聚焦保薦業務從嚴監管。

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工作動向上,消息稱,在督促證監會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的同時,紀檢監察組推動修訂完善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建立處罰信息集中公示機制,明確每季度集中向社會公佈投行業務處罰信息,實現監督與監管同向發力,推動保薦機構歸位盡責。

具體問題上,IPO撤材料、“帶病闖關”等是其關注重點。

“問題是監管的重心,也是監督的重點。”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人稱,紀檢監察組將繼續緊盯“一查就撤”“帶病闖關”等問題,持續推動證監會進一步完善基礎制度、加強監管執法,確保註冊制改革平穩推進。

近期,監管層持續督促保薦機構歸位盡責,嚴查違法違規行爲。近日,證監會集中公佈了海通證券、財信證券、華西證券、中山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因投行業務及從業人員違規被處罰的信息,涉及對發行人覈查不充分、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等違規行爲。

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不僅是審覈重點、方式和分工的優化,還需要配套建立發行人質量、發行價格與節奏的市場化約束機制。

“在這一變化下,保薦機構的履職盡責能力成爲註冊制改革配套機制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上述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人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