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紅黃藍發佈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0全年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報告。

在尚未徹底用實際行動洗刷掉“虐童事件”帶來的負面效應之下,紅黃藍的這一份業績不出所料地出現了營收淨利雙降的現象——2020年,其錄得淨營收爲1.097億美元,同比下降39.8%;歸母淨虧損爲3728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淨虧損243.4萬美元繼續大幅下降。

有人說,中國人的“底線”是孩子,而紅黃藍,正是這樣一家屢屢觸碰國人底線的教育機構,所以業績的下滑也是其正在以另一種方式“自食惡果”。

業績、股價再次下滑

將目光聚焦到紅黃藍財報上,或許可以窺出更多業績下滑的細節之處。

據財報顯示,2020年Q4,紅黃藍實現淨營收爲4707.3萬美元,同比下降7.2%;歸母淨利潤爲931.5萬美元,上年同期爲23.1萬美元;每股收益爲0.33美元,上年同期爲0.01美元。

按業務劃分,Q4服務收入爲4493萬美元,上年同期爲4664.1萬美元;產品收入爲214.3萬美元,上年同期爲409.4萬美元。

對比2020前三季度的表現來看,紅黃藍第四季的表現還算不錯了: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紅黃藍大部分時間都關閉了園區,至此其前三季度淨虧損達到0.47億美元,同比下降1559%,淨營收也同比下降52.38%至0.63億美元。

(數據來源:wind)

不過,就算2020年第四季度微弱增長,但還是抵不過前三季度帶來的大幅下滑,所以紅黃藍2020年全年業績仍處於大幅下降的狀態。

具體而言,2020年,公司淨營收爲1.097億美元,上年同期爲1.823億美元,同比下降39.8%;歸母淨虧損3728萬美元,上年同期錄得淨虧損243.4萬美元;每股虧損1.32美元,上年同期錄得每股虧損0.09美元。

事實上,不得不說的是,自2017年11月虐童事件爆發之後,紅黃藍的業績便遭遇了“滑鐵盧”——由盈轉虧,營收增速逐步放緩。

營收方面,由2018年的1.56億美元降爲2020年的1.097億美元,增速也由2018年的同比增長11.15%變爲同比下降39.8%。淨利潤方面,2018年至2020年則皆處於虧損狀態,淨虧損分別爲0.02億美元、0.03億美元、0.47億美元。

而需要指出的是,紅黃藍不僅業績遭遇滑坡之外,就連股價也一直處於震盪下行的趨勢。

自2017年11月以來,紅黃藍的股價已經累跌逾88%,目前股價僅有2.92美元,已經跌得距之前18.5美元發行價不忍直視,而市值也有且只有0.81億美元。不過,這還不算什麼,

有投資者曾在在論壇發帖表示“做空紅黃藍,就是做多我們的善”,可見,在這背景下紅黃藍的股價或還存有不少下跌空間。

成也“加盟”,敗也“加盟”?

從前文來看,紅黃藍目前所遭遇的“戴維斯雙殺”均與“虐童事件”脫不了關係。不過,紅黃藍似乎仍“記喫不記打”,不久前又爆出新的“虐童事件”。

今年4月21日,一名網友在新浪微博爆料一男子在朋友圈發佈三張男童疑似聞大人腳的照片,引發網民關注。發佈者還配文稱“從小培養M”,跟評後稱“你品你細品”、“已屏蔽家長領導了”,該發佈者被證實爲江西瑞金紅黃藍幼兒園助教。隨後瑞金市紅黃藍幼兒園事件聯合調查組約談紅黃藍城東幼兒園負責人並責令作出深刻檢查。公安機關依法對劉某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

而將時間在往前延伸一點,除了2017年11月的“扎針、喂不明白色藥片”的虐童事件之外,紅黃藍還爆出了多起這樣的事情:2015年,吉林四平市紅黃藍幼兒園10多名孩子身上疑似有大量針扎傷痕。2017年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被爆老師毆打學生視頻。

那麼,紅黃藍爲什麼會屢屢出現虐童事件呢?

據悉,近幾年爆出的虐童事件,大多出自於紅黃藍各地的加盟門店。具體而言,紅黃藍主要採用的是“直營+加盟”並舉的模式,即:先通過自建直營幼兒園打出品牌影響力,再採用輕資產加盟的模式,迅速擴張。

截至2019年末,紅黃藍在中國29個省市擁有100家直營幼兒園和250家加盟幼兒園,6個直營親子園和1152個加盟親子園。可以看到,紅黃藍的加盟幼兒園遠遠多於直營幼兒園。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加盟模式就類似於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實現快速擴張和獲利,另一方面又會因爲管理不當極速反噬品牌。

具體而言,通過加盟模式,2014年至2016年,紅黃藍業績扶搖直上,實現營收分別爲6510萬美元、8290萬美元、1.08億美元,躋身爲“中國學前教育第一股”。但有因爲2017年的虐童事件後,業績一路千丈,成爲口碑黑透的反面案例。

那麼,加盟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差呢?

答案主要還是在於加盟模式帶來的管理不規範問題。

儘管紅黃藍將“直營+加盟”模式看作紅黃藍的優勢之一,但該公司也在招股書風險提示稱,加盟模式存在管理風險,總部無法確保加盟園達到自營幼兒園的監管力度。“儘管公司持續強調服務質量、對老師進行培訓,但公司不能確保老師們一致完全遵守的服務規範和標準。任何不良行爲和令人不滿意的表現都將會傷害公司聲譽,對營收和利潤有潛在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所有以加盟擴張的門店在管理和運營方面大概率都不及直營店。畢竟加盟店分散天南海北,時間久了很難做到和直營店一樣的標準化,因此也極容易暴露管理問題。

不過,時至今日,紅黃藍仍沒放棄加盟模式的經營,畢竟“天下熙熙皆爲利往,天下攘攘皆爲利去”,加盟模式帶來的“利益誘惑”遠遠大於其帶來的品牌傷害。

智通財經觀察到,2017年虐童風波後,紅黃藍的“直營+加盟”模式飽受質疑,其也將整改重點落腳到加盟模式上。2018年虐童案一審宣判後,公司官方微博曾宣佈暫停幼兒園品牌加盟業務。而在2019年年報中紅黃藍表示,加盟模式已恢復。截至目前,在紅黃藍官網上,仍存有有“加盟紅黃藍”的入口。

但這樣的加盟幼兒園,家長是否還會放心讓孩子去上學不得而知。

綜合上述種種來看,紅黃藍2020年的業績下滑也就成爲了無可辯駁的事實。

加載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