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Arti

本文僅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清晰醫療自2005年開始在香港開展業務,截至目前,公司的網絡包括香港中區醫療中心及旺角醫療中心,共有10名執業醫生,治療服務由醫生在前線員工的協助下進行,且所有醫生均爲註冊醫生及眼科專科醫生。公司有計劃以自有品牌“清晰”選擇性收購位於中國的眼科有關醫療中心、診所或醫院的控股股權,以擴展版圖至中國內地。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的收益計算,清晰醫療爲香港領先的專業眼科私營醫療機構之一。

這家公司爲病人提供全面的眼科服務,包括屈光治療,即SMILE手術、LASIK手術、多焦距人工晶體置換術及植入式隱形眼鏡植入術。此外,公司同時爲患者提供其他眼部問題的不同治療,如標準白內障手術、激光程序、玻璃體切除術、其他治療及手術、醫療診症及檢查服務以及銷售處方藥物及其他。

屈光治療爲清晰醫療於往績記錄期間的最大收益來源,分別佔收益74.9%、76.4%及72.7%。診症、檢查及斷症後,醫生可能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需要及顧慮開處方及/或向病人建議治療方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各治療類型所產生的收益計算,清晰醫療於SMILE手術中排名第一;於多焦距人工晶體置換術中排名第二;以及於植入式隱形眼鏡植入術中排名第一。

於2020年,清晰醫療佔香港SMILE手術市場收益的約38.0%,佔香港多焦距人工晶體置換術市場收益的約6.0%,佔香港植入式隱形眼鏡植入術市場收益的約46.4%。

招股書顯示,屈光治療爲公司於往績記錄期間(2019至2021財政年)的最大收益來源,分別佔收益74.9%、76.4%及72.7%。公司收益由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約2.066億港元增加約5.7%至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約2.184億港元,並於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進一步增加至約2.224億港元。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至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收益增加是由於年內進行的治療及手術數目由5034宗增至5538宗,導致屈光治療服務收益增加。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增加是由於年內到訪的病人增加約1.3%。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分別約爲3000萬港元、2640萬港元及3580萬港元。同期純利率分別約爲14.5%、12.1%及16.1%。

據招股書,清晰醫療的主要業務目標爲透過實施以下策略,達到可持續增長、進一步鞏固其在眼科服務市場的地位及爲股東帶來長期價值:

將繼續通過成立新的醫療中心及收購事項來鞏固公司在香港的地位;

計劃收購在中國的眼科相關醫療中心、診所或醫院的股本權益,以擴大公司在中國的“清晰”品牌業務;

計劃物色合適的合作伙伴,在中國設立醫療中心以提供眼科醫療服務

計劃收購眼科相關業務的權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眼科醫療服務所得收益計,清晰醫療於2020年在所有私營醫療機構中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爲5.0%。按收益計,香港私營眼科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35億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43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爲5.4%。按收益計,香港公營眼科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38億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42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爲2.4%。

由於公營界別醫療服務的等候時間較長,且香港居民負擔私營眼科服務的能力增加,估計私營眼科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將於2025年達59億港元,2021年至202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6.4%。公營眼科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預計將於2025年達53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爲4.9%。

香港的眼科行業分散,且由於所提供服務的差異有限,故競爭劇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共有12間私家醫院及超過20間私家眼科中心及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眼科醫療服務。

清晰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服務供應商的聲譽、眼科專科醫生人數有限及鉅額資本要求均對行業的潛在進入者築起極高門檻。

據招股書,清晰醫療擬將此次上市集資用於在香港成立三間新醫療中心提供眼科服務;在香港收購一至兩傢俬營眼科健康護理機構;以品牌“清晰”進行中國選定一線或二線城市的一或兩家眼科相關醫療中心、診所或醫院控股股權的潛在收購;用作眼科相關業務之股權潛在收購;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注:本文素材來源於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爲指導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