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裏說:“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一個人命裏有多少錢,其實都是有定數的。

腳踏實地,積德修福,命裏的財才能越來越多。

若是沒有德行,有再多的錢,也過不好這一生。

人無德,比沒錢更可怕。


01
德不配財,必有災殃

德才兼備,更要德財兼備。

小財靠勤,大財靠德,德行與財富長久密切相關。

近日討論度最火爆的綜藝節目,大概就是《青你3》,而這一檔節目被緊急叫停。

按照節目規則,粉絲要想投票必須購買節目贊助商的奶製品,打開瓶蓋掃描二維碼。

而粉絲爲了讓愛豆出道,斥巨資購買贊助商的奶製品,誇張到一天購買27萬瓶,並且只要瓶蓋不要牛奶。

甚至僱傭一些中年大媽大爺圍在河溝旁邊兒處理這些奶製品,瓶蓋留下,牛奶倒掉。

經統計,粉絲們爲“愛豆”打榜花費已遠超千萬。

而這千萬級打榜花費最後進了誰的口袋?自然是品牌方。

營銷做了,產品賣了,品牌火了,資本的腰包也鼓了。

不難預見,“倒奶”事件的背後是一場資本狂歡,但公衆和輿論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一次無底線的營銷,都要付出代價。

現在人們瘋狂的追名逐利,爲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爲了掙錢不惜一切手段。

人的德行是一切的根源,企業若是都沒有德行匹配,註定了失敗。

因爲我們的財富、智慧、名望、地位,都需要德行來承載。

羅斯福說:“有學問而無品德,如一惡漢;有道德而無學問,如一鄙夫。”

德不配財,慾望、私心等人性的缺陷,就像缺少管理的流水,四處漫溢,處境自然堪憂了。

讓德行跟上腳步,才能保證財富能夠細水長流。




02

命中十錢,難求百金


莊子說:“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真正瞭解命運,就不會算計命運之外的東西。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紅樓夢》王熙鳳掌權賈府時,可謂是用盡心機。

賈母信任她,把家交給她打理,她倒好,月月遲發月錢,竟拿着銀子私自放貸,甚至打賈母和王夫人月錢的主意,用來賺取更多的利息。 

平兒曾向襲人透底,說她光喫利息,“一年不到,上千的銀子呢”。

上千兩銀子,合着有人民幣好幾十萬了。 

李紈說她:“專會打算盤分斤撥量,天下人都被她算計去了。” 

大鬧寧國府時,向尤氏索要五百兩銀子,其實她打點的開銷只花了三百兩,卻活脫脫地賺人二百兩。 

尤氏曾開玩笑說她:“我勸你別太滿,滿了就潑出來。”

算計半生,精明的鳳姐可謂是賈府的鉅富。

但是最後賈府抄家,家財散盡,鳳姐連自己的女兒也救不了。

應了判詞裏那句,機關算計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佛曰: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蘭因絮果,皆有來因。

凡事必有因果,你命中有多少財富,都是有定數的。命裏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裏沒有,求也求不來。

一個人不斷算計別人以求福報,其實是在爲自己埋下禍根,甚至還會禍延子孫。

恰如《了凡四訓》裏講:“享百金財富,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財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一切福田,不離心地。

種下善因,才能結出善果。




03
積善成德,財富自得

江南三大道觀之一,烏鎮修真觀的大門上,懸掛着一個大大的算盤。

大門兩旁有一楹聯:“人有千算,天則一算。”

人有小算盤,天有大算盤。

天就一算,算什麼呢?算芸芸衆生每個人的“德”。

天地無私,唯德是親,積一點德,就修一點福。

《了凡四訓》中有一個故事:

明朝時期,有個叫楊榮的人,他的祖父和曾祖父皆以擺渡爲生。

有一次,當地遇到暴雨發大水,河流決堤,不少路過的商戶遭殃,房屋被沖毀,錢財貨物都漂浮在水中。

這個時候,許多擺渡人都爭相在河中撈取財物,對在水中求救的人視而不見。

只有楊榮的祖父和曾祖父一心想着救人,對水中的財務分文未取。

當地很多人因此發了一筆橫財,他們私下偷偷取笑楊榮家人傻,錢都不要,只知道救人。

但是楊榮的祖輩卻不在意別人的閒言閒語,只顧憑良心做事,盡力救人。

後來,村裏是楊家最先興旺起來,還因此得到皇上的賞識,被加封官位。

小的財富可以靠運氣,大的財富靠的是德行。

只有不斷行善,不斷積德,才能真正獲得財富與福報。

中國古代的財神是范蠡,公認他是生財有道的典範。

范蠡功成名就之後辭官經商。

一生三次成爲鉅富,三次散盡家財。

每次經商得了錢,他都把自己的財產分給窮人,但是很快他又能聚起大量的財富。

德在於積,善在於行。

層次越高的人,懂得用財富去做好事,爲自己積攢福德。

這樣的人福德深厚,上天自然也不會虧待他。



佛家認爲:“人這一生有兩種力,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

業力是前世的因果,願力則是此生積累的善行。

命裏的錢,都是有定數的,這個定數,就是前生的業力。

一個人只有不斷積德行善,才能突破業力的束縛,打破命裏的定數。

願此後餘生,你能修心正己,端正行事,賺該賺的錢,走當走的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