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電影是一種電影類型,這種類型的電影一般着重致力於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來展現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情的推動者的一生。傳記電影闡述的核心應該是這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亦或者是這個人的一生中幹過的事情產生的影響。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所接觸到的傳記電影的主人公都會被普遍的賦予英雄主義的光環,但平心而論,並不是每一個人的一生都需要用英雄主義的光環來加持,去襯托。或許,傳記電影在結構上還應該有更多的可能。

然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傳記電影卻顯得有點尷尬,本來它所講述的人物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的,然而當這個人物被賦予了英雄主義光環之後,她所做的一些事情反倒是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然而縱覽她的一生,如果沒有這些不那麼重要的事情的話,這個人物就會顯得庸俗普通,這就是英雄主義的傳記片失敗的一個例證。本片就是《貝隆夫人》。

它爲什麼看上去很失敗,因爲更多的人提到了這部影片,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片中飾演貝隆夫人的美國演員麥當娜,想到的第二件事情則是本片的主題曲《阿根廷別爲我哭泣》,想到的第三件事情是貝隆夫人傳奇一生的進階之路,想到的第四件事情纔有可能是貝隆夫人這個女性到底做了什麼。以上,用一個本應該凸顯貝隆夫人的成就或者是主張的傳記片來衡量,本片實在很尷尬。

關於歷史人物,關於歷史事件,我們應該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應該以什麼樣的框架爲核心?這是衡量一部歷史人物傳記片好還是不好的標準,然而本片卻沒有這麼做,因爲貝隆夫人之所以傳奇是因爲貝隆先生,她是貝隆先生的形象代言人,然而貝隆先生是因爲自己提出的貝隆主義而聞名。這纔是貝隆夫人一生爲何被視爲傳奇的主要原因。然而很遺憾,本片中重點闡述的內容卻不是貝隆先生的這一主張。

首先來說,貝隆夫人是一個阿根廷人,貝隆先生提出來的貝隆主義講求的是關心廣大工人工作者,以及底層民衆的生活,同樣是反對資本對於底層民衆的壓榨,但卻不同於共產主義。這是他的主張,而且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產生的主張,這樣的主張站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去看,其實就是遊離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平衡主張,既不滿足於整個國家被資本財團所控制,又不願意走社會主義道路。

貝隆先生所主張的是,推進整個國家工業化進程,但卻不願意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染指,更不願意成爲東方陣營中的一部分。以此來促成阿根廷的真正獨立,這是一個在刀尖上跳舞的政治舉措,而貝隆夫人則是這一舉措的代言人。爲什麼選擇讓自己的妻子成爲自己執政期間政策的宣傳者,原因在於貝隆先生奪取政權的形式是武裝暴動。而自己的妻子用一種懷柔的方式來講述自己的政治綱領遠比自己更有親和力。

然而這樣的核心卻沒有在本片中得到很好的展現,本片呈現給觀衆的是一種什麼樣內核呢?結合國內之前的宮鬥劇,相信大多看過或者聽過的人就都會明白這個套路。一個普通人不斷地發酵自己的野心,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她能達到的權力的最高峯,然後成爲傳奇並最終隕落。本片的創作者用這種獵奇的方式來演繹了一個本該成爲傳奇的女人的一生,確實是顯得太過於尷尬。

選擇貝隆夫人這個並不是很知名的女性爲創作題材,然而啓用一個非常知名的演員爲第一主演,並且爲了這部影片將某一首歌發揚光大,但這些都是本該作爲創作核心人物的陪襯,這些元素並不應該成爲本片的創作重點,然而導演卻執意用這些元素來越俎代庖。因此,《貝隆夫人》這部影片就成了一部徹頭徹尾的英雄主義傳記。

稍微瞭解這個人物的觀衆會知道對比真實的歷史來審視本片的不足,而對於貝隆夫人一無所知的人,則只能想當然的認爲這就是那個傳奇人物的一生,原來她就是一路進階,不斷地培養自己的野心,然後在登頂權力的巔峯之後隕落的一生。那麼這樣的話,誤會只會越來越深。

影視作品不論你承認與否,它都具備對大衆的普遍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如果被導演所利用,那麼就能起到一種架空歷史但卻不會讓觀衆反感的事實。之前很多影視作品都會在片頭加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但是現在少了這句話,再加上導演的一再渲染,對於歷史人物或者是歷史事件就只能淪爲導演手中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貝隆夫人》好看嗎?這要看你本着什麼樣的態度去觀看,如果僅僅處於娛樂心態,本片尚且能看,否則就是怎麼看怎麼覺得怪異,還是那句話,不是每一個人的一生都適合英雄主義。

……

你好,再見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