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耳機引發耳部炎症? 三星最新回應!

近日,三星新款耳機疑似引發耳部炎症一事引發網友關注。央視財經報道稱,韓國不少消費者表示,在佩戴三星新款無線耳機後,耳朵出現流膿、結痂等症狀。

據悉,有報道稱,消費者在使用了三星耳機後,感覺耳朵非常不舒服,去醫院被診斷爲外耳道炎,懷疑病因是該款耳機所使用的材質所致。

不僅如此,中國蓋樂世社區,以及社交平臺微博上同樣有用戶反映此類問題,而且症狀基本類似。

三星方面對此回應稱,Galaxy Buds Pro耳機在上市前通過了國際機構的測試,已得到沒有有害物質的檢測結果。並同時表示,由於該耳機屬於入耳式設計,出汗或溼氣有可能導致類似問題。

據央視財經報道,業內人士認爲,此類問題或因Galaxy Buds Pro爲保證降噪效果而體積過大,從而增大刺激耳道皮膚所致。三星方面表示,公司正在確認由於耳機結構引發耳內不適的可能性,並建議用戶定期給耳機清潔、消毒,佩戴時要保持耳內乾燥。

對於材質可能會引發過敏的問題,三星在官網對耳機材質做出說明,特別是在配色過程中使用了丙烯酸酯,耳機的不鏽鋼中使用了鎳成分,提示對相關物質過敏的用戶避免長時間佩戴。

因戴耳機造成耳部炎症的新聞屢見不鮮。2020年5月,據新華網報道,一10歲男童因長期佩戴耳機,導致外耳道真菌病。

除了引發耳部炎症,戴耳機還會損傷聽力。此前就有報道稱,有人因長時間佩戴耳機造成聽力損傷,甚至是突發性耳聾。

專家表示,長時間使用耳機,聲壓集中傳遞到鼓膜上,極易造成聽覺疲勞,尤其是在嘈雜的環境中,人們會不自覺地將耳機音量調高,近距離、長期、過量的刺激會使聽毛細胞受損,導致耳朵疼痛、耳鳴、重聽甚至聽力下降。

更爲嚴重的是,聽毛細胞不像其他細胞那樣有再生能力,它的數量是固定的,一旦細胞死亡,聽力損害將是永久性的。

歐盟的一項調查報告稱,耳機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超過30分鐘,就可能引起暫時性聽力下降;如果耳機音量超過89分貝,每天使用超過1小時,持續5年就可能永久喪失聽力。

據世衛組織,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12~35歲)因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比如:長期戴耳機聽音樂/刷劇/刷短視頻等等)而面臨不可逆的聽力損失。

哪種耳機對耳朵更友好?

有時候是工作需要,有時候是興趣愛好,使用耳機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剛需”。

常見耳機從佩戴分類上來說共有4種:入耳式(耳塞)、頭戴式(包耳式)、半入耳式、骨傳導式。

不同耳機的優缺點是什麼,對健康的影響有什麼區別?

耳掛式、半入耳式

對耳朵造成的影響較小,它沒有與耳朵構成密閉空間,所以聲音常常是一半流入了耳朵,一半外散了出去。因此它的隔音效果往往並不好,但戴久了不會頭脹。

骨傳導式

相對來說危害會輕微很多,因爲它開放雙耳,利用顱骨直接傳遞聲音。但是,即使是骨傳導耳機,也不能將聲音開到很大,一樣會加速耳蝸的損耗。戴久了雖然不會頭脹不適,但可能會因爲掛着讓耳朵受苦。

頭戴式

分爲開放式和封閉式。開放式通常聲場大舒暢且久戴不累,封閉式普遍悶但隔音。

頭戴式雖然沒有小巧便攜的優勢,卻有很好的音效,最重要的,由於佩戴時不用入耳,所以幾乎不會對耳道、耳膜造成傷害。

入耳式

在很嘈雜的環境中,人們會不自覺地調高音量。爲了達到與外界聲音持恆而維持一個高音量卻不自知,是最容易傷耳的。入耳式屬於封閉空間,耳內的壓力必然要大於開放式的耳機,因此入耳式對耳朵的影響是最大的。

經常使用的入耳式耳塞,還可能會成爲細菌滋長的溫牀,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導致長期慢性充血,刺激耵聹腺的過度分泌,使耳屎越來越多,還易導致耳鳴、聽力下降、頭暈等症狀。

選購、使用耳機時的注意事項

01、學會挑選耳機

在挑選耳機時,應選擇材質好、音質佳、大小合適的,尤其是對某些材質過敏人羣,需要更加謹慎挑選。

使用入耳式耳塞選擇和耳朵大小匹配的膠套,太大會導致不適或耳道發炎,太小起不到降噪效果,這個沒有統一標準,要自己嘗試,以佩戴舒服爲宜。

02、注意使用衛生

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耳塞的清潔,每次用完最好及時清洗,避免滋生細菌。

“油性耳道”的人羣,要當定期更換新膠套。質量不好的膠套長時浸油易膨脹變形,藏污納垢還易引發感染。

03、不要只戴一邊

耳機不要只戴一隻,這樣雙耳就可以向大腦傳送聲音信號,否則很容易調高音量。

04、調音量前先休息一下

美國耳科專家加侖指出,以特定音量聽音樂時,雙耳會逐漸適應,容易再提高音量至更高分貝,且耳朵不會有不適感。

如果戴耳機聽音樂幾小時,再想調高音量前,不妨先停下來休息5~10分鐘。

05、有些時刻最好別戴

在地鐵、市場、娛樂場所等噪音大的地方最好不要戴耳機,切忌戴着耳機睡覺。

06、牢記6060原則

即使在安靜的環境中使用耳機,也要注意時間和音量。

牢記“60—60”原則:音量不超過設備最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最好在用耳機前設個鬧鐘,提醒自己每40分鐘休息一會兒。

來源:生命時報、央視新聞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