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陳澤秀

2020年,我國性別比失衡現象進一步改善。

5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2020年,我國總人口達到14.1億人,男性人口7.23億人,女性人口6.88億人,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爲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爲105.07。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105.2相比,總人口性別比略有降低。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我國的總人口性別比仍處於正常範圍。但是出生人口性別比爲111.3,雖然較2010年下降6.8,但仍然偏高,“這會對婚姻市場產生較多影響,男多女少的情況在一些中小城市或農村地區較爲嚴重”。

從31個省份看,我國人口性別比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最高的是廣東省,性別比爲113.08,其次是海南和西藏,性別比分別爲112.86和110.32。

遼寧、吉林是2020年全國僅有的兩個人口性別比低於100的省份,分別爲99.70和99.69。換句話說,這兩個省份平均每100個女性對應約99個男性,呈現出“女多男少”的結構。

“一直以來廣東性別比都比較高。”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所長左曉斯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是廣東一些地區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另一方面,廣東跨省流動人口較多,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男性。

左曉斯分析,遼寧和吉林都是人口流出省份,流出的人口中以勞動力爲主,導致遼寧和吉林老年人口占比偏高。而老年人口中,女性的壽命普遍比男性長,所以這兩個省出現“女多男少”的現象。

東北“女多男少”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00年以來,遼寧、吉林幾乎每年的人口性別比都低於同期的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遼寧較爲穩定,基本保持在100-101之間,吉林在2013年人口性別比達到106.23的高峯後,逐步回落。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遼寧、吉林人口性別比雙雙低於100,這種“女多男少”的格局二十年來首次在東北地區出現。這種格局會進一步加劇,還是趨於平衡,還有待觀察。

數據顯示,各個地區的人口性別比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例如2006-2007年北京連續兩年出現“女多男少”,但此後十年北京的人口性別比逐漸迴歸平衡,2018年北京再次出現“女多男少”,2019-2020年性別比又迴歸正常值。

李長安認爲,人口性別比除了受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還跟本地人的生育意願、生育觀念有很大關係,所以性別比適當的波動很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遼寧、吉林不僅女性數量較多,而且老齡化程度較爲嚴重。根據普查結果,2020年遼寧、吉林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均超過14%,爲深度老齡化社會。其中,遼寧老年人口占比爲17.42%,排在全國首位,吉林則爲15.61%,排名第六。

除了遼寧、吉林之外,2020年四川、重慶、江蘇、黑龍江、山東、安徽、河南等省份的性別比也較低,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些地方有一個共同特點,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14%,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相比之下,老齡化程度較輕的省份,性別比往往比較高。普查數據顯示,人口性別比前十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海南、西藏、浙江、上海、雲南、廣西、福建、新疆和江西。除了上海老齡化程度超過14%之外,其餘9個省份65歲以上人口占比均低於14%,其中西藏、新疆、廣東的佔比低於10%。

統計資料表明,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在人的生命週期內,男性的死亡率始終高於女性,性別比是隨年齡增高而逐漸下降的一條曲線。通常,出生人口性別比一般爲103-107,男多女少;到20歲前後的人口性別比達到均衡點,爲100左右,男女相當;由於高危行業一般都是由男性承擔,相對而言男性死亡幾率更大,所以進入老年期的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00以下,男少女多。

儘管當前各省份不同年齡段的性別數量尚未公佈,但從老齡化程度看,已經出現了老齡化程度高,性別比偏低的趨勢。

東部地區性別比偏高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全國31個省份中,有12個省份的性別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廣東、海南、西藏、浙江、上海、雲南、廣西、福建、新疆、江西、天津和湖北。從區域分佈來看,在這12個省份中,4個省份位於西部地區,2個省份位於中部地區,6個省份位於東部地區。

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廣東是2020年全國性別比最高的地區,達到113.08。數據顯示,2011-2020年的十年間,每一年廣東的人口性別比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性別比都在110以上。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可以發現近二十年來廣東人口性別比呈現上升幅度較大。1949年廣東性別比爲100.86,直到2000年才升高至103.68,但2010年大幅上升爲109.00,此後一直維持在110以上。

廣東統計局在2019年發佈的《新中國成立70週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報告之三》中指出,廣東總人口性別比上升幅度大,與近年來跨省流動人口以男性人口居多有密切關係。

流動人口推高性別比的現象並非發生在廣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天津曾以114.52的性別比位居全國第一。當時,天津官方解讀稱,天津市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外來人口相對較多的城郊接合部。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人口性別比偏高的省份多數屬於東部沿海地區。李長安認爲,東部地區性別比偏高跟人口流動有很大關係。“年輕的男性勞動力大量流動到沿海發達地區,相對來說,這些地區性別比會高一些。”

根據第七次普查結果,2020年我國流動人口3.76億人,十年間增長了將近70%。從流向上看,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和內地城區集聚,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羣等主要城市羣的人口增長迅速,集聚度加大。

不過,人口僅有1008萬的海南,並非人口流入大省,但性別比也較高,且與廣東的情況類似。2020年海南人口性別比爲112.86,僅次於廣東排在全國第二。過去十年裏,海南有8年的人口性別比大於110。

海南人口性別比偏高或與計劃生育背景下人們的生育觀念有關。一直以來,海南的農業人口偏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海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爲59.23%,低於60.60%的全國平均水平。重男輕女思想在海南農村仍較爲普遍,出生性別比居高不下。

2000年海南出生嬰兒性別比高達135.64,即100個女嬰比135.64個男嬰,居全國最高水平。2010年海南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至125.49,但仍然偏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