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阿富汗的全國哀悼日。

三天前,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連環爆炸案,截至當地時間10日已造成85人喪生、上百人受傷,其中包括大量未成年女學生。有媒體稱,這是近幾個月來喀布爾發生的針對平民的最致命爆炸襲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截圖

這起血腥襲擊遭到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致譴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更是一語中的:近期美國突然宣佈完全自阿富汗撤軍,導致阿多地接連發生爆炸襲擊事件,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嚴重威脅阿富汗和平穩定與人民生命安全。

△華春瑩

爲了“重新確定優先戰略事項”,美國和北約軍隊5月1日起正式開始撤離阿富汗,預計在9月11日前撤完。而伴隨着撤軍過程,阿富汗安全形勢也急劇惡化:

● 4月30日晚,也就是美國和北約開始撤軍的前一晚,阿富汗東部盧格爾省首府普勒阿拉姆發生汽車炸彈襲擊,造成30餘人死亡、70餘人受傷;

● 4月29日晚,阿富汗北部巴格蘭省發生槍擊案,7名平民遇襲身亡;

● 4月24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及東部加茲尼省分別發生槍擊和炸彈襲擊,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

● 4月20日,阿富汗國家安全局車隊遭自殺式炸彈襲擊,4人受傷;

……

這似乎就是美國發動的長達20年的“反恐戰爭”畫下的句號。用《紐約時報》評論文章的話說,“阿富汗戰爭結束的方式將像開始一樣:流血”。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始亂終棄:美國“輸出動亂”留下了這些

來自各方的大量數據都顯示,美國打了20年的“反恐戰爭”釀就了慘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留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生靈塗炭的阿富汗。

據美國波士頓大學發起的“戰爭代價”項目統計,自2001年以來,阿富汗戰爭已累計造成約24.1萬人死亡,其中包括7.1萬多名平民。

△“戰爭代價”項目社交媒體截圖

聯合國駐阿富汗援助團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阿富汗共有573名平民被殺,另有1210人受傷,平民傷亡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

△聯合國駐阿富汗援助團網站截圖

戰爭不僅製造了流血和死亡,更讓阿富汗社會發展陷入停滯。如今,阿富汗仍是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有統計顯示,阿富汗72%的民衆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失業率高達38%,約1100萬人淪爲難民,350萬兒童因此失學。

△在戰爭和爆炸襲擊中失去親人的阿富汗兒童生活艱難

尤爲諷刺的是,美國當初的打擊目標主要是包庇“基地”組織的阿富汗塔利班,然而花了20年時間、超過2萬億美元的軍費並付出2400多名美軍生命代價後,美國不僅沒能擊敗塔利班,反而見證了塔利班的重新崛起。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的分析人士也承認,塔利班組織及其武裝目前處於美國2001年入侵阿富汗以來“最強大的時期”。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網站截圖

阿富汗政治評論家納扎裏·帕里亞尼指出,美國領導的所謂“反恐戰爭”造成阿富汗大量安全部隊士兵和平民喪生,而阿境內的恐怖組織卻從20年前的個位數增加到了現在的20多個,美國的反恐成果近乎於零。

△納扎裏·帕里亞尼

儘管美國在“抽身”的同時力推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展開和談,但目前和談陷入停滯。

貽害無窮:美軍“一走了之”還會留下什麼

美國在既沒能根除恐怖組織又沒能實現當地和平的情況下草草撤軍,給世界留下了一個莫大的擔憂:阿富汗是否會重回戰前狀態?

現實確實極不樂觀。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美國和北約的撤軍導致阿富汗各地的暴力活動大大增加。專家已警告,外國軍隊撤出阿富汗所帶來的不穩定狀況越嚴重,“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就越容易在當地壯大起來。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美國“政客”新聞網發文評論認爲,無論從道德還是戰略角度看,美國放棄阿富汗都“毫無道理”。美國沒能以戰略耐心來正確完成任務,也沒能獲得作爲阿富汗盟友的應有聲譽,反而引發了早晚得由美國自己應對的地區混亂。“我們的離開將給阿富汗人民帶來嚴重後果,而我們已經讓他們註定面臨一個可怕的未來”。

△美國“政客”新聞網報道截圖

人走了,與阿富汗的關係還在,這是美國無論如何無法迴避的事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訪問阿富汗期間曾向阿總統加尼保證,“阿富汗與美國的夥伴關係將是持久的”,如果塔利班在阿富汗捲土重來,“美國不會坐視不管”。

然而,美國爲了儘快脫身而做出的“承諾”有幾分可信呢?

就像美國媒體指出的,這樣的承諾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口說無憑。“拜登和布林肯都清楚”,美國撤軍後,一旦阿富汗局勢有變,“美國是不會願意重返衝突的”。

△美國“新聞指引”(press and guide)網站報道截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