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平臺大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疫苗接種情況,爲服務儘早實現全市新冠病毒免疫屏障的目標要求,平臺快速調整算法模型,重點監測分析第二針接種情況。根據顯示,目前我市疫苗首針接種人數已超過625萬人,近期工作的重點是推動第二針疫苗接種。”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數據資源處副處長劉津說。通過一張電子屏幕,就可直觀看到全市疫苗接種情況,這是天津“城市大腦”的其中一個應用場景。

爲實現城市運行全局監測和智能預警,天津市委網信辦、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以構建打造“物聯感知城市、數聯驅動服務、智聯引領決策”的城市數字底座爲目標,積極推進天津“城市大腦”建設。目前,天津“城市大腦”已接入交通新業態、津工智慧、“兩津聯動”、“疫苗接種”、重點關愛羣體、冷鏈追溯六大應用場景,據悉,今年還將重點建設“智慧矛調”、“民生直達”等場景。

在六大應用場景中,“兩津聯動”和“疫苗接種”場景是目前最具有天津特色的城市智慧治理場景:“兩津聯動”依託津心辦、津治通兩大平臺,實現爲民服務端和城市治理端的深度協同,利用津心辦超過1000萬人的服務羣體充分了解百姓訴求,利用津治通市區街社區四級網格員管理體系近4萬人的網格員隊伍提供服務。通過不斷豐富天津“健康碼”和市民“隨手拍”等全場景應用,不斷驅動後臺數據協同、系統協同、業務協同,推動政務服務“一張網”和城市治理“一張網”在指尖合一,探索天津特色的“管理穿針、數據引線、基層落地”的數字化城市治理方案;“疫苗接種”以接種工作任務爲導向,實現疫苗接種目標精準制定、接種人羣精確篩查、接種工作精細管理,目前以全市實有人口爲底數分階段制定接種目標,接種任務落實到16個區和13個重點行業主管部門,同時在接種數據深化分析基礎上,指導疫苗採配等工作,有效保障接種任務完成。

“‘城市大腦’建設致力於解決民生治理和社會治理的痛點,以數字治理、數字惠企、數字惠民三大建設爲方向。”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研發運維處副處長何學柱說,“目前我們正在做的社會治理場景探索,比如‘隨手拍’功能,就是社會治理與數字惠民的結合,做了系統上的協同拉動。”

據瞭解,“城市大腦”目前已實現市市場監管委、市政務服務辦等14個部門的16個系統數據、業務協同。以 “一屏觀津門”爲展示平臺搭建數字駕駛艙,通過構建城市運行生命體徵指標體系,實現城市運行態勢一屏統攬、城市運行體徵的全局監測和智能預警,從而提供準確、全面、實時、可量化的數據支撐,實現“一屏統攬城市運行、一屏統管城市治理”。數字駕駛艙已搭建完成“1+5+N”的總體架構,統攬城市運行;5大專題板塊緊抓城市治理要點,涵蓋交通運行、醫衛防疫、政務服務及城市治理;N個場景屏體現城市大腦在“數字治理”“數字惠民”“數字惠企”三大領域構建的協同創新服務成效。

下一步,天津“城市大腦”在“一屏觀津門”基礎上,將實現“一網管津城”,目前已經實現天津城市應急指揮系統的遠程聯動,未來將按照將逐步理順城市管理職責,擴充業務範疇和領域。逐步推進“城市大腦”與數字天津“三張網”系統對接,建設市、區、街鎮三級“城市大腦”運行中心,通過統一的數據賦能和技術賦能,不斷推進系統跨部門、跨區域協調聯動,充分發揮“城市大腦”作用,打造讓百姓有感知,企業能發展,治理更智慧的“城市大腦”天津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