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禁摩限摩VS市場大戰:摩托車,存在是否合理?

微信公號“國是直通車”5月15日報道,摩托車行業正在起變化。

一邊是各城市禁摩限摩越來越嚴;另一邊是各大摩托車巨頭劍拔弩張掀起中國市場份額大戰。

一邊是摩托車相關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另一邊是摩托車駕考火爆、考場爆滿,更有不少人組團“學摩”。

這是怎麼了?

迴歸

北京市交管局近日發佈通告,摩托車通行範圍有變。通告中再次強調,京B牌照北京市四環以內道路限行,京A牌照在四環內部分道路限行。

去年8月,北京門頭溝區政府就曾發佈通告,決定對妙峯山等地區處以全天禁止摩托車通行限行措施。

除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等27省市均有禁限摩路段存在。

——禁限日趨嚴格,摩托車是否還有生存空間?

目前看來,駕駛監管趨嚴對摩托車行業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據中國摩托車商會數據,今年一季度完成摩托車產銷185.6萬輛和184.29萬輛,產銷量環比增長87.14%和75.07%,同比增長29.31%和33.65%。

一季度,摩托車整車出口量80.15萬輛,環比增長58.52%,同比增長54.42%;出口金額5億美元,環比增長62.44%,同比增長67.7%。

從出口來看,我國摩托車出口連續三個月大幅增長,累計出口量達近幾年最好水平。

據公安部統計,一季度摩托車新註冊登記20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5.4萬輛,增長88.63%;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加107.7萬輛,增長113.08%。

中國摩托車工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原因有二:一是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基數較低;二是近兩年來摩托車作爲出行代步工具的市場需求恢復明顯,其便捷、靈活性深受消費者喜愛。

中國摩托車商會祕書長張洪波接受國是直通車專訪時表示,更強的監管對於摩托車行業不應該是壞消息,有可能更會促進行業整體發展。

張洪波表示,禁限行問題,確實對摩托車生存空間有一定程度壓縮,企業的投入如果得不到回報,會降低整體行業開發新產品轉型升級的熱情。導致自主品牌只能面向國外的低端市場和農村市場,壓縮了企業發展的空間。

國是直通車採訪的摩托車博主@大排摩托認爲,更強的監管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摩托車行業,但行業不會一蹶不振,摩托車還有市場。樹立摩托車圈新風貌的關鍵,應該是對法規、管理及駕照進行更細緻劃分和更系統要求。

分化

由於銷售渠道、摩托車政策等因素影響,產銷區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針對一線城市的汽車限購令,一些搖不上號的無汽車家庭,選擇考慮不需限購的摩托車出行。

張洪波認爲,從大排量進口摩托車來看,一線及準一線城市的佔有量、銷量遠遠大於二三線城市。但摩托車在這些城市流行,並非只有“汽車限購令”這個原因。

@大排摩托認爲,限購令的影響確實存在,但摩托車風靡一線城市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一線城市購買力強,車友需求日趨個性化。

此外,產銷年齡分化的問題也存在。剛考取摩托車駕照的“80後”“90後”成了拉動市場的主力。相比汽車,摩托車價格便宜、考證容易、出行便捷,這三大優勢直接導致更多年輕人把摩托車作爲出行首要方式。

現下,摩托車還是年輕人的一大社交手段。在社交軟件上分享騎行經驗、拍攝騎行圖片,錄製視頻……以車交友、以圖會友成了摩托車圈的新潮流文化。

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日歐美企業正在加緊發力搶佔中國市場。

5月11日,國內摩托車資訊平臺報道稱,KTM旗下子品牌胡斯瓦納(Husqvarna)確定引進中國市場,首款車型定於北京摩托車展期間正式亮相。

4月20日,哈雷新品“ADV”車型Pan America™1250 Special正式在上海國際車展上發佈。近120年曆史的哈雷,看到了中國摩旅市場的前景。

4月19日,素有製造業“縫合怪”之稱的日系老牌強企雅馬哈(Yamaha)首個北京直營旗艦店正式落戶順義,這也是國內首家雅馬哈進口大貿直營店。雅馬哈還宣佈XMAX 300開啓大貿進口,售價從之前曝出的6.28萬元下調至4.98萬元,這“穩準狠”的一刀直接讓定價5.3萬元的本田NSS350車型傻了眼。

爲爭奪中國摩托車市場,兩家日企不惜大打出手,未來日系摩托車的對決也不僅於此。

上有日系龍頭本田、雅馬哈大打價格戰,下有歐洲小衆品牌胡斯瓦納搶奪先機,中間還有美系“大哥”哈雷收割ADV車型市場。對他們來說,中國市場絕非蠅頭小利,而是一塊未來發展必爭的“藍海”。

——外企摩托車份額大戰已劍拔弩張,國產摩托車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奪回市場?

張洪波認爲,進口大貿摩托車在國內市場之所以風生水起,主要得益於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政策,泰國、印度尼西亞的本田、川崎、雅馬哈、杜卡迪等大排量摩托車,能夠以零關稅方式進入國內銷售。

此外,過硬的製造工藝及水準也使中國消費者認可進口摩托車質量,紛紛買單。在雙方互相認可的局面下,越來越多外國摩托車企羣起效仿,中國也成爲摩托車出口最重要市場。

張洪波認爲,大排量摩托已是全球摩托車發展的一大趨勢。考慮到國內製造相較於國外製造還存在一定差距,現在開發大排量產品,有助於自主品牌的後續發展,提前營造一些自主品牌的份額空間。國產摩托車企可通過與外企的技術合作、自主開發、代工等方式,補充大排量產品的空缺。

火爆

近來,各地迎來一波摩托車駕考高峯。

由於北上廣等多地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過渡期即將在今年集中截止,屆時最大車速超過 25km/h 的兩輪電動車,都將按照機動車來管理,駕駛者上路必須持摩托車駕照,這讓各地駕培學員數量激增。

此外,一些從事外賣、快遞業務的小哥,也加入了摩托車駕照報考隊伍。

不少地方駕校報名的女性異軍突起,且不少學員是“組團報名”。

張洪波稱,國內現在女摩托車騎手數量也在增長。女騎手更多購買的是踏板類摩托車,國產的鈴木uu、標緻姜戈、vespa踏板摩托車等都是女性騎手的首選車型。有些踏板類車型需要訂車3個月以上才能提到貨,由於芯片短缺,傳感器訂不到貨,產能喫緊已成常態。

“京A話事人”公衆號鄭張碩認爲,近年來女性愛好逐步“男性化”,比如騎摩托車,現在女性也多有涉及。

@大排摩托 表示,摩托車騎行的男女比例依舊男多女少,只不過女騎手更瀟灑拉風,容易受到社會關注。

他也強調,所有摩托車車友即使有駕照也需要多參加安駕培訓,技術越高越敬畏,騎行越老實,路面越踏實。

安全

一直以來,摩托車在大衆心目中是交通事故高發的代名詞。在各摩托車相關羣聊中,每天都能看到各種騎行事故視頻,摩友也戲稱爲“退圈視頻”。

據智研諮詢發佈的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機動車交通事故發生數量爲215009起,同比下降0.5%;其中,汽車交通事故發生數爲159335起,同比下降4.5%;摩托車交通事故數爲45635起,同比下降0.5%。

2019年中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機動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爲56934人,同比下降2%;其中汽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爲43413人,同比下降6%;摩托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爲10474人,同比下降1.8%。

摩托車交通事故雖同比下降,但因事故喪生者數量依舊佔機動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總量的2成左右。

摩托車禁限行政策的確可以保護更多路面參與者的安全,但小客車過剩帶來的城市擁堵,也需要部分摩托車的參與纔能有序緩解。

——摩托車如何才能真正走進大衆心裏?

張洪波指出,一段時間以來摩托車往往被當作“炸街”、超速、飆車的代名詞,大衆對於摩托車存在一定偏見和認識誤區。當然,也確實有些“摩友”不重視交通規則,文明騎行的意識不足。在此情況下,兩方面都要改善。如何看待摩托車在城市道路交通體系中的積極作用,還請用辯證的思維來考量,用探索的方式來解決。

@大排摩托 提到,摩托車騎行者作爲交通參與者,應以身作則做好規範,杜絕騎快車、亂騎車等現象。只有騎行者正規合法騎行,摩托這種更具個性化的交通工具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來源:陳昊星/微信公號“國是直通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