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乒乓球的球迷都知道,在球迷們流傳着一句話,那就是世界冠軍容易獲得,但是全運會冠軍就實在太難了。

迄今爲止,國乒中已經誕生了9位大滿貫選手,其中就有三位大滿貫沒有徵服全運會的賽場,強如劉國樑、孔令輝和張繼科,都沒有獲得過全運會的單打冠軍。

如果能夠獲得全運會單打冠軍,就說明這位選手絕對有着超凡的實力。

國乒迄今爲止,也只有四名運動員,在全運會的單打賽場成功衛冕,他們分別是焦志敏、鄧亞萍、張怡寧和馬龍。

這其中,只有焦志敏一人沒有獲得大滿貫的成就。

焦志敏能夠連續兩屆全運會獲得女單冠軍,這說明焦志敏的有着非凡的實力,但是焦志敏爲什麼沒有獲得過世界單打冠軍呢?

1988年,北京國際機場,參加完漢城奧運會比賽的焦志敏,第一個走下了飛機,面對衆多的媒體記者和球迷,焦志敏召開了一個簡短的新聞發佈會。

焦志敏宣佈,從此刻起,我將立即退役,並終生不再打乒乓球!

在談到自己立即退役的原因是,焦志敏表示:我八年的國際比賽,就有五次在世界大賽中被迫讓球,我實在不願意再這樣打球了。

原來,在漢城奧運會,焦志敏再一次被迫讓球。

漢城奧運會,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最終,焦志敏、李惠芬和陳靜三個人獲得了奧運會的單打參賽資格。

而當時的世界排名第一的何智麗,因爲在新德里世乒賽不聽從教練組的命令,沒有讓球給管建華,儘管最終何智麗還是獲得了世乒賽的單打冠軍,但是卻被教練組認爲不聽話,難以管教。

於是,何智麗第一個被排除出了奧運會的參賽陣容。

儘管何智麗沒有獲得漢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但是焦志敏、李惠芬和陳靜三個人也同樣有着非凡的實力,她們順利打進了奧運會的女單四強。

半決賽,焦志敏對陣李惠芬,陳靜則是對陣四強中唯一的外協會選手,捷克選手赫拉霍娃。

陳靜是三個人中最年輕的一位,當時年僅20歲,教練組領導擔心年輕的陳靜會頂不住大賽的壓力,萬一不敵赫拉霍娃的話,中國隊怎麼才能確保獲得這枚奧運會單打金牌呢?

由於一年前的新德里世乒賽,焦志敏曾經輸給過赫拉霍娃,教練組領導認爲,如果焦志敏戰勝李惠芬晉級決賽的話,大概率還會在輸給赫拉霍娃。

於是,教練組領導就要求焦志敏在半決賽中讓球給李惠芬,由李惠芬晉級決賽,對陣假想敵赫拉霍娃。

儘管內心萬分不甘,但是焦志敏畢竟不是何智麗,她不敢公然違抗教練組的命令,在半決賽,焦志敏如領導所願,輸給了李惠芬。

而陳靜在另一場半決賽中擊敗了赫拉霍娃,也順利晉級女單決賽,這也使得焦志敏的讓球變得毫無意義。

在季軍爭奪戰中,焦志敏發揮出色,以3-0的比分橫掃赫拉霍娃,獲得了漢城奧運會的季軍。

焦志敏表示,這場球我必須要贏,我要讓教練組領導知道,我也同樣有戰勝赫拉霍娃的能力。如果我輸了的話,那就證明教練組領導要我讓球的命令是正確的了。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要拿下這場比賽!

站在季軍的領獎臺上,焦志敏淚如雨下,這一刻,焦志敏決定了,立即退役,再也不打球了。

作爲運動員中,在賽場上不能盡情發揮自己應有的實力,而是被教練組領導安排輸贏,這樣的比賽,還有什麼價值嗎?

回到國內之後,焦志敏走下飛機,就宣佈自己立即退役,併發誓,終生都不再打乒乓球了!

退役後的焦志敏第二年就和韓國男友安宰亨步入婚姻殿堂。

而落選了漢城奧運會的何智麗,也在第二年嫁入到了日本。

儘管遭遇相同,但是焦志敏和何智麗此後還是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何智麗嫁入到日本之後,改名叫小山智麗,開始代表日本隊參加國際比賽,並在1994年廣島亞運會,擊敗了陳靜、喬紅和鄧亞萍,獲得了亞運會的女單冠軍。

但是由於何智麗戰勝的是中國選手,何智麗也因此背上了漢奸、賣國賊的罵名。

而焦志敏到了韓國之後,韓國乒協一度也非常希望焦志敏能夠代表韓國參加國際比賽,但是焦志敏選擇了婉拒。

焦志敏說,我的乒乓球只能屬於中國,想要我代表別的國家和中國隊作對,這個我永遠也做不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