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型。1985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北京先后诞生了北太平庄、大钟寺、水锥子、左安门等集贸市场,蔬菜供应结构不再受到计划限制,自由市场的大门渐次打开。

北京市政府将蔬菜产销方针调整为:立足本市,稳定提高近郊,大力发展远郊,充分发挥市场优势,保证市场供应,放开肉、禽、蛋、水产、蔬菜5种农副产品价格,打开城门,欢迎各地农产品进京。这些政策大大激发了人们从事农产品种植、贸易、销售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农贸市场的诞生。

新发地处在城乡结合部,从1985年开始,周边的菜农就把自家多出来的蔬菜摆在路边,自由叫卖,打下了搞农贸市场的自发性基础。1987年,在时任丰台工商管理所所长田振梅的指导下,在村里主管农业的张玉玺,去大钟寺考察后,决定在新发地也建一个市场,解决新发地村民卖菜难的问题。当时除了美好的想法外,几乎一无所有。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凭着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张玉玺带着14个青年,用各处筹集的15万元,圈下了15亩地,一翻收拾整理后,硬是把市场建起来了。

在几代人的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下,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商贾云集,交易繁荣。90年代初,很多商户春节无法回家,在市场留守卖货,无处吃饭。市场领导发现后,组织管理人员从家中煮好饺子,送到这些商户手中,让商户们有了家的温暖,从此,春节煮饺子成为新发地不变的传统。食品安全检测没有经验,市场便派出小组到澳门去学习,随后成立检测中心,让首都农产品的安全有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商户们的货车在途中遇到麻烦,市场立刻派出人手火速前往,帮助处理。有的商户刚开始做生意,手头紧张,恰遇家中母亲病重,市场得知详情后,从财务拿出现金,送到商户手中,治病救人是关键。商户们在生意中遇到困难了,产地收货难,货款紧张,火烧眉毛之时,市场总是第一时间出手相助,从不怠慢。

经过30多年的耕耘,市场培育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业、有社会责任心的商户,这些商户都是90年代走出家乡,来到北京努力打拼的一代人,他们在创业之初,干过很多苦差事,摆地摊,洗盘子,当保姆,卖烧饼,蹬过三轮车,做过装卸工,但是到了新发地以后,他们的命运就和农产品流通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大多来自农村,对果蔬等农产品再熟悉不过,凭着吃苦耐劳的品性,他们起早贪黑,不舍昼夜,持之以恒,终于在新发地扎下了根,成为首都菜篮子、果盘子的中流砥柱。

回望三十三年,这是一个人性空前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时代,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与机遇交织,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大家收获了成功,完成了商业、贸易和社会责任的完美融合。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每一次潮水涌来,都是对企业核心价值的重大考验。98年洪水赈灾,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奥运保供、2009年60周年大庆保供、2012年特大暴雨稳价工作、2019年70周年大庆保供、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我们都始终如一,全力以赴,勇担社会责任。

北京是一个农产品输入型城市,90%的农产品来自全国各地,每天2万吨的蔬菜和2万吨的水果,经由新发地市场进入北京市民的餐桌,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体量。新发地市场将关口前移,在全国建立了300多万亩的农产品种植基地,从田间地头严把食品安全关。在这个产业资源的基础上,市场主动作为,在兰考探索出“市场抓两端,农民干中间”的扶贫模式,并在19个省、78个贫困县复制推广,共带动36万人脱贫致富。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发地将继续在扶贫积累的经验之上,狠抓产销一体化建设,降成本,提效率,助力农产品主产区实现乡村振兴。

疫情之后,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农产品流通行业也不例外,新发地市场顺势而为,在各地建立农产品保供安全仓,整合农产品物流、仓储资源,在产地建立品控、质检、分选、加工中心,构建产销双向流通体系,提高首都农产品供应的可控率和安全性,并与京东、滴滴、韵达等物流大鳄建立合作关系,完成行业优质资源的整合。直播经济成为新的趋势,市场更是积极融入,探索新的可能性,建立新的秩序,搭建新的平台,帮助商户们开拓更多的渠道。努力通过市场需求端的变化,反向塑造标准化、品牌化的更加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让种植者实现小康,让消费者得到健康。

从建场之初,新发地就一心为农,以赤诚之心,担社会重任,图百年基业。如今,33岁的新发地市场,正值青壮年,满腔热血,斗志昂扬,在天下大农的路上勇往直前。

谨以此文,向新发地市场的前辈们致敬,向新发地市场的商户们致谢,向新发地市场的职工们致意。前路漫漫,未来可期,乘风破浪的新发地人,定会开创新的辉煌,向这个美好的时代,交付完美答卷。

(撰稿:童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