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思予 編輯金明大

近日,鄭州市六所小學的午休改革試水引發關注。這些學校設置專門的“午休房”,讓孩子們的午休方式從“趴桌睡”改爲“躺下睡”。調暗的光線、舒緩的音樂、軟硬適度的牀榻······這樣舒適的午睡環境讓孩子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在保障健康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午睡管理一直是中小學教育的痛點。在非寄宿制的中小學裏,趴桌午睡仍是常態。相關科學研究顯示,趴桌睡會引發一系列疾病風險,包括壓迫眼球損傷視力、頸部前傾脊椎變形、壓迫手臂橈神經影響血液循環等。此外,飯後趴桌睡還會降低消化功能、加重胃脹氣風險。而睡覺姿勢不舒服,也使學生難以安然入睡,孩子們左胳膊麻了改壓右胳膊,右腿麻了就往左挪一挪⋯⋯中午睡不好,下午沒精神,不少孩子備受困擾,他們的家長也焦慮萬分。

而鄭州市的午休改革顯然抓住了這一痛點。“午休房”的設置將孩子們從趴桌午睡的困境中解救出來,切實踐行了“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從學生的視角發現問題、用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東老師要爲這樣的共情力和執行力點贊!

據瞭解,鄭州參與試水改革的龍華小學爲新建的小學,因此具備設計專門午休房的客觀條件。但更多學校面臨的情況是,房間使用幾乎飽和,資源配置也趨近穩定。午休房的設置需要多方資源配合,每所學校都爲學生設置專門的“午休房”並不現實。還好,其他城市對此已有探索。今年3月份,深圳市某學校學生拉開教室牆邊摺疊牀午休的視頻在網上走紅。比起將專門的房間設置成“午休房”,利用牆壁設計摺疊牀是實現學生舒適午休的創新做法。

鄭州和深圳給全國中小學的午睡管理打了樣,東老師在爲這樣的改革點讚的同時,也呼籲全國更多的中小學“抄作業”,克服困難,因地制宜,開動更多的腦筋,探索更多的做法,確保孩子們睡個安穩的午覺!

魯迅先生曾言:“教育植根於愛。”真正以人爲本的教育,須要時時刻刻用溫情澆灌,用智慧啓迪,用責任呵護。東老師認爲,“讓孩子們睡好午覺”,不僅是育才樹人的暖心之舉,也是教育治理的精細之措。做好此事,善莫大焉!

總監製:陳良傑

監製:夏宇

製作:張靜、萬宏蕾

實習生:王思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