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觀點文都喜歡採用“故事+觀點”的寫作方法。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通過講述故事,讓人們從故事中得到一些感悟,形成某種觀點。

人們通常喜歡通過故事的講述來闡述某些深刻的道理,尤其是一些思想境界比較高的人,特別喜歡通過講述故事來傳播某種思想觀念和哲理思維。

但寫一個好故事並不容易,特別是寫出那些富含哲理的好故事就更難了。


一、故事從何而來

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故事,就看我們會不會蒐集。我們每天看到的、聽到的,或者身邊真實發生的人和事,都可以是故事的來源。

在這些故事中,有的比較平常,每天都能看到;有的比較少見,一般在平常生活中不會出現;有的則極具戲劇性,讓人直呼過癮。

比如,以前的一位同事因爲去麗江旅行,喜歡上了那裏,於是毅然辭職,跑去麗江開了一家民宿,過起了她眼中神仙般的日子。

一位同事,因爲孩子考研到了重慶大學,於是他出資在重慶買了一套房,這讓我很是驚訝。

這些故事,與平時我們見到的一些日常事相比,更具有戲劇性。

蒐集故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每天記日記,記下讓你感覺比較新奇的事情。看到有趣的故事就記下讀書筆記,以備以後之需。利用採訪的方法,去了解一些故事的來龍去脈。在生活中發現與衆不同的事情,及時記錄下來。

對於蒐集到的故事,要進行歸類,給每個故事貼一個標籤,如果在後續的寫作中需要相關的素材,就可以通過故事的標籤來搜尋到相應的寫作素材。

同一個故事可以有很多小標籤,同一件事也可以帶給我們不同的感悟和啓示。因此,一個故事在這篇文章裏可以說明這個道理,在另一篇文章裏也可以換個角度說明其他的道理。

所以通過不同的組合,就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效果。


二 、如何讓故事吸引人

有的故事是真實發生的,比如一些紀實故事,如新聞報道、報告文學。有的故事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如紀實文學等。而有的故事則純屬虛構,包括小說、戲劇等。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故事,在編寫時都有一些規律可以借鑑,也就是故事的情節走向必須符合一些特定的模式,這樣才能吸引讀者的更多閱讀興趣。

一般來說,紀實類的故事主要靠回憶、採訪等一手資料、收集信息等方式來收集素材。虛構的故事主要靠想象,這種想象一定要植根於生活,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情節設置一定要合情合理,合規合矩。

相對來說,在虛構的故事裏作者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天馬行空地設計人物、情節等。

故事是否吸引人,除了跟故事內容有關外,還跟講述的方法有關。講故事時,爲了讓故事更加吸引人,可以使用很多的敘事技巧,比如故意製造懸念,故意不公佈情節發展走向,故意給故事發展設置障礙,故意讓主人公經歷更多的磨難,故事讓情節曲折多變等等,這些方法都會吸引讀者的注意。


三、寫故事的作用

也許有人會問,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不想當作家,也不想當小說家,寫故事、寫小說有什麼用?其實,學習寫故事,寫小說,對我們提高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一般來說,寫虛構的作品,需要寫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在寫作過程中,寫作者要積極地調動大腦,不斷髮揮想象力,讓思緒天馬行空,精神高度專注,沉浸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專注於自己的創作,專注於自己的構思。

因爲專注,可以讓寫作者忘記身邊的瑣事,忘掉昨日的不快,投入到情節的編寫、畫面的構想、線索的鋪呈中去,極大地緩解日常生活中的壓力。

在寫故事和小說的過程中,很多人會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去,把自己沉浸在設置的情節裏,經常有人寫小說把自己寫哭了、寫笑了,把自己代入小說營造的環境中不能自拔。這樣的投入,寫出的故事或小說也一定會感染人。

有的人寫故事和小說是爲了給別人看,而有的人只是想自娛自樂,即使這樣,寫故事和小說也有調節情緒、療愈心靈的作用。

很多寫作者希望把寫作當作一個自我傾訴的平臺,在投入更多自己的時間、精力、感情、價值觀之後,並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心路歷程。這也是可能理解的。

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和小說,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給不給別人看,並不會影響這種樂趣。

一般寫作都沒有字數要求,寫小說也是如此。小說的篇幅完全取決於故事的複雜度,以及作者想呈現給讀者的效果,不必拘泥於字數。

長篇的小說可能有幾十萬字、上百萬字,最短的小說可能只有一兩句話,但這並不影響小說的可讀性和影響力。所以千萬不要爲了字數的多少而糾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