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前的今天,身穿藏藍色西裝的陳國祥神采飛揚,年近古稀的他依舊意氣風發,手持大紅鼓錘、臉上堆滿了笑容。

那一天是陳國祥一手創辦的祥生控股集團(02599.HK)港交所上市的敲鑼日,從遞表到成功上市,祥生用168天創下2019年以來房企上市的最快速度,併成爲2020年首家一輪過審的房企,風光無限。

彼時,遠在廣州的房企海倫堡兩度遞表尚未上市,今年,掌舵人黃熾恆另外開闢一條路徑通往港交所,4月23日海倫堡物業提交招股書。

不出意外,物業大概率先於地產進入資本市場,以目前物企較高的通過率來看,半隻腳算是踏上了港交所的門檻。

而此時,另一邊的陳國祥在完成祥生控股集團的上市後,也打起了物業的“主意”。

物管行業圈子很大,卻又很小。大到市場規模超過了310億平方米,小到看似南轅北轍的兩家公司“轉身”也能遇到。

比黃熾恒大了整整10歲的陳國祥在地產圈不曾聽聞兩者有關來往,卻在物管圈有了交集。

在海倫堡物業遞交招股書的前一週,4月15日,祥生物業與海倫堡物業首次在上海合資成立了一家物業公司。看似一次偶然的合作碰撞,卻在短短12天后,再次發起合作,成立了第二家物業合資公司。

也正是這兩起工商變更信息,揭開了祥生物業頻頻調整股權架構的面紗,其上市意圖正漸漸浮出水面。

上市股權雛形已現

從浙江諸暨起家的陳國祥,深刻體現了浙系房企的低調、內斂、樸實精神,將祥生控股集團推上上市平臺如是,佈局祥生物業亦是如此。

陳國祥屬於做多說少的實幹派,分拆地產上市不拖泥帶水,上市僅半年的時間,又大刀闊斧的對祥生物業做了一番架構調整。

3月19日,香港公司GoldenfingerHongKongLimited(簡稱“Goldenfinger”)入股祥生物業10%的股權,母公司祥生實業持股由98%下降至90%,陳國祥的愛人朱國玲退出原有2%的持股。而祥生實業則是由創始人陳國祥持股99%,其兒子陳弘倪持股1%。

同一天,祥生物業管理層也發生變更,原祥生實業總裁趙紅衛、祥生地產財務資金中心副總經理屠姝姝退出公司董事以及監事,由原本分管物業條口的石燁和高海濱接手。

幾天之後,Goldenfinger的持股比例調整爲2%,祥生實業持股回調至原來的98%。這一次調整也成爲了祥生物業正式剝離祥生實業的開端。

4月3日,母公司祥生實業退出全部持股,取而代之的是諸暨祥笙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諸暨祥笙”),諸暨祥笙橫空出世,剛剛成立不到一個月,其法人代表正是陳國祥之女陳雪宜,穿透諸暨祥笙的股權架構,背後的股東祥生活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浮出水面。

管理層調整、剝離母公司、成立境外控股公司......這與大部分港股物企搭建上市路徑的操作頗爲相似,陳國祥的物業資本版圖正呼之欲出。

再現“聯盟”演義

在完成自身的公司架構調整、人事變更騰挪後,祥生物業便開始了謀求企業“聯盟”的步伐。

4月15日,祥生物業與海倫堡物業的合資公司上海德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從持股情況來看,海倫堡物業佔主導,持股51%,祥生物業佔49%。4月27日,第二家合資公司上海鯤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兩者持股情況對調,祥生物業成爲了大股東,持股51%,海倫堡物業持股49%。

當下,頭部物企間或大型物企與小型物企間的合作已屢見不鮮,但是,眼下祥生物業透露出上市之意,未來在資本市場上與海倫堡物業還有可能會正面交鋒,本應該是競爭對手的祥生物業與海倫堡物業在此節點頻繁合作又是爲何?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用這句話來解釋這對CP的組合,或不難理解合作的意義。

首先從規模來看,兩者同屬中型物企,規模勢均力敵。據今年4月份,祥生物業的相關品牌宣傳中提及,其總管理面積逾2800萬平方米;而海倫堡物業截至2020年底在管面積爲2430萬平方米。

在成立時間上,兩者均有20年以上的發展歷程,祥生物業成立於2000年12月,海倫堡物業成立於1999年8月,這就意味着兩者起步相當。

從業務佈局來看,兩者形成了明顯的互補。祥生物業以杭州大本營爲中心,聚焦長三角區域;海悅生活的主要經營範圍聚焦於大灣區。

與多數從地產分拆而來的物業相似,二者對地產業務的依賴性較高。據此前祥生控股集團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4月40日止四個月,祥生物業服務集團分別管理29家、42家、76家及78家物業項目,約佔祥生控股集團同期物業項目(就物業管理服務產生服務費)總數的96.7%、97.7%、98.7%及98.7%;海倫堡物業2020年更是僅有一個獨立第三方簽約項目。

祥生物業與海倫堡物業合作,頗有抱團行進的意味,而這也是當前物企增拓規模的“新方式”,不是誰併購誰,而是聯手做生意,和氣生財。

這對於站在上市門前便已展開合作的二者來說,此次兩度成立合資公司,也算是開創了攜手衝擊港交所的先河。

物業交班職業經理人

有人說“一部祥生史,半座諸暨城。”這是諸暨當地人對祥生的認可,祥生髮展至今已有26年,一座城市能夠被打上某個企業的烙印,與創始人的大局觀和運籌帷幄的能力密不可分。

陳國祥懂得收權亦懂得適時放權,在完成祥生控股集團的上市重任後,年屆花甲的陳國祥便萌生退意。

2019年上市前夕,陳國祥便不再出席祥生控股的董事會議,他有意將地產業務交班給陳弘倪和陳雪宜兄妹,兒子陳弘倪出任祥生行政總裁,女兒陳雪宜則分管資金管理中心和財務管理中心。

但是在祥生物業的佈局上,陳國祥顯然有另外一番打算。不同於自己親手帶領的地產業務已打下了行業基礎,交給二代接管似乎順理成章,物業管理作爲正處於快速上升期的業務,需要專業的物管人才來掌舵。

陳國祥將祥生物業交給了職業經理人倪凱峯打理,2018年下半年,倪凱峯從上海萬科物業出走,加入祥生物業,爲彼時的祥生物業帶來了新鮮血液。

此前他曾在上海萬科物業任商寫管理部總監,管理過城市綜合體、酒店式公寓、主題公園、濱海沙灘、老舊小區等不同類型的服務業態,具有較強的市場敏銳度和前瞻性。

擁有十餘年物業行業管理經驗,且具備註冊物業管理師資質,更有頭部物企工作經驗的倪凱峯成爲了祥生物業舵手的不二人選。

相關文章